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不要把目光停留在自己的缺点上

若干年前,我曾经在一家广播电台参加过一个节目,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学过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什么?”

这对我而言十分简单,我的答案是:思想的重要性。别人如果能知道你在思考什么,就可以了解你的为人。个人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由思想决定的。人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思想状态。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既然如此,除此之外,人怎么可能成为其他样子呢?

现在,我可以十分确切地了解到人们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是必须面对的唯一问题:怎样选择正确的思想。倘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曾经统治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克·奥勒留将它总结成一句话——一句决定命运的话:“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整天沉浸在快乐之中,所思所想都是快乐的事情,我们就能找到快乐;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象一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我们就会满怀恐惧;如果我们所想的念头都是邪恶的,我们就会心神不安;如果我们害怕失败,结果就会失败;如果我们顾影自怜,人们就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我们。我们总是想自己的缺点,就会变得自卑。

这种说法并不是指心理暗示,也不意味着对于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应该用乐天的态度去对待。不是!生命绝对不会如此简单。我的目的在于鼓励大家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而不是用反面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换言之,我们必须关注自身的种种问题,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忧虑上。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且让我表达得更明白些。我每次通过纽约市中心遇到交通堵塞时都会注意到自己的处境,但是我并不会因此而忧虑。关注的意思是要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冷静地采取行动加以解决;而忧虑却是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打转,使自己变得疯狂。

这里有一封伊迪丝·阿雷德太太从北卡罗来纳州艾尔山寄来的信。“从小我就十分敏感和腼腆,”她在信上说,“身体一直很胖,脸部看起来比实际上还要胖。我的母亲十分古板,在她看来,穿漂亮的衣服是一件愚蠢的事。她总是唠叨着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也正是按照这句话来给我添置衣服的。为此,我从来都不参加别人的宴会,也很少快活过。上学的时候,我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到室外活动,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我很害羞,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年长的男人,可是我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丈夫及其家人都很友善,充满了自信,他们正是我所希望的那类人。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能和他们融为一体,可是却无法做到。他们为了使我变得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使我更退缩回自己的壳里去。我变得异常紧张,开始回避所有朋友,情形坏到甚至怕听到门铃响。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却又害怕丈夫发现这一点。所以每一次在公共场合,我都假装十分开心,结果做得很不得体。我常常为自己的过失而后悔不已,有时候甚至觉得活下去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想到了自杀。”

是什么改变了这个痛苦的女人的生活呢?原来不过是一句随口而出的话。

“一句随口而出的话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阿雷德太太写道,“有一天,婆婆谈到了自己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她说:‘无论如何,我总是要求他们做好自己。’就是这句话。刹那间,我突然发现自己之所以如此苦恼,就是因为我一直试图让自己适应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

“一夜之间我的人生整个改变了。我开始做本色自己,不去在意自己的缺点,试着研究自己的个性;发掘自己的优点,并开始研究色彩和服饰方面的问题,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穿衣服;主动地去交朋友,还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一个很小的社团组织。第一次参加活动把我吓坏了,但每一次发言,我就增加一份勇气。尽管它花费了我很长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快乐,而这些快乐是我想都没敢想我能够得到的。当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经常将自己从这些痛苦中学到的经验告诉他们:无论如何,你们都要保持本色。”

几年前,我到某个小镇上演讲,曾经到一个女孩家中做客。演讲完的第二天早晨,她开车送我到20多公里以外的车站,从那里再转车到纽约中央车站去。

在路上,她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想告诉你一件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谈起的事情,连我丈夫也不了解。”

她出生在费城一个穷苦家庭里,“我的少女时代是如此悲惨,由于家里贫穷,无法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拥有那么多值得快乐的东西。我的衣服质量很低劣,式样很落伍,而且我长得太快,衣服总是不合身。对此,我一直觉得很没面子,内心充满了屈辱,常常躲在被子里哭泣。绝望之余,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参加晚宴时,总是请男伴告诉我关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未来的计划以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之所以反复地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我对他们有特别的兴趣,而是避免男伴们注意我那些难看的衣服。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与这些男伴谈天,并且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后,我突然对他们的谈话产生了兴趣,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衣着问题了。可更令我吃惊的是,由于我耐心地倾听,使那些男孩勇于畅谈自己的事情,并且使他们变得非常快乐,我也渐渐成为周围最受欢迎的女孩子之一,甚至同时有3个男孩向我求婚。”

T.W.海斯夫人有相同的担忧。她十分胆怯,她说:“我的胆怯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我害怕和陌生人接触,也不敢去参加公开的宴会。”14年前,她结婚了。海斯先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律师,同时也是个活跃的政治人物。因此,他的交游非常广,经常参加各种会议以及社交活动。可是他的新娘,往往是惊慌地得知自己到了那儿应该做的事情。她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帮助她先生取得社交上的成功呢?

