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典看法:读点法律避点坑
- 谈典看法
- 1073字
- 2022-05-27 15:27:24
11
如何看待“社会性死亡”
2020年8月,一女子在微博发长文,讲述了自己被一男子强奸并被迫做其女朋友的经历,长文公布了男子的多项身份信息,引发广泛关注。男子遭遇汹涌的舆论谴责。随后,男子发微博否认,称自己已完全“社会性死亡”。 2020年11月,某大学一名女生怀疑男同学骚扰自己,在社交平台公开了这名男同学的身份信息,并称要让男同学在自己的朋友圈“社死”,后来查看监控发现是误会,女生道歉。这两起事件,直接推动了“社会性死亡”一词成为网络热词和网络事件。
所谓“社会性死亡”,主要是指在一些网络曝光事件中,在舆论的强力介入下,被曝光者声誉尽毁,甚至遭遇严重的网络暴力。客观而言,社会性死亡并不是新鲜事,只是,在互联网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不可否认,当个人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不论是法律层面,还是道德价值层面,侵权者都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受害一方并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这种情况下,舆论监督或许就能发挥作用,甚至成为当事人最后关头的救命稻草。
“社死”事件频繁发生,其实是受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毕竟,在自媒体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如此便捷的今天,在网络舆论“所向披靡”的大背景下,通过网络曝光让问题得到解决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这在客观上对社会大众形成了一种误导,那就是遇到伤害和侵犯不要担心,只要在网上曝光,引发舆论关注,就可以让对方社会性死亡,受到惩罚和制裁。
但是,我们也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毕竟现在的舆论场,反转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尊重,合法权益都应当受到保护,舆论监督是利器,需要慎用而不是滥用。
社会性死亡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一个人遭受严重的负面评价,名誉权受到极大伤害,会引发两种类型的法律后果。
一是这个人确实道德败坏,甚至违法犯罪,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也受到舆论的谴责。这种情况下,作为舆论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这也是法律可以容忍和许可的范围。
另一种是利用舆论侵犯一个人的名誉权,或者由于不当的引导,导致舆论误伤。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社会性死亡,是可以追究名誉侵权责任的,具体包括民事侵权责任和侮辱、诽谤的治安违法甚至刑事责任。
让人遗憾的是,社会性死亡的追责困难重重。有时候是当事人不愿站出来面对,有时候是因为缺乏证据。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造成社会性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对人性和法律的无知与漠视。
社会性死亡对当事人的伤害,往往是难以愈合甚至是毁灭性的。舆论的喧嚣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和伤痕累累的受害者。那些曾经遭遇网络暴力和舆论伤害导致社会性死亡的人,你还记得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