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经济
- 苏红键
- 1739字
- 2022-05-26 20:20:06
三 研究内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以往的研究中,区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理理论是既紧密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研究分支。这种分离一方面使区域分工理论不能充分吸取经济地理理论中区位选择思想(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经济地理理论的应用范围。本书结合古典分工理论、经济地理理论、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方面的思想,构建空间分工理论框架,并基于此研究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理论方面,基于以往的理论构建空间分工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空间分工的类型及其演进。考察空间分工的类型及现象,主要包括产业分工、职能分工及其演进问题。②空间分工的微观基础。结合经济地理和企业理论的思想,从不同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考察产业分工的微观基础,从多区位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区位选择视角考察职能分工的微观基础。③空间分工的经济性。从区域间分工与交换的经济性、区域内经济活动集聚的结构效应两方面考察空间分工的经济效应。④考察影响空间分工形成和演进的机理。结合古典分工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多区位企业理论的思想,基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两个概念,从交通与信息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视角考察促进空间分工的机制。
实证研究方面,重点考察空间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经济效应的现状及其关系,主要考察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中国城市(群)产业分工与职能分工特征;②将职能专业化指标引入动态外部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产业专业化与职能专业化视角,考察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效应,同时考察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集聚经济的关系;③考察城市群(经济圈)层面空间分工的空间结构效应;④在结构效应的基础上,引入规模效应和密度效应,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进行综合检验。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共八章。
图1-3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为空间分工理论研究,包括理论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两章。分工理论述评为本书的第二章,对斯密以来的分工理论的演进进行了综述和评论,主要包括斯密和杨格定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交易的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等领域对分工的研究。第三章为空间分工理论框架。基于分工理论述评和多学科观点,从空间分工的形式(产业分工和职能分工)和微观基础、空间分工的经济性、空间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机理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包括“形式—微观基础—经济性—形成与演进机理”的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为中国城市分工与专业化特征。其中,第四章中国城市专业化特征研究,利用中国城市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分工和专业化的演进特征、规模特征、空间特征等,揭示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专业化水平的内在规律,同时对中国城市群的职能分工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第五章以中国企业管理部门集聚水平最高的北京市为例,考察了北京市生产部门搬迁和管理部门集聚的情况,研究了北京市及其内部各城区空间分工演进的情况。
第三部分是对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其中,第六章专业化、多样化与集聚经济,针对以往关于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之间关系的争论,同时考虑到理论研究中对职能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两个指标的研究不足,分别考察了产业专业化、职能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集聚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比较全面地研究了集聚经济的结构效应。第七章城市群分工的空间结构效应。针对以往关于中国城市群内部产业同质化竞争合意性的争论,基于城市群职能分工的思想,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数据,分析了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效应,明确了集聚经济在城市群范围内的存在性。
第四部分从结构效应到综合效应。其中,第八章考察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前面三部分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结构效应,实际上,集聚经济的大小与经济活动集聚的规模和密度紧密相关。因而,基于之前的研究,综合考察了包含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密度效应的城市集聚经济的多维性质,并实证检验了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密度、结构三大类指标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倒U形关系。考虑到密度效应的创新性和重要性,第九章在控制结构变量和规模变量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结果证明了劳动生产率视角下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的存在性及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