她对此没有信心!但是,如果她不能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实在过意不去。以下这些话给了她很大启发:“人们总是对自己最感兴趣。所以,你在谈话中可以把话题集中在他人的身上,他的苦恼或者成功。一旦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身上,你就会忘记自己的紧张。”她决心要试试这个方法,果然很有效!她说:“别人真正感兴趣是我本身,于是渐渐地我就不知道害怕了。我发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当我了解了他们后,我就喜欢上了他们,我和他们相处得很愉快。现在,我急于寻找新的朋友,我已习惯了在家里招待客人,也喜欢和丈夫一起去作拜访。如今,他已经是州参议员了。”

再让我们重复伟大哲学家马克·奥勒留的那句话:“生活是由思想决定的。”

让苦难成为你生命中的绝美风景

5年前,我朋友失去了丈夫。从此,她开始饱受折磨。

“我该怎么办?”她丈夫死后一个月,有天晚上她来问我,“我应该住在哪里?我怎么重新获得快乐?”

我回答她,她的焦虑源于降临在她身上的灾难,她应该及时摆脱忧伤。我建议她赶快走出以往的阴影,建立起新的生活、新的快乐。

“不,”她回答说,“我不会也无法快乐起来。”她是个不可救药的自私女人,虽然她有着61年的人生经历,但在感情上不能再有快乐,“我已经老了,子女都结婚了,我无处容身。”

这个可怜的母亲得的是可怕的自怜症,而她又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不甚了解。

5年当中,我一直关注着我的朋友,结果不容乐观。

“当然,”有一次我问她,“你总不会让人家老是同情你、可怜你吧?你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认识新朋友并培养新兴趣,代替旧的。”

她只是听着,但是没往心里去,她太自怜了。最后她决定把快乐寄托在子女身上,就搬到女儿家里去住。

这是一次错误的决定,后来母女俩反目成仇。她就又来到儿子家,但也没有得到好结果。

她的子女只好给她弄了一层公寓让她自己住,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天下午,她哭着告诉我说,她的家人把她抛弃了。

她想让全世界的人都可怜她,这样她永远还是个小孩子。但受欢迎和被接纳是从来就不会轻易到手的。

人要努力赢得别人喜欢。爱情、友情和美好时光不能通过谈判得到。

让我们面对现实!配偶死了,但是法律没有剥夺仍然活着的另一方享受快乐的权利。只是,他(她)必须明白,不能将快乐视为救济金或施舍品一样理所应得。我们得设法让自己受喜爱、受欢迎。

想象一下,有一艘客轮在地中海航行,许多快乐的夫妇和未婚的情侣在船上度假。在这些欢乐的游客之中,穿梭着一位60多岁、独自出门的春风满面的母亲。这是她第一次在海上验证寻找快乐的窍门。她也是一个寡妇,曾像我那个朋友一样悲伤,但在一天早上,她幡然醒悟,脱去悲伤的外衣,投身于新的生活。这是她经过一番深思而作出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的爱和生命,但必须让这一切过去。她原有对绘画的兴趣,重新进入她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绘画不仅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最大的报偿——独立的事业。

最初那段时间,她不肯出门,羞于见人,因为失去了丈夫这个伴侣和力量。她长相平凡,也没有钱,在那段充满怀疑和绝望的日子里,她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才会被人们所接受,并对她表示欢迎。答案找到了——要想被他人接受,她必须肯于付出,而不是乞求别人的给予。

她以微笑代替悲哀,辛勤地作画,出门拜访朋友。这个时候,她就提醒自己时时露出欢乐的表情,她谈笑如常,又从不过多地停留。不久,朋友们开始争相对她发出邀请,社区活动中心也邀请她去办画展。

几个月后的一天,她在傍晚登上了地中海这艘客轮。她很快就成为船上最受欢迎的游客,她对任何人都表示她的友好,但又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从不介入别人的私人恩怨,也决不依附哪一个人。

