第一节 人体美学的起源发展

一、概述

康德曾说:“美的东西是我们不顾任何利益而喜爱的东西”。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的探索。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官的感受”,是研究美、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的一门科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出版其著作Aesthetica,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但那时的美学并不包含人体美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倡议设立“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学科,并将“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进行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至此,人类对人体美的研究才正式被纳入到一个学科体系中。

二、人体美的内涵及东西方美学差异

人体美(physical beauty):产生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中,指人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美。

人体美的狭义内涵

狭义上讲,人体美是指人的形体结构、姿态、色泽的美,即人体外部的形态学特征。

人体美的广义内涵

人具有社会属性,从广义上讲,人体美应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有机统一。弗兰西斯·培根在其论著《论美》中提出,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人体美是有时间性的,而人体美学就是研究人体美规律,探索实现人体美途径的科学。

外在美(external beauty):包括形体美、容貌美、体态美、行为美、风度美和语言美等。外在美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加,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外在美。然而人的外在美犹如培根所讲:“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烂且不持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

而内在美(inner beauty):是指人内部的性格、品德、思想等美感结构,主要包括心灵美和性格美。内在美更是人体美的核心内容,与外在美相比,内在美更加稳定,时间越久越能打动人心。

人体美只有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达到高度统一时,才展现出整体最高形式的美。

中西方不同文化下人体美学的差异

中西方的人体美学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其相同点可归纳为:①两者都尊重人类对美的追求,中国传统人体美学中强调整齐平衡、和谐对称、符合比例的审美思想,与西方人体美学认为人体形式美是表现为比例、对称、均衡、色彩等统一的理论不谋而合,满足了人类社会对美的追求;②两者都将容貌美作为人体审美的核心,都将女性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③两者都将美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都属于形式美的范畴。

其差异性主要表现为:①根源差异:中国传统人体美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西方人体美学主要建立在西方开放文化的基础上,由于时代、民族、文化的不同,两者审美的侧重点不同。中国传统人体美学定性多于定量,宏观多于微观,更加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哲学联系紧密;西方人体美学则定量多于定性,微观多于宏观,更强调标准化、客观化、精确化,与解剖学联系紧密。②内容差异:中国传统人体美学基本不涉及性美学,而西方人体美学则与性美学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