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幻小说的起源
- 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简史
- 萧星寒
- 19936字
- 2022-05-16 17:32:14
谁是科幻星空亮起的第一颗明星?是谁在什么时候唱起了第一首科幻之歌?令人尴尬的是,对于科幻小说的缘起,一百多年以来,科幻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让我们一起逆流而上,回溯科幻那淹没在历史深处的源头吧!
一、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十九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废墟里,挖掘出了12块写于公元前十六到十七世纪的泥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泥版基本复原,翻译和注释也相继完成。人们惊讶地发现,泥版上记录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总共3500行,记载着大约4000年前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所有英雄事迹。
最初,吉尔伽美什是个无恶不作的暴君,在遭遇神制造的对手恩奇都之后,他洗心革面成为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和恩奇都联手,制服了祸害一方的雄狮,战胜了山林怪兽洪巴巴。他的神勇赢得了爱之女神伊什塔尔的青睐,但他拒绝了。他在神的启示下躲过了洪水大劫难。他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还曾下到冥界与亡灵对话……
这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反映了上古人民与自然搏斗,探求自然规律与生死奥秘的过程。后世的希腊神话故事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民间传说均可见到它的影子。
如今的基督教圣典《圣经》与《吉尔伽美什》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学者S·N·克莱默考证,《圣经》并非百分之百的原创,而《吉尔伽美什》就是其主要原型之一。伊甸园、夏娃的诞生、偷吃善恶果、大洪水、在神的启示下躲过洪水劫难等故事都源自《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矗立在历史的源头,为世界尤其是西方文学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科幻小说也是受益者之一。对于科幻来说,《吉尔伽美什》在提供了无数故事素材之外,还为西方营造出富于幻想的传统,这对于后世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的诞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同样处在历史源头的《山海经》,就没有能够在中国历史中起到这样显著的作用。)
有了源头活水,剩下的事情就是开掘。
第一个科幻雏形由古罗马时期的无神论者卢奇安(也被翻译为琉善)所写。约公元120年,他出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萨莫萨塔城,年轻时曾被送去学习雕刻,后来致力于研究演说术,曾在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等地周游和讲学。在演说术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之后,他对这种职业感到失望,转而研究哲学。约公元165年以后,他在雅典居住过一段时间,晚年移居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曾任该城的法官,约在公元180年去世。
卢奇安的作品很多,《真实的故事》是其中之一。这个用第一人称写成的长篇故事“颇具科幻小说的特征”(詹姆斯·冈恩语)。在故事中,“卢奇安”越过大西洋去旅游,经历了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历险。其中月球之旅使“卢奇安”成为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同时这也是故事里最具科幻色彩的部分。
主人公和他的帆船被一阵大风卷上半空,飞了七天七夜,抵达了月球。那是一个圆形的大陆,悬浮在天上。那里有人居住,有国王,有士兵,生活着大量的“地球移民”。国王安狄米恩就是从地球上来的,他正忙着和太阳人争夺“启明星殖民地”。
除了自身的十万兵马,他还从北极星座搬来盟军:蚤载弓箭手三万名,御风兵五万。蚤载弓箭手因为骑在巨蚤背上得名——每只跳蚤有二十头大象那么大。御风兵是地面部队,虽然没有翅膀,却能在空中滑翔,作战时主要充当机动部队。
备战完毕,安狄米恩命令当地的蜘蛛——它们数量众多,个头庞大,每只都有爱琴海上的岛屿那么大——用蛛丝在月球和启明星之间架起空中通道,然后大部队通过蛛丝桥,浩浩荡荡开到启明星。
敌军方面,太阳人的统帅叫法厄同,麾下有蚂蚁骑兵、飞蚋骑兵、空中跳虫兵以及芦秆蘑菇兵,总数在20万以上。
第一次交战,月球人大胜,修建了两座纪念碑来庆祝。不料,太阳人的盟友,来自黄道带的云天半人半马骑兵突然出击,月球人惨败。双方签订和平协议,结束了这一场宇宙大战。
在卢奇安生活的年代,人们普遍相信的是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众星不过是镶在透明轮盘上的光点。能够幻想出一个个生活着人类的星球,能够翔实而具体地描写月球人的日常生活,能够从容不迫地刻画惨烈而多变的宇宙战争,卢奇安完全是个天才。
周作人对卢奇安颇有研究,曾精心翻译过《卢奇安对话集》。他认为,卢奇安最大的特征是“疾虚妄”,可与中国同时代的王充“一东一西遥遥相对”。“疾”是排斥、反对的意思,“虚妄”是指当时那些迷信学说,而对神的迷信无论是在罗马还是在东汉都无比盛行。和王充一样,卢奇安对此发起挑战。他说,如果有神存在,人间为什么如此混乱?神如果值得崇敬,宙斯为首的希腊众神何以如此滑稽可笑?于是,在《真实的故事》中,无神论者卢奇安以游记的形式,记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嬉笑怒骂,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不给神留一点儿位置,“疾虚妄”到极致。
显然,《真实的故事》并非科幻,它只是带有科幻色彩的讽刺性作品。卢奇安在书中这样写道:“既然人家写这么些(多)谎话,都不怕别人识破,于是乎,我也产生了虚荣心,也想留点东西给后人,讲故事的自由总不能单单没我的份儿吧?我没有值得一提的经历,那么,我就只好理直气壮地编谎话。”但《真实的故事》无意之中在科幻星空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影子。奇异旅行、假借幻想讽刺现实、“疾虚妄”,是卢奇安留给后世科幻的遗产。
《真实的故事》在基督教一统欧洲大陆期间一直都是禁书。文艺复兴以后,很多人的创作都受到他的影响:在托马斯·莫尔、拉伯雷、伏尔泰、斯威夫特,甚至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以及后来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身上都能看到卢奇安的影子。
卢奇安之后,科幻小说整整沉寂了1400年,直到十七世纪,才有一批带科幻色彩的作品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长时间的中断呢?英国人亚当·罗伯茨在《科幻小说史》中的回答是:宗教文学统治了一切,科幻小说所需要的想象空间被严厉地禁止了。罗伯茨认为,“科幻小说再生于1600年,在这一年宗教裁判所将宣称宇宙无限并包括无数世界的布鲁诺作为异端活活烧死”。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杰作《乌托邦》问世。“乌托邦”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引申为“理想的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不存在的寄托了美好想象的国家”。《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乌托邦》一书的全称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作者写《乌托邦》的目的是将美好的乌托邦与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以便对现实进行批判和讽刺。事实上,这是乌托邦作品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游记式小说对虚构世界的片段描写相比,《乌托邦》对于科幻的一大贡献就是展示了全面地虚构一个世界的可能;另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新颖而广阔的写作题材:创造与现实相异的第二世界。
