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年人安全防护知识

噎食、药物误食、跌倒、坠床、烫伤、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走失、他伤/自伤、文娱活动意外和火灾等是养老机构常见的安全问题,医养护理员需要掌握发生原因,并能够预防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

一、噎食

噎食指进食过程中,因吞咽障碍或食物未经充分咀嚼便下咽,导致食团阻塞食管,压迫呼吸道或者是误入气道,而常引起呼吸窒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引起死亡。引起老年人噎食主要原因为吞咽障碍。

(一)常见原因

1.年龄

(1)生理功能退化,多伴有牙齿脱落,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唾液分泌减少,括约肌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致对食物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下降。

(2)老年人常伴有各种脑血管或食管病变,吞咽反射日益迟钝,易造成吞咽肌群动作不协调。

2.相关疾病影响

(1)精神性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引起咽喉肌群共济失调。

(2)躯体疾病:

某些疾病如脑梗死、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等,会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

(3)口咽部疾病:

如咽炎、咽后壁脓肿、咽部肿瘤等会影响进食。

(4)食管疾病:

如食管炎、食管瘢痕性狭窄、食管癌等会影响食物在食管中的运行。

3.食物影响

(1)食物形状:

食物比较干燥或黏性大,如当进食煮鸡蛋、蛋糕等较干的食物或年糕、麻团等黏性较大的食物时,不易咀嚼,常常黏附于咽喉部位难以下咽,而发生噎食。

(2)进食习惯影响:

老年人进餐时有抢食、暴食、聊天、说笑等不良进食习惯,容易导致噎食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安全提示。护士根据病情给予老年人吞咽障碍的风险评估,高风险老年人应做好安全标志。

2.风险评估。老年人新入住或病情变化后,护士根据情况给予老年人吞咽障碍的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护理员被告知后应引起重视。

3.食物的选择和限制原则

(1)选择食物以松软、易消化、易于咀嚼和吞咽为原则,如面条、稀饭、鸡蛋汤等。

(2)尽量避免过硬的煮鸡蛋、蛋糕、粽子、年糕等干燥或黏性较大的食物。

(3)家属自行为老年人准备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并符合要求后,方可留下。护理员不能自行给予老年人留用和进食。

(4)暴饮暴食者,应嘱其放慢速度,减少食量,伴吞咽困难及面肌痉挛老年人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良好就餐习惯

(1)保持就餐环境安静,避免嘈杂的环境加重老年人情绪烦躁,不能平静进食导致噎食发生。

(2)选用适当的食具,如有需要可选用细匙羹。牙齿缺损的老年人使用义齿,方便嚼碎食物,利于吞咽。

(3)就餐过程中,指导老年人形成规律、缓慢、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嘱老年人边吃边喝,进餐时禁止聊天及行走。

5.针对老年人进食的自理缺陷情况,可以给予喂食。

(1)非卧床老年人进食,采取坐位进食。

(2)卧床老年人喂食,注意体位,以坐位或半卧位为佳。抬高床头不少于30°,同时让其颈部略前倾,这样容易引起咽反射,减少噎食发生。

(3)老年人进食后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至少半小时,防止食管反流引起的噎食。

(4)进食后,及时给予漱口或擦拭口腔。

6.注意观察

(1)发现老年人情绪波动较大时,应暂缓进食。

(2)发现老年人进食过程中,突然面容呆板、动作迟缓、流涎、强迫性张口,或发音不清、口水外溢等原有症状加重等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3)若老年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立刻停止进食,给予清理口腔内的食物,避免食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三)处理措施

老年人进食时发生噎食,可造成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呼吸急促、喘鸣、皮肤发绀,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严重者会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发生噎食后,为了防止异物进一步堵塞呼吸道,养老护理员不要叩击老年人的背部,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紧急救助,同时向周围医务人员或“120”求助。

海姆立克急救法详见第一部分第五章第五节常见急救方法。

二、药物误食

养老机构老年人用药是保证老年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健康管理措施。一旦用药错误会给老年人身体及心理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帮助老年人正确安全用药是促进老年人尽快康复的重要措施,也是医养护理员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常见原因

1.工作人员方面

(1)执行医嘱不准确,未能严格按医嘱摆药,出现摆药错误。

(2)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给老年人发药错误。

(3)交接班时未服用口服药未及时交接。

(4)工作人员不能给老年人做准确的用药指导,导致老年人对服药的意义不够重视。

(5)沟通不到位、交流不及时。

2.老年人方面

(1)老年人依从性差,不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私自停药或加药,降低了疗效,延误治疗。

