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城市群重构金融格局(《北大金融评论》2021年第1期)
- 北大金融评论 巴曙松
- 3475字
- 2022-06-02 12:14:14
Cover Story |封面 | 大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践
专访刘遵义:城市群战略关键是要素的自由流通
“如果各大城市群发展顺利,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会赶上美国。”
刘遵义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荣休讲席教授
香港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个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的长期任务。按照传统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依靠“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目前,受国外疫情影响,短期内,出口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另外两驾马车中,消费(包括政府与家庭)虽然已经占GDP的六成,还是有增长的空间。投资方面,短期内,民间投资增长并不会迅速回暖,主要还是要靠政府带动的基础建设投资,例如可再生能源设施与5G电信塔网等。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被很多人认为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展潜能。那么,城市群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吗?新的城市化战略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是走向一个更加统一的市场还是趋向一个更加分化的格局?这会是当今新全球化时代一个更好的战略基点吗?
本期《北大金融评论》专访了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荣休讲席教授刘遵义,他表示,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建设,会大大增加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扩大市场、体现规模报酬,从而创造新的GDP与就业。
中国的城乡差距会消失
《北大金融评论》:您如何评价中国从“小城镇”模式到“大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模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小城镇模式思路,确立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战略。
刘遵义:“小城镇”模式是中国传统以农立国的模式,如今农业生产总值只占GDP的7.1%,农民只占就业人数的25.1%,它已经不合时宜,改变战略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以前需要控制大城市人口,主要是因为粮食供应的问题,现在粮食已经不是问题了。所以要发展大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从而发挥规模报酬的效应;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交通、环保等公共服务,都比较更容易提供;第三产业也可以蓬勃发展,增加GDP与就业。这样一来,城乡的差距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北大金融评论》:在新的经济元素,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城市发展的“马太效应”被强化,区域极化现象愈发明显,包括利润的极化,也包括利率(富裕地区利率更低)、线上化等极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遵义:其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不是有“马太效应”,要看政策如何落实执行。环保办得好,蓝天、青山和绿水,不论贫富,都可以享受。在互联网上,一个大企业与一个小企业,原则上都可以平起平坐,只要平台公平公正,不因为大企业肯多付费,就让它优先。所以到了今天,互联网平台,应当当作公共事业来经营或监管,就跟邮局一样,是国家提供的,可以不收费,或是象征式的收费,不需要靠卖广告赚钱来支持。个人资料是个人的,大数据是公共的,不应也不需要由私人企业控制与谋利。当然,这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人工智能也能帮助低智商或残疾人士有效工作。这次我国能够如此成功抗疫,人工智能贡献很大。线上化能够做到“用户友善”,就不会产生“马太效应”。
是时候出台反垄断法了。参考美国经验,假如当年没有反垄断法遏制IBM,微软与苹果都上不了;没有反垄断法遏制微软,Google出不来;没有反垄断法遏制Google,可能没有Facebook与Twitter。
反垄断法非常重要,但有些公共基础设施,例如邮局、电网、油气管网、电信塔网等等,是有天然垄断性的,应当是独家经营,以非牟利为原则,由国家监督或直接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会成为城市群范例
《北大金融评论》:您之前提到,支持大湾区用区块链便利资金流动,您如何看待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影响?会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元最近非常疲软,您如何看待与美元挂钩的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前途?
刘遵义:央行数字货币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行,应当有助于资金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并非完全基于它没有资本管制。但香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香港应当开拓一个活跃的、有流动性的、长短期兼备的主权债券市场,应当引进东亚其它地区的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以香港存托凭证(Hong Kong Depositary Receipt)的形式上市,也应当开始考虑证券市场可以利用双币—港币和人民币交易。
在历史上,美元也曾经历过多次疲软的周期,只要不是突然的大幅度(15%以上)贬值,香港就能够抵受。香港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应当不会改变,除非美国加强对香港实施制裁,不让香港金融机构经营美元业务,或不许香港金融机构使用SWIFT清算系统。
《北大金融评论》:当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广州是区域金融中心,您如何看待未来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地位,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竞争?比如在金融方面,香港、深圳和广州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刘遵义:在1949年之前,粤港澳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当时很多企业都在三地设有分支机构,但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广州、香港、深圳三个城市,都是很成熟的城市,各有所长,互补性很高,应当既分工,又合作,也竞争,但避免重复建设,这样大家都会进步,这并不是零和游戏。
《北大金融评论》:要素高效流通是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粤港澳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凸显。您认为政策或技术层面的可行解题思路是什么?
刘遵义:新冠肺炎疫情迟早都会控制下来。需要解决的是长期的人与物快速通关的问题,这应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与科技适当处理。
《北大金融评论》:在您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其他城市群有哪些借鉴意义?又可以从其他国际大城市群中学习到什么?您对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刘遵义:假如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功发展的话,就是说,它已经克服了最大的难题,就是要素的对内对外自由流通,会为中国其它的跨省市地区,例如长三角、渤海湾等区域,提供一个经济组合的可行的模式。要尽量让四大要素:商品与服务、人、资金、信息都自由流通,这样才能做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
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可维持6%的年均增速
《北大金融评论》:如果要达到2035年GDP增长一倍的目标,那么每年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长率。您觉得这个增长率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是可行的吗?如果说有难度的话,您认为哪些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刘遵义:这应当绝对没有问题,我个人觉得在以后的15年中,中国经济应当可以维持6%左右的平均年增长率,因为中国现时的人均GDP只是在一万美元左右。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均GDP持续上升的时候,它的增长率就会开始下降,中国也不例外。但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历史经验,人均GDP在一万美元至三万美元之间时,GDP总量还是可以以平均年率6%左右增长。
同时我预测中国的GDP在2030年左右会赶上美国,达到约280,000亿美元(按2019年汇率折算)。中国只要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衡所得分配,避免战争,应当不会有什么难度去达到这个目标。届时中国人均GDP才达到一万九千美元左右,只是美国人均GDP的四分之一不到,所以还有继续以平均年率6%左右增长的空间。
《北大金融评论》: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全球主要中央银行释放了大量货币,您认为未来世界是否存在滞胀的风险?也有人认为,技术创新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低利率是常态,未来的“敌人”不是通胀而是低增长,您如何看待?
刘遵义:全球主要中央银行释放了大量货币,造成滞胀是有可能的。其实,这些货币现时都集中在资产市场上,使股票与房地产的价格都大幅度上升,但对实体经济并没有发挥作用,没有增加总需求,没有增加GDP和就业,反而造成所得分配更加不均。负实际利率,绝对不是常态。
当然,经济“日本化”,那就是没有通胀,但也没有增长,就像日本经济在1990年后到现在的模样,也是有可能的。这两个结果都不好。我们需要的是增加实际总需求,从而增加GDP和就业,在现时疫情蔓延,对前景预期低迷的环境,不可能倚赖民间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必须由政府领头,增加公共投资与公共消费,振兴经济。
《北大金融评论》:在“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过程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您认为该目标与都市圈城市群战略的关系如何?
刘遵义: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绝对可以实现。根据我的预测,在2030年左右,就差不多可以实现了。都市圈城市群战略需要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保持国内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同时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建设,会大大增加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扩大市场,体现规模报酬,从而创造新的GDP与就业。
(编辑:唐学鹏、都闻心、钟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