经过数百年的演化,现如今“乌托邦”分化为生态乌托邦、经济乌托邦、技术乌托邦、文化乌托邦、宗教乌托邦等形式。与乌托邦相对的概念叫反乌托邦。如果说乌托邦是人类对自己美好前景全面憧憬的话,那么反乌托邦便是人类的全方位的噩梦。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是科幻的重要题材。
1726年,英国政治家与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出版了。这是一部饱含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乔治·奥威尔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全书由四卷组成。第一卷,记叙格列佛到小人国“利立浦特”的故事;第二卷讲格列佛在巨人国“布罗卜丁奈格”的历险。在前两卷,作者娴熟地使用科学术语,对一大一小两个奇异王国进行技术性描写,在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第二世界的同时,展现出作者丰厚的科学底蕴。对科幻而言,《格列佛游记》的精华在第三卷“勒皮他岛”(也翻译为飞岛国)和第四卷“慧骃国”(也翻译为智马国),这两卷对后世科幻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
第三卷写道:格列佛随“好望号”出海,遇上海盗,一座会飞的岛屿将他救起。这个飞岛一出场就展现出惊人的庞大:在半空飞行的过程中,它把太阳遮住了六七分钟。为什么叫“勒皮他”呢?格列佛是这样解释的:“Laputa其实是quasi lap outed(拉丁文),其中lap的正确意思是‘阳光在海面上跳舞’,quasi则是‘翅膀’,不过我并不想将自己的意思强加附会,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格列佛被救到飞岛上后,慢慢了解了飞岛的构造:
飞岛,或者说浮岛,直径达七千八百三十七码[1],或者说四英里[2]半,所以面积有十万英亩[3]。岛的厚度是三百码。底盘是一整块碟形金刚石,上面覆盖着一层层矿物,最上面是土壤。飞岛中央有一个直径五十码的“天文学家之洞”,里面安置着决定该岛命运的东西,那是一块形状像梭子的巨大磁石,长六码,最厚的地方至少有三码。磁石中间穿着一根极其坚硬的金刚石轴,依靠这轴,磁石即可转动。因为磁石在轴上绝对平衡,所以就算力气最小的人也可以转动它。
对于“勒皮他”的飞行原理,作者这样写道:
飞岛就是借助于这块磁石,或升或降,或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在这位君王统治的这部分土地上,那磁石的一端具有吸力,另一端具有推力。如果把磁石竖直,让有吸力的一端指向地球,岛就下降;如果让有推力的一端指向地球,岛就径直往上升。假如磁石的位置是倾斜的,岛的动向也是倾斜的,因为这磁石所具有的力量总是在与其方向相平行的线上发生作用。
在十七世纪那种农业和手工业环境下,能够悬浮在半空,靠磁力驱动的勒皮他岛无比的科幻,体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飞岛构思之奇特,景象之壮观,不仅在当时堪称神奇,就是对后世读者也多有震撼。
在第四卷,斯威夫特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由马建立的文明——慧骃国。
这个马族国家位于南纬四十五度,距马达加斯加不远的印度洋里,与周围隔绝。慧骃们吃熟食,能够建立房屋,按马的毛色不同分贵贱优劣。但它们都很友爱,“仁慈和友谊”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慧骃们拥有天使般理想的品质: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
与慧骃相对的,是丑陋肮脏的野兽耶胡(也翻译为雅胡、野胡、野猢、雅虎等)。耶胡与人外貌相同,然而全无智慧和理性。慧骃从来没有发现耶胡有些许智慧的表现,即便是训练做牲畜也非常不合格。所以,刚上岛的时候,格列佛不得不绞尽脑汁,反复向慧骃证明自己有智慧。在目睹了耶胡的丑陋与慧骃的高贵之后,格列佛被慧骃的诚信友爱所征服。后来他回到英国,仍然视同类为野兽,而把马当作智慧的朋友。
在神话和传说中,会说话的聪明动物数不胜数,然而,像慧骃这样建立了国家和文明的,却是前所未有。在《格列佛游记》中,非人类智慧文明第一次登上人类文学的舞台,而非人类智慧文明是科幻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
1752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米克罗梅加斯》(Micromégas)中,描写了天狼星人米克罗梅加斯的旅行。他身高4千米,才华横溢,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天狼星法官流放。他有时凭阳光指路,有时靠彗星定向,从一颗星球飘到另一颗星球,宛若鸟儿从一条树枝跃向另一树枝。后来他来到土星,尽管土星人比他矮许多,他还是和一个土星人交上了朋友。两个人结伴而行,跳上一颗彗星,来到了地球。最初因为他们太过庞大——地中海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个小池塘——没能发现地球上的生命。后来借助钻石做的显微镜,终于发现了人类的存在,这引起了双方在哲学上的辩论。
弗朗西斯·培根(英)的《新亚特兰蒂斯》、约翰内斯·开普勒(德)的《梦,或者月球天文学》、西拉诺·德·贝热拉克(法)的《月球之行》等小说,也是讲述早期科幻史必须提到的作品。
但上述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们只是科幻的雏形,只是蕴含科幻色彩的作品。比如,有学者将开普勒写于1610年的《梦,或者月球天文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因为其中有对安眠药、宇宙飞行的超重、喷气推进、极低温、轨道惯性、宇航服以及真空状态的细致描绘,然而主人公前往月球是在精灵的帮助下进行的。在文学史上,《吉尔伽美什》是英雄史诗,《真实的故事》和《格列佛游记》是讽刺性游记小说,《乌托邦》和《米克罗梅加斯》是哲学小说。然而,正如一个功夫高手,不会只师从一派,而是转益多师一样,科幻也从不同的前辈那里学到了绝技。科幻从上述作品中至少学到了:
1,借助奇异的旅行展开故事。
2,建构一个超现实的第二世界。
3,假借幻想之物讽喻现实。
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还要等到下一个世纪,等到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火山爆发与一个奇女子的灵感迸发。
二、火山,玛丽·雪莱与科幻小说的诞生
1815年4月5日,发生了一件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件: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了。
在这次大爆发之前,坦博拉火山已经沉睡了整整5000年。这次爆发,将它积蓄了5000年的力量一股脑地全部释放出来,所产生的巨响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听到。在爆发中,坦博拉火山上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使其高度从4100米减为2850米,并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
直到三个月之后的7月15日,坦博拉火山才停止喷射气体和火山灰。据估计,此次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其连续爆发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观察到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也是有文字记载的伤亡程度最为惨重的一次火山灾难,直接遇难人数超过11.7万。
坦博拉火山停止了喷发,然而它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在同温层中形成一个“幕帘”,将太阳释放给整个地球的光和热给挡住了,结果导致了全球性的低温。因为火山灰在大气层中流动需要时间,所以并没有立刻影响到气候,要等到1816年才真正显现出来。
