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分析

一 竞争力百强县(市)分析

(一)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强

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位为昆山市,第2位为江阴市,第3位为常熟市,其次分别是张家港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崇明县、宜兴市和太仓市。百强县(市)中,排名前10位的都是长三角地区的县(市),其中,江苏省占10强县(市)前4名和第9名、第10名,浙江省占第5名、第6名和第7名,上海占第8名。

(二)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区域分布

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百强县(市)数量最少。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百强县(市)数量分别是81个、5个和14个。长三角地区拥有的百强县(市)最多,苏浙沪共有百强县(市)50个;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共有百强县(市)25个;其余百强县(市)散落于其他地区。

图3-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十强

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花落17个省份,苏浙两省百强县(市)近半数。分省份来看,共有17个省份拥有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别是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和新疆。其中,浙江百强县(市)数量最多,其次是江苏,苏浙两省占据了百强县(市)49个席位。浙江、江苏和山东分别有百强县(市)29个、20个和18个,共有百强县(市)67个,与其他省份相比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在所考察的27个省份中,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和宁夏的样本县(市)无缘百强县(市)(见图3-2)。

图3-2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省域分布

(三)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与400样本县(市)比较

百强县(市)主要承担生产功能,市场需求占比较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占400样本县(市)1/4的席位,但是2014年GDP总额达到63890.4亿元,占400样本县(市)GDP总额的38.9%。同时,百强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总额占400样本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4.9%和43.8%,GDP创造财政收入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样本县(市),居民财产状况也好于其他样本县(市)。不过,百强县(市)投资总额和消费总额占400样本县(市)投资总额和消费总额的比重分别只有35.2%和19.1%,这表明百强县(市)是重要的生产基地,主要承担着生产功能。而其他样本县(市)劳务输出占比较大,劳务转移性收入和财政转移性收入较高,使得这些县(市)投资和消费占GDP比重明显高于百强县(市)(见图3-3)。

图3-3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指标值占400样本县(市)比重

百强县(市)民生改善指标值较高,全面优于其他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576元,高出400样本县(市)平均水平73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79元,高出400样本县(市)平均水平3914元。同时,百强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的比率为1.96,低于400样本县(市)平均1.98的水平,这表明百强县(市)并没有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反而是略有缩小。从卫生福利竞争力指标来看,百强县(市)千人医院床位数达到9.4张,比400样本县(市)平均水平高出2.4张;百强县(市)福利性单位与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比率也略高于400样本县(市)。从基础教育竞争力指标来看,百强县(市)中学在校生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中学在校生与小学在校生比率都高于400样本县(市)。由于百强县(市)外来人口较多,中学在校生占户籍人口的比重自然就会高。由于外来人口多,百强县(市)的小学在校生也会多,小学升中学的难度增加。不过,从中学在校生与小学在校生比率来看,百强县(市)小学升中学的难度反而有所降低,这表明百强县(市)较好地解决了外来小学生升中学的问题。

表3-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指标水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