(2)老年人因为年龄增加、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老年人对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时间不能完全掌握。

(3)老年人的孤独、抑郁等情绪容易引起误服药物现象。

(4)老年人因感官和认知功能如记忆力、视力等减退会出现药物漏服、误服。

3.管理方面

(1)对工作人员给药培训不到位。

(2)对口服给药的检查督导工作不到位。

(3)给药流程存在漏洞。

(二)预防措施

1.加强药品管理,严格落实查对制度。药品分类放置,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

2.加强用药监督,确保服药到口。

3.加强健康宣教,不可随意加药停药。

4.提供服药管理服务的机构,应与老年人或相关第三方签订服药管理协议,准确核对发放药品。

5.观察用药后反应,鼓励老年人有疑问及时提出。

6.对于新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7.发生药物误食时护理员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三、跌倒

跌倒为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生命健康。因此,准确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及时做好防范,能够防止因跌倒而引发的骨折、软组织损伤、颅内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保障老年人安全。

(一)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 随年龄增长跌倒的风险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感知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缓。

2.姿势控制力降低 因衰老及神经系统疾病原因可以造成对姿势控制能力下降,易致跌倒。

3.肢体协调能力下降 骨骼、肌肉、关节功能减弱,导致老年人步态不稳。

4.心脑血管病变 老年人因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小脑萎缩等原因导致肢体活动能力差,易发生跌倒。

5.药物因素 镇静或安眠药能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老年人行走或站立不稳。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老年人平衡能力、步态及视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6.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布局和家具配备不合理,老年人也容易跌倒。

7.既往有跌倒史。

(二)预防措施

1.安全提示

老年人入院后,经评估如果有跌倒风险,应在床头悬挂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提高警惕,指导协助老年人起床、行走、如厕等。

2.衣服合适

为老年人选择的衣服要宽松合体、长度适宜。老年人选择的鞋子(包括拖鞋)合脚、防滑、舒适。

3.环境适宜

家具实用简单,不随便改变位置;床的高度适中,必要时加床档,床椅的轮子要固定;活动区域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地面保持干燥,无障碍物;注意协助新入老年人熟悉居住环境、布局和设施;地面保洁等清洁服务实施前及过程中应放置安全标志。

4.安全活动

(1)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洗澡,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饥饿时、饱餐时不宜洗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不超过40℃,一般为37~39℃,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且运动后不宜立即洗澡。洗澡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换体位,动作不宜过快,避免跌倒。

(2)老年人起床时,不可过于着急,做到三个“半分钟”,即睡觉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躺半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移动至床沿,双腿下垂,在床沿上坐半分钟,最后下床站稳后才开始行走。

(3)协助老年人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如床头灯、呼叫器,坐式马桶、楼梯、浴室等处的扶手。

(4)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助行器。

(5)上下楼梯要注意做到“一扶二看三踏脚”。协助老年人扶住扶手或手牵老年人,指导其看清地面再下脚,脚底要完全踏在台阶上再起步,不要同时跨过几级台阶。避免走坡度大的楼梯或者台阶。

(6)老年人活动强度需按照医生、护士的指导实施。活动前向老年人做好解释,争取理解与配合,不可强行引导老年人活动。

(三)处理措施

1.发现老年人跌倒,护理员原地呼叫护士,如老年人意识清醒无明显不适,协助其上床休息;意识丧失者,避免搬动,在护士指导下缓慢放平老年人,头偏向一侧。

2.疑似有骨折发生,暂不搬动,要立即报告护士,给予部位固定。

3.轻伤者,在护士指导下将伤口冲洗干净,用纱布给予包扎。扭伤者,患处敷冰块,淤血肿胀先给予冰块冷敷,24h后可涂红花油或贴敷膏药。

四、坠床

(一)常见原因

1.同跌倒原因。

2.老年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

3.护理员为老年人翻身过程中操作不当。

(二)预防措施

1.同跌倒预防。

2.床头呼叫系统、床头灯开关应在老年人随手可及之处。

3.病床的高低适宜,刹车制动、床栏高矮合适、床垫不可过硬或过软。

4.卧床老年人变换体位幅度要小,必要时两侧床档拉起后再翻身。

5.对体重较大、身材较高的老年人翻身时要注意防止老年人坠床摔伤。

五、烫伤

烫伤通常是指由于热液、蒸汽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另外一种是低温烫伤,指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通常指温度为41~60℃的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较长时间而造成的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的损害。烫伤好发在冬季,部位常在下肢。护理员应掌握烫伤防范知识,指导老年人在院期间正确使用热具,避免意外烫伤事件的发生。