1816年史称“无夏之年”。那一年夏天,温度比往年低好几度,严重的霜冻甚至雨雪普遍地袭击了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量的农作物被冻死在田地里。农作物歉收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面积饥荒,饥荒又引发暴乱。据估计,欧洲约有20万人死于这次天气反常,而在中国云南引发了连续三年的大饥荒,有学者认为,这场大饥荒是清王朝急速衰落的外因。
大气层中大量存在的火山灰,也改变了天象。在1815年秋季,英国人常常能够看到持续时间很长的暗红色的黄昏和黎明。到了1816年,情况更加严重,以往很容易看到的星星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到,月亮不如以前明亮了,甚至太阳也黯淡了许多,大白天感觉就像是黄昏。
看到反常的天气、灰暗的夜空和饥荒蔓延的大地,怎不令人心生世界末日之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写于1816年的《黑暗》一诗如此描写当时的情景:
明亮的太阳熄灭,而星星在暗淡的永恒虚空中失所流离,
无光,无路,那冰封的地球球体盲目转动,
在无月的天空下笼罩幽冥。
能让诗人敏感的心得到慰藉的大概是另一个诗人。拜伦听说英国诗人雪莱正在日内瓦游历,于是盛情邀请他到自己的别墅做客。雪莱欣然应允,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个冰雪聪明的姑娘,一个叫简·克莱尔,一个叫玛丽·戈德温——本文的主人公。
1797年8月30日,玛丽生于伦敦,父亲威廉·戈德温是作家、哲学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作家和哲学家,著名的女权主义奠基人。玛丽出生后十天母亲就因产后感染而去世,这使得玛丽一直有“自己害死了母亲”的想法。父亲很快另觅新欢,继母带过来两个异父孩子,婚后又生了一个孩子。玛丽本来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于是在这个大杂烩似的家庭里,五个孩子没有一个有共同的父母。唯一幸运的是,在父亲指导下,玛丽在家中学习。所以,虽然从未受到任何正规教育,玛丽却具有极高的文艺修养。
1812年,年轻的诗人珀西·比西·雪莱与结发妻子哈丽雅特开始频频拜访玛丽的父亲戈德温。玛丽很快便爱上这位激进的诗人和自由思想家,雪莱也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两人相恋了。1814年5月,他们不顾众人反对,离开了英国,到欧洲各国游历——其实就是私奔,这一年,玛丽17岁,雪莱22岁。事实上,这是雪莱的第二次私奔,他在三年前也曾与哈丽雅特做过同样的事。
1815年,玛丽诞下的第一个女儿不幸夭亡。1816年1月,玛丽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威廉。1816年5月,应诗人拜伦之邀,雪莱、玛丽偕同简·克莱尔——她是玛丽的继母带来的妹妹,比玛丽小一岁——去瑞士日内瓦湖度夏。简·克莱尔与拜伦之间发生了风流韵事,后来还怀了孕。当然,在日内瓦湖畔还有别的事情发生。雪莱在此创作出《精神美的赞美诗》和《白山》,拜伦则在继续创作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因此,在英国文学史上,这个夏天被描述为“多产的夏天”。但除前述作品之外,还有一部旷世杰作问世。
七月原本是日内瓦湖最美丽的季节,然而今年却不知为何——他们不可能知道这是亚洲坦博拉火山爆发的结果——连日降雨,且气温低得吓人,众人只能待在屋里,无法外出。为了排遣时间,拜伦决定举行一场比赛,让大家写最恐怖的故事,来度过这段百无聊赖的日子。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事情。
四个人都动了笔,包括两位诗人、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巴利多里。三位男士都无法终篇,只有玛丽灵感迸发之后,越写越顺手,也越写越认真。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玛丽就是在拜伦别墅完成了整部小说的写作,其实不是。拜伦别墅只是玛丽灵感的发源地。1816年9月,玛丽和雪莱回到伦敦,玛丽继续埋首写作,第二年春天才真正完成了小说的写作。又隔了一年,1818年,小说在伦敦出版,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玛丽的名气一时之间竟然超过了雪莱。这部小说就是大名鼎鼎的《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
小说出版那年,玛丽年仅21岁。
这部小说书信体与记叙体相交织,讲述了一个北极探险者遇到一个怪人,怪人向他讲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怪人自称是瑞士贵族,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他曾留学德国,研究电化学和生命,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决定着手制造生命。他先从尸体中寻找材料,然后进行组装,最后借助电化学方法予以激活。一响闪电之后,高达8英尺的怪物被赋予了生命,却面目狰狞、奇丑无比。弗兰肯斯坦下意识地逃离了实验室,等他回来发现怪物已经失踪。
怪物躲进山里并学会了使用火,还遇到隐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爷爷和一对青年男女。怪物心地很善良,偷偷帮助盲爷爷打柴,并偷出书来自学阿拉伯语和法语。在阅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大量文学和哲学名著之后,它开始渴望艺术和爱情。一次,怪物发现只有盲爷爷在家,便与他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这时青年男女突然归来,姑娘吓得晕了过去,小伙子气愤地把它赶出了家门。
这严重地伤害了怪物的自尊心。它决定去找制造它的人。谁知道它刚出现在大街上,就因为丑陋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打骂,甚至有人朝它开枪。愤怒的怪物终于丧失了最后一丝善良,它认定自己的不幸来自它的制造者,于是向弗兰肯斯坦发起报复。
怪物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又嫁祸给女仆。弗兰肯斯坦察觉到这些都是怪物所为,就开始追逐怪物,一直追到阿尔卑斯山上。在山上,怪物要求弗兰肯斯坦再为它造一个女人,作为自己避世隐居的条件,因为它认为自己长得丑陋,得不到异性的爱,而这是弗兰肯斯坦的错。
弗兰肯斯坦开始同意了,但在造好通电的那一瞬间,他突然犹豫了:如果它们真的恋爱繁衍,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麻烦?因此他马上毁掉了女怪物。
怪物看到这一切,暴跳如雷,对人类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彻底绝望。它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好友,又在婚礼那天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新娘。愤怒的弗兰肯斯坦发誓要杀死这个自己一手缔造出的怪物。他们一追一逃,一直追到北极……
从玛丽本身的创作意图来讲,她是想写一部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流行于十八世纪,内容多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因其情节多发生在荒凉阴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于十八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教堂)里而得名。一般而言,哥特式小说充满悬念,通常以毁灭为结局,而《弗兰肯斯坦》显然符合这样的要求。
然而,玛丽所处的年代,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期——科学行将崛起改变整个世界的年代。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在伯明翰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顿的蒸汽船“克莱蒙特”号在哈得逊河试航取得成功;1814年,史蒂芬孙开动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科学技术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令人目眩神迷,同时也让人困惑:科学技术到底带来了什么?它还将带来什么?
