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
- 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包容性增长政策研究与机制创新项目组
- 2707字
- 2022-05-06 13:14:09
六、数字化转型推动包容性增长的机理
(一)提升供给:促进资源要素平等享用
增加供给主体。伴随数字化浪潮,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兴数字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催生大量中小企业。这些新供给主体有差异化竞争的强烈愿望,敢于承担风险,大胆创新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消费者体验,通过更灵活的商业模式、更丰富的业态形式,提供品质更高、体验更佳、服务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打破传统市场格局,促进市场竞争。
优化供给方式。工业时代,国家的经济社会运行基础是传统生产要素;进入数字时代,数据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各国纷纷将数字经济视为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数据是畅通数字经济循环的“血液”,数据的流通和利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通过分析和应用大数据,数据要素价值被不断挖掘,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围绕数据从创造、收集、加工到应用延伸形成新的产业链,能有效促进数字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供给质量。过去,供需结构错配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无效和低端的供给过多,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高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带来创新空间,在与场景结合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替代型产业和业态,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范围、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定制成为可能。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企业应用新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效率,提升产业整体供给水平。提高供给效率。在线协同正在取代工业时代基于封闭体系的命令传导,成为数字经济的基本合作范式。基于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服务,不受场地、距离、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节省了资金和时间成本。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在物理空间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在线成为“必选项”,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提供大量碎片化的场景和就业机会,使得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市场活力得以保持和持续激发。
(二)扩大需求:加速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以创新促需求。疫情下我国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加速,形成了平台经济、服务经济、共享经济等多元化的创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是平台经济发挥乘数效应。平台经济作为生产力的新组织方式,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平台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应用、资源调动能力,开发AI诊断、健康码、企业复工平台等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在实现精准对接供求双方、提升产业效能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二是服务经济壮大现代服务业。受疫情影响,传统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线上化渠道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网上外卖、线上教育、在线诊疗、远程办公、跑腿闪送等个人和企业数字化服务竞相出现,在解中小企业“疫情之困”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助力。三是共享经济推动新用工模式。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数据,2019 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共享经济表现突出,以共享医疗、共享用工为代表的新共享模式发展迅猛,在推动数字服务消费和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融合强需求。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大大加快。一是线上化迁移进程提速。疫情带来的生产运营和复工复产挑战,按下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加速键。百万企业通过上云端、线上卖、用软件等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同时也拉开了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幕。二是数字技术应用程度加深。在疫情外力和产业升级内需的双重作用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步伐逐步加快,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数字孪生、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产业逐步成长。三是平台效能进一步凸显。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力制造业企业精准排产、转产及生产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消费增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发展迅猛,极大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消费升级,并为激活国内消费市场内循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一是有力促进疫情后的消费回暖。电商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发放各种形式的电子消费券,通过补贴用户激活线上线下消费;商务部等部门组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双品网购节”,带动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4300亿元,疫情下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二是加速推动形成国内消费市场内循环。直播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激活消费的重要抓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用户规模分别达3.09亿和1.38亿。其中,直播电商和二手电商在降低线上买卖门槛、推动闲置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地摊经济”的线上版本;跨境电商在带动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回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营造生态:构建透明市场竞争环境
促进更公平的市场竞争。传统制造行业具有“赢者通吃”的特征,大型龙头企业往往利用技术、市场和数据垄断优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巨额收益。数字化转型涵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助力企业提升业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机。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方式,革新业务,顺应时代大潮,看准市场,迅速反应,创造性地采取“线上+线下”的经营方式,公平获取大量发展资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也帮助自身渡过难关。部分中小企业瞄准疫情与数字化时代叠加所蕴含的机遇,紧紧围绕人才这一核心环节,通过数字化技术、云化手段提升研发能力和协同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促进数字政府作用发挥。运用数字化技术建设数字政府,助力“放”与“管”的有的放矢,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尤其是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例如,浙江省舟山市聚焦数字化转型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以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政府采购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推进政府采购公开透明,面向各类采购主体,积极构建信息公布渠道,通过“政采云”平台和“浙江政府采购网”协同运行,实现采购公告、采购文件、采购结果、采购合同、行政处罚等信息的全流程公开透明,确保信息公布及时、完整、准确。着力保障市场竞争透明化,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全省一张网”供应商入驻,使供应商直面全省采购单位,丰富平台商品种类,弥补区域壁垒产生的价格失真,有效打破以往各区域网上超市各自准入的有限竞争模式,进一步促使供应商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有效避免各类恶意低价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