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智利作家

米斯特拉尔

米斯特拉尔,1889年出生于圣地亚哥以北的埃尔基河谷,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主要受《圣经》和但丁、陀斯妥耶夫斯基、乌纳穆诺、鲁文·达里奥等人的影响,从小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天赋。他的诗歌主要来源是乡村生活的艰辛和不幸的爱情悲剧。

1911至1919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诗》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1921年在圣地亚哥主持女子中学。1922年应邀参与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寂》,笔触细腻感人,突破当时风行于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诗歌的风格。1924年应邀赴美讲学,以后在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任领事。

1930年发表《艺术十条原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神论的艺术;美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子;美是指灵魂的美,美即是怜悯和安慰。此后她的诗歌创作有明显的转变,从个人的忧伤转向人道主义的博爱。诗集《有刺的树》(1938)为贫苦人们的不幸大声疾呼,为犹太民族的遭遇表示不平,为穷苦儿童祈求怜悯,这一创作倾向对拉丁美洲抒情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5年9月“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成为拉丁美洲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人。晚年曾任驻联合国特使。1955年出版的诗集《葡萄压榨机》,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也有不少诗作有宿命论和宗教神秘主义的倾向,显得晦涩难解,尤其是后期诗作更是如此。

米斯特拉尔作为智利著名女诗人,于1957年逝世。

聂鲁达

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生于帕拉尔城。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16岁进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和大使等职。1946年因政局变化,被迫转入地下,继而流亡国外,从事世界和平运动,到过欧、美、亚洲的许多国家。1950年获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1952年政府宣布取消对他的通缉令,返回祖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9月23日在圣地亚哥去世。

聂鲁达从13岁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以《节日之歌》一诗在全国学生文艺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部诗集《霞光》(1923)和成名作《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自然风光,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早期写格律诗,后改写自由诗。诗集《地球上的居所》(1933)第一部分是诗人精神危机时代的产物,语言晦涩,格调低沉,充满悲观虚无主义。1935年在马德里任职期间曾主编《绿马诗刊》,写成《地球上的居所》的第二部分。写在西班牙任外交官期间,诗人结识了洛尔加等进步诗人、作家,作品色彩较前明快。回国后写成著名长诗《西班牙在心中》(1937),是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这时他已成为一个关心人类苦难的人民诗人或政治诗人。

聂鲁达最重要的诗作是1950年完成的《诗歌总集》,它歌颂祖国,赞美拉丁美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水手、鞋匠、渔民、矿工等劳动者,揭露反动统治阶级。全书共分15部分,其中包括以前单独发表过的组诗《在马克丘·皮克丘之巅》、《伐木者醒来吧》和《逃亡者》等。此后陆续发表诗集《要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新要素之歌》(1956)、《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1957)、《英雄事业的赞歌》(1960)等。其中《葡萄和风》表现各国人民保卫和平的斗争,是作者最喜爱的一首长诗。聂鲁达晚年定居内格拉岛,撰写回忆性诗文,思想和创作都有明显的变化。死后发表的作品有回忆录《我承认,我生活过》(1974)、《我命该出世》(1978)等。

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聂鲁达是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诗人,他的创作善于汲取民间诗歌的奔放精神和夸张手法,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词汇,表达对于自然、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抒发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表现社会、人生的重大题材。1945年,聂鲁达获智利国家文学奖金,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从一个抒情诗人出发,吸收了先锋派、西班牙谣曲、惠特曼的自由诗、马雅可夫斯基的政治抒情诗等各种诗歌流派的优秀艺术技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成为拉美和世界诗坛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