身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就像那个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雪莱对科学和超自然现象很着迷。他觉得现实的万事万物下面都藏有奥秘,通过某种方式,他能发现它们。一些秘密的社团比如共济会和光明会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他回忆说他曾细读“一些关于化学和魔法的古书……劲头十足,满是好奇,而且几乎深信不疑”。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宿舍里堆满了玻璃瓶、蒸馏器、发电机、显微镜、甚至做实验用的火药、盐酸。雪莱的另一大爱好是天文学,他经常思索人类哪一天移居别的行星的可能性。他的堂兄弟托马斯·梅德温写道,雪莱希望,就像学生的跳级一样,人类“应该从一个星球跳上另一个星球,不断进步,直至我们都成为上帝”。雪莱在科学上的造诣有多深不得而知,但他对科学的热爱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痴爱他的玛丽。
《弗兰肯斯坦》的问世很可能与下面这个故事有关。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卢基·伽伐尼在实验中发现,在雷电暴雨天,用剪刀触碰死亡的青蛙,会产生肌肉收缩反应。以此实验为基础,伽伐尼提出了“生物电”的假设。伽伐尼的侄子乔万尼·阿迪尼是个更为疯狂的科学家,后者在实验中常以原始电池刺激尸体,而实验的结果让其更加坚信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借助“生物电”来创造生命。1803年,在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一具刚刚死亡的“新鲜”尸体之后,阿迪尼自信满满地在公众面前做了一次“起死回生”的实验。当然,这个实验没有、也不可能成功,但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肯定非常广泛。至于玛丽是否知道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在《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中是否扮演了灵感女神的角色,目前还缺乏证据。然而,正是有了这种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背景,玛丽才会把赋予怪物生命的方法设定为科学上的电力,而不是哥特式小说常用的魔法。这就是《弗兰肯斯坦》源自哥特式小说,又有别于哥特式小说的地方。
1973年,英国科幻作家兼学者布莱恩·奥尔迪斯在科幻史著作《狂欢亿万年》中,最先把科幻文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追溯到《弗兰肯斯坦》的出版。这一见解得到了世界诸多科幻理论研究者以及科幻迷的认可。玛丽·雪莱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成为科幻星空上亮起的第一颗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玛丽在创作《弗兰肯斯坦》时,科学还没有露出狰狞的一面,而在小说中,玛丽已经在探讨科学的双刃剑问题。人用科学技术创造了怪物,怪物倒过来要反抗人的统治。同时,这本身又是宗教研讨的范畴: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能创造怪物,充当怪物的上帝吗?人类能觊觎上帝的能力,去创造生命吗?人类僭越了上帝的位置,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因此,加上前面提到的哥特式风格,《弗兰肯斯坦》其实为后世科幻奠定了三个基调:其一,对科学的反思;其二,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其三,恐怖。
玛丽本身文学素养极高,行文舒缓从容,有着维多利亚时期特有的感伤,笔下的人物也富于变化。在小说中,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变成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在与怪物的交往中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这种合情合理的逆转,后世的很多科幻小说都不能企及。
《弗兰肯斯坦》(也翻译为《科学怪人》)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绝不限于科幻。它被改编成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全世界读者和观众面前。它曾经二十多次登上大银幕,许多导演都讲述了自己眼里的“弗兰肯斯坦”。它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创造出毁灭自己的怪物的形象。(顺便说一句,当玛丽因为《弗兰肯斯坦》的出版而声名鹊起的时候,当初一起在拜伦别墅比赛写鬼怪故事的医生巴利多里受了点刺激,发奋疾书,写成了一部名为《吸血鬼》的小说。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但它直接启发了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于1897年写作《德库拉》,而《德库拉》被认为是现代吸血鬼文化的鼻祖。)
1816年12月,雪莱的第一任妻子哈丽雅特自杀去世后,雪莱和玛丽正式结婚。玛丽·戈德温更名为玛丽·雪莱,文学史上通常称为雪莱夫人。但这段婚姻依然得不到世俗的认可。两人在英国短暂居住后不得不离开英国,去往意大利。不稳定的生活使玛丽接连失去了三个孩子。1822年,年仅30岁雪莱死于海上风暴,这沉重的打击给玛丽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失去了雪莱,玛丽不得不带着3岁的儿子伯熙回到英国。雪莱的父亲对她很刻薄,只供她微薄的津贴,而且禁止她张扬雪莱的“劣迹”,否则就断绝接济。玛丽毅然辛苦笔耕,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作家。