(一)常见原因

1.烫伤发生的直接因素

热力和时间。温度达到44℃,6h以上皮肤会发生不可逆损伤,44~51℃的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而51℃以上极短时间即可引起损伤。低温烫伤约占冬季烫伤的1/3,因为皮肤长时间与致热原接触,表层组织虽然脱水较慢,但热容量大,使热能积蓄向深部传导,导致深度烫伤。

2.烫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的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的附属器如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功能逐渐衰退,皮肤张力、感觉功能、对外保护作用及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差,再生功能降低或减弱,免疫功能降低,皮肤血运减慢,易造成烫伤。

(2)疾病因素。①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卒中后遗症的老年人,末梢循环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受损,致感觉迟钝,热和痛觉不敏感,对低温刺激反应低,故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常致深度烫伤;②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大手术后危重、虚弱,使用镇静安眠及止痛等药物影响意识或活动者。

(二)预防措施

1.评估新入住老年人皮肤情况,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热疗及用热位置、温度和器具的选择。尽量使用安全暖瓶,避免使用传统木塞式玻璃内胆暖瓶,妥善放置,防止热水烫伤,倾倒热水时应避开老年人(图1-3-1)。

2.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必须使用热水袋时,注水量应是热水袋容量的1/2~2/3,温度低于50℃,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检查有无漏水及皮肤情况。

图1-3-1 安全暖瓶

3.洗漱、沐浴前应调节好水温45℃左右,盆浴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4.应避免老年人饮用、进食高温饮食,一般食物温度应为45℃左右。

5.高温设施设备应有安全警示标志,应避免老年人接触高温设施设备与物品。如开水炉、高温消毒餐具及加热后的器皿等。

6.护理员要严格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遵守热疗操作规程,避免老年人在热疗过程中发生烫伤。严密观察用热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严格掌握热疗时间。

7.如果老年人发生意外烫伤事件,护理员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协助采取相应措施。

(三)处理措施

发现老年人意外烫伤后,应立即去除热源,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使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30min,无法冲洗者可局部冰敷,迅速剪除衣物,减轻疼痛和烫伤的程度。

1.Ⅰ度

烫伤损伤最轻,烫伤皮肤发红、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处理:可涂抹烫伤药物,无须其他特殊处理。

2.Ⅱ度

烫伤损伤较深,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清澈黏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处理措施包括:

(1)有水疱者,如果水疱未破,应给予保护,避免破溃,护士在无菌条件下采取抽吸的方法,清除水疱内的液体,保持皮肤完整,有利于再生创面修复。

(2)对深度烫伤的水疱,不论感染与否,均应该去除腐皮。

3.Ⅲ度

烫伤损伤最深。表面发白、变软或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烫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感觉减退。

处理措施:提倡暴露疗法,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暴露疗法时,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做好床旁接触隔离,接触创面时注意无菌操作。如创面有渗出物,及时用无菌纱布吸干,保持创面干燥,床单或纱布垫如被浸湿,应随时更换,避免发生感染。

六、压力性损伤

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详见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六节压疮老年人照护方案。

七、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老年人将插管自行拔除或者其他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插管脱落。非计划性拔管会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日常照护及心理,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安全;再次置管不仅增加了老年人的痛苦,也增加了工作人员额外工作量。

(一)常见原因

1.老年人因素

(1)老年人对置入的各种导管有不适感,甚至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2)工作人员已经向老年人解释置管的重要性,老年人不能理解或遗忘;老年人睡眠时没有妥善保护好管道。

(3)老年人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翻身、下床活动时外力拔出。

2.工作人员因素

(1)导尿管的水囊注水过少,或注水过多导致水囊破裂。

(2)工作人员对于导管未妥善固定或未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3)医养护理员对于卧床或者偏瘫老年人的评估不全、巡视力度不够,管道交接不严谨。

(4)机构对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致使其管道知识缺乏。

(5)关于置管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宣教不足。

(二)预防措施

1.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消除老年人烦躁不安情绪。

2.加强与置管老年人的沟通交流,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分散老年人对置管注意力,减轻不适和痛苦。

