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的特征与前景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数字经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大连接”。连接使大规模用户参与成为可能,甚至达到上亿数量级,推动数字经济呈指数级增长,具有超乎想象的市场爆发力。连接推动“在线”,商业、政务场景转移到了线上,企业全力争夺网民在线时间,政府通过在线提高治理效率。正是“在线”让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让数据成为生产资源,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连接促进跨界,各行各业推进“互联网+”,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广泛融合。连接强化社交,突显人性,企业利用网民心理来做生意,如淘宝小商品8.9 元包邮、网红直播、外卖等均抓住人性的软肋,电商也呈现与娱乐、互动相结合的趋势。连接推动全球化,形成全球分工协作网络,如大疆无人机仅售几千元,主要得益于连接产生的全球供应体系和高效率生产。

“大平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作为典型的平台型企业,已成为诸多小微企业附着的“航空母舰”。平台汇聚流量,抓住先机、做大做强品牌的企业赢家通吃。平台推动生态协作,数字创新层出不穷,打造生态是必然之路,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各自建设生态体系,加强内部协作,并激活了微经济。平台促进共享,平台以极低的成本将碎片化的能力和资源整合起来,基于数据进行智能匹配,实现协作和共享,表现为共享经济。例如,全球知名的出行公司——优步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较热门的社交平台——Facebook没有一个内容制作人,全球知名的住宿服务提供商——Airbnb没有任何房产。

“大数据”。平台沉淀下来海量数据,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其核心在于驱动创新。数据提高精准程度,如肿瘤检测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致癌原因,实现了对患者的精准医疗。数据优化资源配置,如ZARA以数据为核心打造极速供应链系统,对每天、每个店铺、每种款型的销售了如指掌,很容易预测下一季的爆款产品。数据为企业赋能,如阿里巴巴推出生意参谋、阿里指数等一系列数据产品,帮助韩都衣舍、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众多商家提高运营效率和获客能力。

“大智能”。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未来一切产品都将与智能化相结合。1997年,IBM研制的“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主要靠单机、超算系统;20年后,谷歌DeepMind研发的AlphaGo,战胜数位围棋世界冠军,主要靠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智能改变生活场景。智能家居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如服务类机器人可以全天照看病人而永不疲倦。智能改变工作场景。麦肯锡指出,人和机器共事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常态,如特斯拉汽车工厂利用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有质的提高。

从“十三五”数据看,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期的11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5.8万亿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口径),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的贡献率达67.7%,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数字化规模持续增长,软件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4.29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10万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11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升级,截至2020 年6月,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从2016年的45.7%和61.8%增长至51.5%和71.5%。信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3.4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4万亿元。

应该毫不犹豫地说,我国数字经济交了一份满意答卷,成就举世瞩目。

促进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不仅使中国逐步摆脱迫不得已的“跟随战略”,形成“中国创造”的全新格局,还拉动了中国的就业、增收、税收、出口、消费等。例如,电子商务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也塑造了新的物流产业形态。数字平台作为新兴产业,改变了经济业态。

促进传统行业升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智能驱动”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特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例如,将数字技术赋能给传统企业,企业就可以快速进行产品创新,占有新的市场;物联网传感器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形成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全新的产业领域。

实现包容性增长。数字经济大幅促进了医疗、教育、金融等国计民生行业的发展。在发展环境方面,各地政府借助大数据推动“放管服”,推动行政审批“零跑腿”,协调促进政务数据开放等策略,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获得感”,也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特别是,近10亿人在线“连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社交等方式,极大开启了民智,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尽管如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数据产权等基础制度问题、反垄断和平台治理问题,以及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发展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与美国已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两极,然而以往中国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即模式创新带动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突破核心技术发展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