文学史上,玛丽的一大贡献就是为亡夫整理编印遗作。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1826年,玛丽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后来还有一个名叫《永生者》的短篇科幻问世。除此之外,玛丽还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和二十五篇短篇小说。1851年,玛丽去世,安坐于科幻星空上。朋友整理出版了她的作品,名为《故事集》。
坦博拉火山喷发到大气层中的火山灰,至少在其中漂浮了两年多,这才随着雨雪沉降到陆地和海洋。火山灰引发的种种异常现象也逐渐消失。然而,世界已经改变。对于科幻来说,《弗兰肯斯坦》已经写出来了,日后风靡全球的一个文学门类——科幻——已经在火山的灰烬中诞生。
从那以后,科幻接过坦博拉火山改变世界的接力棒,开始了梦想与现实的双重征程。
三、爱伦·坡的遗产
有一个人,只活了40岁,生前毁誉参半,死后争议不断,却在150年被后世誉为现代诗歌之父、侦探小说之父、科幻小说之父。他是谁?他就是埃德加·爱伦·坡。
1809年,爱伦·坡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他的父母都是巡回公演的演员,父亲大卫好赌嗜饮,在爱伦·坡还小的时候就抛弃了家庭。后来母亲伊丽莎白过世,三个小孩子被送到不同的寄养家庭。兄长威廉早年夭折,妹妹精神上也出现了问题,他算是最幸运的一位,一个名叫艾伦的烟草商做了他的监护人。
艾伦到英国经商,爱伦·坡在那里的私立学校完成了基本教育。回到美国后,他在弗吉尼亚大学就读。因为行为浪荡不检,喝酒赌博,并欠下高额赌债,他没读满一年就被退学。在与养父争吵之后,爱伦·坡出走波士顿。这时,他萌生了从军的念头,并使用别名加入了美国军队服役。两年之后,在艾伦夫人的安排下,爱伦·坡进入西点军校就读。可是他生性不受拘束,无法忍受军中的规矩,于是在屡次犯规之后,于1831年被学校开除了。原本他与艾伦先生就有些龃龉,在艾伦夫人过世后,艾伦先生又娶了新太太,两人因此更加疏远,后来父子关系终于决裂了。
1833年,爱伦·坡在姑妈玛利亚·克拉蒙夫人家居住,认识了表妹弗吉尼亚·克莱姆。两人于1836年结婚,那时弗吉尼亚还不到14岁。婚后幸福的爱伦·坡在创作上也找到了一片天空。
离开西点军校时,爱伦·坡已经发表过三卷诗集,在姑妈家居住期间还参加了杂志小说征文,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奖项。而居家写作这件事,对于生性放荡不羁的爱伦·坡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于是,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作家。写作之外,爱伦·坡还担任了一些杂志的编辑和评论家,对当时的美国文学有着无法取代的引领作用。
在艺术上,爱伦·坡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的这一艺术主张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包括诗歌、短篇小说和论文。他声称“一切艺术的目的是娱乐,不是真理。”
爱伦·坡才华横溢,创作随心所欲,不拘题材,对后世多有教益。诗歌以《乌鸦》最为有名,给当时的诗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效仿者汗牛充栋。数篇侦探小说奠定了侦探小说的基本模式,后世全无超越者。还有学者认为爱伦·坡是“科幻小说的奠基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在试图说明他的科幻杂志《惊异故事》会刊登什么样的文章时,列举了三位作家,其中就有爱伦·坡。
爱伦·坡的小说中,约五分之一与科幻有关。他的许多幻想小说,都有一丁点因素可以使人联想到科幻。例如,《瓶中手稿》写的是演变成鬼船的航海故事,只是在结尾处,主人公才在南极卷进了一个可能将他带进未知世界的巨大漩涡。
爱伦·坡的很多小说灵感都来自新兴的科学,催眠术就是其中之一,包括《荒凉山的传说》《瓦尔德马先生病例真相》及《催眠启示录》等都涉及催眠术。当时催眠理论很流行,许多人甚至信以为真,把爱伦·坡的小说当成纪实文学来读。
爱伦·坡的另一些小说中,科幻色彩要浓厚得多,主要表现在对“变革”的独特理解,而“变革”正是后世科幻小说最为重要的特征。《汉斯·普法尔历险记》讲述一个破产的荷兰人乘坐气球飞到月亮上去,并随身携带在稀薄的空气中保护自己的装备。《山鲁佐德的第一千零二个故事》描述了如果辛巴达见识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技术的感受。《未来的故事》发生在一千年之后,它认识到:未来同现在将有天壤之别,以至于我们会被忘得一干二净,而未来记得的东西将会混淆不清,且常常谬误百出。
爱伦·坡当然不以科幻小说著称,他只是在写他想写的小说,而这些小说中,恰好有科幻元素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爱伦·坡曾经看过《弗兰肯斯坦》,更谈不上他从玛丽·雪莱的手中接下了科幻的接力棒。在科幻史中,并不存在从甲到乙、从乙到丁、从丁到丙这样严格的线性传承。但爱伦·坡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萨姆·莫斯考维茨在《对无限的探索者》中写道:
爱伦·坡对科幻小说的全部影响是无法计算的,但他对这一流派发展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东西都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
除此之外,侦探框架、细节刻画、氛围营造以及心理描写,都是爱伦·坡留给科幻的遗产。
法国诗坛旗手波德莱尔称爱伦·坡为“至圣”,并大量翻译了他的诗歌和小说。这在法国掀起了追捧爱伦·坡的狂潮。科幻巨擘儒勒·凡尔纳承认,自己写科幻小说是受了爱伦·坡的启发和影响。事实上,凡尔纳的成名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就是在爱伦·坡的《热气球骗局》的影响下写成的。那个时候,凡尔纳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而爱伦·坡为他指明了道路——想想吧,如果没有凡尔纳,科幻会变成什么样子?