3.工作人员按时巡视,加强对置管老年人的巡视次数,并严格交接班。发现老年人有拔管倾向时,应及时了解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工作人员对置管老年人进行预防管道滑脱的健康教育,避免因老年人活动或翻身幅度过大造成导管位置移动。

5.对于烦躁、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老年人进行适当约束。

6.加强管道护理知识培训,注意水囊注水量及管道长度等变化。

八、走失

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发生的走失、失踪事件过程中,对老年人来说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来说,扰乱了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工作负担,并有可能承担相应风险和责任。

(一)常见原因

1.疾病因素 如老年痴呆、大脑神经损伤、精神疾病等患者认知障碍,易发生走失。

2.认知不足 工作人员对老年期痴呆早期症状认知不足,缺乏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生活环境改变 老年人尤其早期痴呆者对长期居住的周围环境很熟悉,不易走失。一旦改变居住地,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容易发生走失。

4.老年人与家庭成员或护理员发生矛盾,赌气离院出走。

(二)预防措施

1.护理员要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对重点老年人重点观察。

2.护理员要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经常征求老年人的意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满足养老院老年人的合理要求,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3.养老院护理员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经常巡视房间,将危重和有走失可能性的老年人置于视线之内,及时发现问题。

4.养老院护理员要改善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精神上的支持,避免用刺激性语言。

5.严格交接班,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三)处理措施

1.工作人员发现老年人无故不在房间,立即开始寻找并报告主班人员,内容包括老年人床号、姓名、寻找的区域、寻找联系人,做好记录。

2.寻找老年人无结果,立即上报机构,内容包括老年人姓名、老年人的衣着情况及身体状况、特殊关注点、最后一次发现老年人的地点、老年人家庭住址、有关老年人去向的线索等,做好记录。

3.与老年人家属联系,告知老年人自行离院情况,嘱其协助查找。

4.尽一切可能查找老年人去向,通知保安人员先在院内协助寻找老年人,院内不见老年人、家属亦联系不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协助寻找。

5.老年人返回后立即通知主管部门。

6.认真记录老年人外出及寻找经过。记录内容如下:

(1)经寻找联系到老年人,如属离院外出,则老年人返回后予以评估并详细记录。

(2)寻找未果称为老年人失踪,记录发现时间、处理经过、报告经过、结果;老年人物品须两人同时清点(贵重物品、现金需登记),妥善保管。

7.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上报有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九、他伤/自伤

相对其他安全问题,自伤和他伤行为较少见。常见于痴呆老年人自伤或他伤,烦躁老年人的自伤以及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有抵触情绪时,用肢体撞击床栏,导致的自伤等情况。

(一)常见原因

1.老年人因素 如老年痴呆、大脑神经损伤、精神疾病等老年人认知障碍。

2.工作人员评估不足 对痴呆及躁动老年人的他伤/自伤危险评估不足,缺乏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老年人与相邻老年人或护理员发生矛盾造成。

(二)预防措施

1.养老院护理员要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对重点老年人重点观察。

2.养老院护理员要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经常征求老年人的意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满足养老院老年人的合理要求,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3.护理员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按时巡视房间,将有他伤/自伤倾向的老年人置于视线之内,及时发现问题。

4.养老院护理员要改善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精神上的支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

5.专人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尖锐物品及火种。

6.严格交接班,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三)处理措施

1.发现老年人有他伤、自伤风险时进行疏导,并告知相关第三方,做好预防。

2.发生他伤自伤情况时,立即处理,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十、文娱活动意外

了解文娱活动中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并进行针对性防范,将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一)常见原因

1.工作人员对危险评估不足、看护不当。

2.娱乐设施设计不周全。

3.老年人对个人能力预判不足。

(二)预防措施

1.观察文娱活动中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应对活动场所进行地面防滑、墙壁边角和家具防护处理。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4.对老年人进行安全培训,减少其意外伤害的可能性。

5.一旦发生意外伤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

十一、火灾

(一)常见原因

1.老年人及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2.火灾隐患突出,诱发因素多:电器使用不当,如电蚊香直接放于床铺上;点火源较多,如乱扔烟头、乱拉电线、线路老化、用电超负荷、自燃等。

3.可燃物数量较多,床铺等织物易燃。

4.人员密度大,且老年人活动不便。

(二)预防措施

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和日常消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及老年人掌握火灾预防知识、熟悉疏散逃生的路线、自我保护以及呼叫求助的方法,从而增强工作人员及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2.加强消防知识培训

护理员经消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机构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消防应急演练,做到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