1864年,刚刚成名的凡尔纳在《百家文苑》发表《爱伦·坡和他的作品》,介绍和分析爱伦·坡的作品。在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评价道:
他肯定会有模仿者,有人会试图超越他,有人会试图发展他的风格,但有许多自以为已经超过他的人其实永远也不可能与他相提并论。
然而,这些后世追加的荣誉对爱伦·坡来说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全职写作并没有给爱伦·坡带来丰厚的收益,家庭生活一直很拮据。1846年,结婚第十年,他深爱的妻子弗吉尼亚因为肺结核过世。受此沉重打击,爱伦·坡在往后的岁月里,借酒精和鸦片来麻醉自己,同时和几个女人牵扯不清,包括与女诗人莎拉·惠特曼订婚又悔婚。
这种消沉的日子别说写作,就是日常生活也无法维持。1849年9月,爱伦·爱伦·坡告诉家人,他要经过巴尔的摩去纽约办事。10月3日,神志不清的他被发现在巴尔的摩一家小酒馆外游荡,似乎还有被人打伤的痕迹。他被送到当地的华盛顿大学医院,4天后过世。那天,离妻子弗吉尼亚去世三年,离他40岁生日还有4天,死因据说是“脑溢血”。当时只有7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追悼仪式只有短短3分钟,然后就被仓促安葬在了巴尔的摩威斯敏斯特教堂公墓。
时光荏苒,2009年10月11日,爱伦·坡诞辰两百年之际,巴尔的摩重新为他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葬礼,大约350位世界名人参加。
四、凡尔纳与威尔斯
1.凡尔纳
1839年的一天,法国南特的潘伯夫港来了一个愤怒的父亲。他穿过忙碌的人群,径直来到一艘将要远航的海船旁边,大声呼唤自己儿子的名字。不久,一个男孩被水手带到他面前。男孩只有11岁,看上去既羞怯又愤懑。父亲厉声斥责儿子,旁人渐渐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男孩听说了印度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一心想去,就背着父母,跑到海船上充当水手。在愤怒的父亲面前,男孩流着泪保证:从此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这个叫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的男孩做到了,而且做得比他自己、也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好。
凡尔纳,1828年2月8日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可孩子的心在别处。
18岁时,凡尔纳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就是南特人,而且这是他的拿手好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这位胖绅士就是以《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闻名于世的大仲马。
毕业后,凡尔纳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相继创作了20多个剧本,但都没有得到出版和上演的机会。
1854年,迫于生计,凡尔纳当起了股票经纪人。1856年,凡尔纳到亚眠参加朋友的婚礼,认识并爱上了新娘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奥诺丽娜·德维亚恩。次年,两人在巴黎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搬到亚眠,凡尔纳开始了一边养家糊口,一边继续创作的生活。
在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戏剧创作似乎缺乏出路。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比如大仲马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那么,自己该走什么样的文学之路呢?凡尔纳思考着。
1862年,凡尔纳看到了爱伦·坡的《热气球骗局》,眼前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我想写的小说吗?后来凡尔纳接受采访时回忆说:
我当时突然想到,可以利用自己在科学上受过教育的优势将科学与浪漫故事融合进一本能迎合大众口味的具有优势性描写方式的作品中。这个念头牢牢控制了我,使我得以立马坐下付诸笔端,结果就有了《气球上的五星期》。
有人声称,新颖而独特的《气球上的五星期》连投16家出版社而不中,一气之下凡尔纳将手稿扔进熊熊燃烧的壁炉里,他的妻子奥诺丽娜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这则故事流传甚广,然而经多方查证,无法找到对应的佐证。
事实上,1862年秋,凡尔纳结识了出版商皮埃尔·儒勒·赫泽尔。凡尔纳交给了赫泽尔两部手稿:《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以及《空中旅行》。赫泽尔拒绝了前者(这本书直到二十世纪末才面世),并要求对后者进行改动。1862年10月23日,两人签署了第一份合同,《空中旅行》更名为《气球上的五星期》。按照合同,该书首印2000册,而凡尔纳将得到500法郎的薪酬。1863年1月31日,《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售,受到读者的狂热欢迎,销量远远超出了作者和出版商的预期。仅1863年一年,《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3000册。截至凡尔纳去世的1905年,仅无插图版本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76000册。这在当时,完全是个奇迹。
《气球上的五星期》的巨大成功,在为凡尔纳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为他与赫泽尔父子长达40多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时年凡尔纳37岁。十多年的探索、徘徊与坚持,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此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个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他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与丰厚的知识储备,又有良好的写作习惯,于是每年出版两本小说,数百万字写下来,质量还能得到保证。这些小说总标题为“奇异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机器岛》《蒸汽屋》《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十五岁的小船长》《八十天环游地球》《追赶流星》《太阳系历险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去过了海底、地心、荒岛、北极、天空和月球,比他小时候梦想去的地方多得多……
凡尔纳有过近二十年的戏剧创作经验,于是他的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道德观传统而单一,故事的矛盾冲突激烈而富于变化,剧情起伏张弛有度,对女性角色不重视,这些特点都来自舞台剧。凡尔纳深受大仲马的影响,以至于小仲马曾经感慨地说,就文学而言,凡尔纳更应该是大仲马的儿子。《从地球到月球》中的三个主人公几乎存在与《三个火枪手》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凡尔纳写小说成名之后,他的很多作品也被直接改编为舞台剧,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这不但圆了当年凡尔纳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梦,也使得凡尔纳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
人物从来都不是凡尔纳的写作重点,在他的笔下,科学知识才是重点,甚至沿途风景也比人物重要。以著名的《海底两万里》为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有名有姓的人仅有四个半:阿龙纳斯教授、捕鲸手尼德·兰、仆人康赛尔、鹦鹉螺号船长尼莫,还有半个是林肯号舰长法拉古,在教授他们三个进入鹦鹉螺号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如果问起凡尔纳笔下最有名的人物是谁,多数人的回答会是尼莫船长。然而,在小说里,对尼莫船长的刻画,单就字数而言,还不如对海底景色的描述。这种鲜明的凡尔纳特色使读者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喜欢的喜欢得不得了,不喜欢的嗤之以鼻;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学者对凡尔纳的评价。
对于凡尔纳的作品,人们热衷于谈论作品中的科学,尤其热衷于罗列作品提到的,现在已经实现了的幻想,甚至把一些不相关的发明与发现也归功于他。事实上,他作品中不科学的地方也不少,没有实现的幻想数量远远超过实现了的。人们只是选择性地重视与忽视吧!
凡尔纳自己其实很反感别人把他当作预言家。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说:
我不过是做了些预想,对于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我自认为是有实践基础的预想,我在写作中接下来往往会采用一种或多或少带有想象性质的方式去将它扩充,使之与我心中的主旨契合。
在对凡尔纳的定位上,也有极大地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也有人不以为然,将他视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在贴上了科幻作家的标签之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凡尔纳的作品全部是科幻小说。其实不是,《气球上的五个星期》和《八十天环绕地球》都属于现实题材的冒险小说,书中涉及的所有科学与技术都是当时已知的。
其二,在科幻作家之外,凡尔纳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儿童小说作家。先前提到的道德观传统而单一、科学知识随处可见等因素使凡尔纳的作品天然地适合给孩子看。而为了适合给孩子看,各国都出现了缩写本和改编本。这种种的缩写和改写,缩去的是凡尔纳的大段政论,改去的是凡尔纳精妙的描写,就这样,凡尔纳相当自豪的以优美著称的法文写作,只剩下了冒险故事和科学幻想的骨骼。
成名后的凡尔纳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梦想。他先后购买了三艘帆船,分别名为“圣米歇尔”1号、2号、3号,多次和家人一起去地中海远航。那种意气风发,怕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1890年,62岁的凡尔纳身体状况开始恶化,严重影响创作。饶是如此,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凡尔纳还是笔耕不辍,创作出十多部小说。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享年77岁。3月28日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一生勤勉,著作等身,光是小说就有104部。就在去世那一年,他还发表了《大海入侵》和《天边灯塔》两部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凡尔纳的著作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被翻译成了150余种文字,译本超过4000个,一直位于世界翻译指数前十之列。在过去的150年中,数以十亿计的人阅读过凡尔纳的作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凡尔纳的作品还将继续影响这个世界。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凡尔纳得过的奖励与赞誉不计其数。我觉得,最适合他的话是这句:“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2.威尔斯
虽然经常被人和凡尔纳一并提起,但实际上,威尔斯和凡尔纳是两代人。当1866年9月21日,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英国肯特郡勃朗里城一家餐具店里出生的时候,凡尔纳已经靠《气球上的五星期》在文坛崭露头角了。威尔斯的父母都做过仆人。父亲约瑟夫曾经是职业板球运动员,后来经营一家五金店铺。
1880年,由于父亲的店铺倒闭,威尔斯只好辍学到温泽的一家布店做学徒。其后又到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镇上给一个药剂师当助手。1881年4月,他又到朴次茅斯的一个布店做了两年学徒。
1884年他得到助学金(每星期一个基尼),进入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南肯星顿科技师范学校。他在这里学习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
在南肯星顿科技师范学校期间,威尔斯遇到了一位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托马斯·H·赫胥黎。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震惊世人的《物种起源》,书中提到的理论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震动,无数的宗教人士与科学家对达尔文群起而攻之。赫胥黎在确认进化论的正确性后,毅然站到了达尔文一边,自称“达尔文的爪牙”,与反进化论者展开论战。威尔斯从赫胥黎老师那里,学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进化论的思想指导着威尔斯一生的创作。威尔斯后来回忆说:“在学期末,我形成了一个清晰、彻底而有序的真实宇宙观。”
1888年,当时仅22岁的威尔斯在《科学学派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叫《时间的鹦鹉螺》的短篇小说。后来,威尔斯将这个短篇反复修改——在此期间他结了婚又离了婚然后与自己的学生艾米·凯瑟琳·罗宾再婚——到1895年拿出了第五稿,这个时候该小说已经是中篇的分量了。出版的时候它的名字被改为《时间机器》。
在小说里,时间旅行家来到公元802701年的世界上,发现那时地球上的人分成两支,一支是生活在地面的埃洛依,智力仅及儿童,整日花天酒地,不劳而获;而另一支是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他们用以前遗留下的机器饲养埃洛依,并在夜间猎捕他们为食。毫无疑问,这就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典型运用。
在当时阶段矛盾十分尖锐的英国,读者一眼便能看出这两个虚构的种族所指为何。小说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威尔斯在科幻文坛上的地位。在这以后的十年里,威尔斯又陆续发表了《摩洛博士岛》《隐身人》《世界大战》《登月先驱》《神的食物》《现代乌托邦》以及《在彗星出现的日子里》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成了世界科幻史上的经典。
与大半生全身心投入创作的职业科幻作家凡尔纳相比,威尔斯只能算是半吊子,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别的地方。在写科幻小说之前,威尔斯曾经编写过《生物学教材》,该教材在英国学校里使用了14年之久。威尔斯与萧伯纳结识,参加了希望通过社会改良实现社会主义的费边社,并成为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后来因为政见不同,与萧伯纳发生分歧,威尔斯退出了费边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斯积极参加国联的活动,前往世界各国访问,是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
1920年,出版大部头的著作《世界史纲》,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现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横跨五大洲的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后,威尔斯曾前往苏联,见到过列宁等革命领袖。威尔斯开创“未来学”研究,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他精心撰写了许多政论,出版了《工作、财富与人类的欢乐》(两卷本)等作品。名声日隆之下,他参加了更多的政治活动,甚至分别造访了罗斯福与斯大林,为世界和平牵线搭桥。更不可思议的是,威尔斯还是联合国《人权宣言》蓝本的起草者之一。
事实上,威尔斯更像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与社会活动家,写科幻小说对他而言,基本上是出于宣讲自己政论的目的。幸好,这种宣讲因为威尔斯的才华而不显得枯燥和空洞。
到了晚年,由于在政治实践中屡屡受挫,失望之余威尔斯再度开始科幻创作,《获得自由的世界》《大空战》《昏睡百年》《神秘世界的人》《水晶蛋》《新人来自火星》等就写于这个时期。与早期作品相比,这些作品对英国社会现实的描写高度逼真,批判色彩十分鲜明。而幻想部分则过于离奇,有着浓厚的乌托邦情结。1945年,他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到达极限的理智》,认为人类的才智仅限于此,除非有更完美的种族出现,人类无法战胜那些威胁其生存的客观现实。
1946年,威尔斯病逝,安坐于科幻星空上。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我告诉你,上帝诅咒你和所有的人。
威尔斯一生著有120部作品,既有纯学术作品,也有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科幻小说最多占六分之一。然而,威尔斯对于科幻的贡献,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威尔斯对科幻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开始了科幻文学的独立时代。威尔斯之前的科幻,大多依附于别的文学类型。《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哥特式小说,恐怖小说;爱伦·坡写的是侦探小说;凡尔纳的很多小说都能划入冒险小说行列。但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同,它不从属于别的文学类型,它就是以科幻的面目出生的。说到《时间机器》,说到《世界大战》,说到《隐身人》,谁会把它们当成别的文学类型,而不会认为它们是科幻呢?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是最早最纯粹的科幻。因此,也有学者将《时间机器》发表的时间1895年确定为科幻诞生的日子。
威尔斯最经典的科幻小说都是在他在30岁到40岁的“黄金十年”写的。他以自己的绝顶天才,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科幻新题材:利用机器做时间旅游,用化学物质隐身,来自外星的袭击,超人,平行世界,使用飞机进行空中战争,原子弹,世界性灾难,影响人类进化的外部因素,吃人植物,其他天体向地球逼近,行星间的电视,史前人类,蚂蚁占领世界,海洋生物袭击人类……威尔斯开创的科幻题材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后世无出其右者。这是威尔斯对科幻的第二大贡献。
威尔斯对于科幻的第三大贡献是他的思想深度。威尔斯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笔下的科幻世界即使明知是虚构的,也使人有真实可信的感觉。但新型发明和奇异世界都不是威尔斯的写作重点,威尔斯的写作重点在于,他透过笔下的科幻世界所呈现出的对于现实、对于科技的利与弊、对于未来的种种深刻思考。而这种种思考,也是后世优秀科幻作家所追求的。有学者说,科幻的本质其实是哲学。这一点,从威尔斯就开始了。
五、科幻的软硬之争
在科幻文学史上,一般把威尔斯与凡尔纳并列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是注重科技的“硬科幻派”的肇始者;威尔斯是注重幻想的“软科幻派”的发端。其实这个评价就像硬科幻、软科幻的概念本身一样,都是表面化的。凡尔纳也写过社会题材的科幻小说,而威尔斯也预言了空战、原子弹、器官移植等“硬科技成果”。
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凡尔纳被认为是乐观派,而威尔斯是悲观派。这与他们所生活的国度、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遭遇息息相关。但这种标签式论断极不全面,最多只能够说明他们早期作品的特点。到了创作的晚期,两个人的上述特点恰恰换了过来。威尔斯开始为社会进步大奏凯歌,而凡尔纳则创作了悲剧色彩十分浓厚,具备相当社会批判力的科幻小说。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色彩逐渐鲜明。科幻是工业的、城市的文学。在凡尔纳的小说里,不难看到鲁滨孙式的优秀农夫和手工业者,他们凭一己之力就能存活。但在威尔斯的小说里,读者更多的是看到对大自然的恐惧。
世人总喜欢拿凡尔纳和威尔斯作比较,说谁比谁更优秀。这种争论由于争论者的主观意愿与个人偏好,很难有一个最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果。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作为后来者,威尔斯反对别人称他为“英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这样评价凡尔纳的作品:
他总是涉及有关发明以及发现的实际可能性……但我却没有试图去描写这些。我所写的是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中进行想象。这些小说与阿普列乌斯的《金驴》,卢奇安的《真实的故事》,《彼德·施莱米尔的奇妙故事》和《弗兰肯斯坦》都属于同一类作品。
威尔斯说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格利佛游记》。
1904年,一个叫戈·登·琼斯的记者采访了76岁高龄的凡尔纳。记者问凡尔纳已故的作家中最欣赏谁,凡尔纳回答说是查尔斯·狄更斯。“那么在健在的作家中您比较欣赏哪位?”记者追问。
“这是个相较而言的难题,”凡尔纳说。在思考了一分钟后他说:
“有这么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想象力将我深深地吸引住,我带着极浓的兴致关注着他的作品。我指的是威尔斯先生。我的几位朋友提醒我说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和我相似,在这里我觉得他们说错了。我认为他是一位纯粹的以想象力为主的作家。他值得高度赞赏,只是我们的写作手法完全不同。”
接下去,凡尔纳将自己的《海底两万里》与威尔斯的《世界大战》《登月先驱》做了风格上比较。最后,凡尔纳总结说:
我没有任何看不起威尔斯先生的创作手法的意思。恰恰相反,我向他那天才的想象力致以最高的敬意。我刚才不过是比较了我们的两种风格,并指出了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根本性不同罢了。同时我也希望您能清楚我并没有表达我们之间孰优孰劣的意思。
两位当事人都这样明智而豁达,后世的人争论他们的孰优孰劣,又有什么意思呢?
对于萌芽时期以及更远古的科幻雏形,吴岩在《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中这样总结过:
第一,作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一种特殊的文学品种,也许他们意识到了,但不乐意去标榜这种特殊性。他们没有宣言,没有给自己的作品定出特别名称和给出特殊定义。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了来自读者和文学界对于创新的太多责难。
第二,初创期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格式,作家们尽量从各方面进行探索。雪莱夫人写哥特式故事;凡尔纳的作品属于“漫游”;威尔斯把科学当成探讨式社会问题的引子;而爱伦·坡则是在侦破案件。他们的这种探索,在接下来出现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中被糅合起来,形成了固定模式。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从科幻小说的初创开始,科学和技术就没有在其中上升到主要的地位,它不是当成科普读物或是科学预言被创作出来。作家们更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关注整个世界的前途。
最后,萌芽初创期确立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它们是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大灾难、时间旅行、技术进步以及未来文明的走向等。
至此,科幻的星空已经亮起多颗璀璨的明星,而科幻的旋律也由跟着别人哼唱,渐渐有了自己的曲调。到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科幻萌芽。然而,真正使科幻茁壮成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的,不是凡尔纳的老家法国,也不是威尔斯的故乡英国,而是爱伦·坡又爱又恨的美国。
注释
[1]1码=0.9144米。
[2]1英里=1609.344米。
[3]1英亩=4046.856422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