客轮明天就要靠岸了。这一天晚上,游客们在她的舱房里举行了最快乐的一次聚会,她则谦逊地回报旅程中他人的邀请。

后来,这位女士曾经几次像这样出海旅行。她已经懂得若想得到别人的友情,自己首先就要去关心生活并奉献自己。这样,不管她到了哪里,都能制造出和谐的氛围,深受大家欢迎。

我认识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女人,对社区居民来说,她是一个激励人心的人物,因为她超越了个人的悲伤,带给那些有同样烦恼的人以安慰。她23岁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阵亡。她虽然非常哀痛,却不要别人怜悯。正如她所说:“我了解那些从不知什么叫真正幸福的母亲。有些人的子女得了痉挛性麻痹,有些人的子女精神或身体残缺,无法为国尽忠,另外有许多女人渴望养育子女却无法生育。我有过一个好儿子,他跟我度过了快乐的23年,我的余生中拥有了23年的美好回忆。因此我必须顺从上帝的意愿,尽我所能帮助那些有儿子在服军役的母亲。”

她做到了,毫不厌倦地带给有儿子在军中服役的人和正在军中服役的人以安慰。她精通重要的交往方法,学会将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帮助他人之中,让自己没有剩余的精力再去苦思自己的烦恼和不幸。

我一直很佩服已故的弗雷德·福勒·夏德,他有一种能把老的事情用新颖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的天分。他是费城一家报社的编辑。有一次他曾为大学毕业班讲演,他问道:“有多少人曾经锯过木头?请举手。”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举手表示曾经锯过。然后他又问道:“有多少人曾经锯过木屑?”没有一个人举手。

“当然,你们不可能锯木屑,”夏德先生说道,“因为那些都是已经锯下来的。过去的事也是如此,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和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锯一些木屑。”

而这一点也正是杰克·邓普西所做到的事。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只是一再对他自己说“我不再为过去而忧虑”吗?不是!这样做只会迫使他想起他过去的那些忧虑。他的方法是勇于承受一切,忘掉他的失败,然后集中精力为未来制订计划。他的做法是开始重新经营百老汇的邓普西餐厅以及大北方旅店;安排和宣传拳击比赛,举行各种拳赛展览会。他让自己忙着做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事情,这样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心思去为过去忧虑。“我过去10年的生活,”杰克·邓普西说,“比我当世界拳王的时候要好得多。”

邓普西先生告诉我,他没有读过很多书,不过他却正在不自觉地照着莎士比亚的话行事:“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错误和损失而悲伤;相反,他们会很高兴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作。”

我曾经到兴格监狱去看过,那里最让我吃惊的是,囚犯们看起来和平常人一样快乐。我当即把我的看法告诉了刘易士·路易斯——当时兴格监狱的监狱长。他告诉我,这些囚犯刚到兴格监狱的时候,都心怀怨恨而且脾气暴躁,可是经过几个月之后,他们当中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都能忘掉他们的不幸,安定下来承受他们的监狱生活,并尽量过好。

路易斯监狱长告诉我,有一个兴格监狱的犯人,一个在园子里工作的人——在监狱围墙里种菜种花的时候,还能一面唱歌。

我阅读历史和传记,并观察一般人是如何渡过难关的,我一直既觉得吃惊,又羡慕那些能够忘记他们的忧虑和不幸并继续过快乐生活的人。所以,为什么要为过去的苦难浪费眼泪呢?就连闻名于世的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纪录并不会次于拿破仑,谁知道呢?何况即使调动所有国王的人马,也不能挽回过去的失误。

扔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

我曾和好莱坞知名导演山姆·伍德进行过一次谈话。他说当他在启发一些年轻女孩时,所遭遇到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如何让她们保持本色。她们都愿意做二流的拉娜·特纳;二流的克拉克·盖博。“而这些套路观众们已经无法容忍了,”山姆·伍德不断地对他们说,“她们更需要新的东西。”

有一个女孩子历尽艰辛终于学会了这一点。她渴望成为一名歌唱家,可是她长得不漂亮——脸很长,嘴很大,牙齿又很暴露。第一次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夜总会里公开演唱时,她一直试图将上嘴唇拉下来盖住牙齿,希望能表现得美些,结果适得其反,大出洋相。

就在她自认为注定失败的时候,夜总会里听过她唱歌的一个人,认为她很有天分,并且十分坦率地对她说:“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并且知道你想掩藏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牙齿长得很难看?”女孩子显得很窘迫,但那个男人依然继续说,“难道说长了龅牙就是罪过吗?不要试图遮掩,请张开你的嘴。如果你自己不在乎的话,观众也会喜欢的。或许那些你想遮起来的牙齿还会带给你好运呢。”

女孩子接受了这一忠告,不再刻意去注意自己的牙齿,演唱时她一心只想观众。她张大嘴巴,热情欢快地唱着,终于成为一名娱乐界明星。许多演员现在都刻意模仿她呢。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谈到那些从未发现自己潜能的人。在他看来,普通人仅仅发挥了自己10%的潜能。他写道:“与我们可以达到的程度相比,我们只能算是醒了一半;对我们身心两方面的能力来说,我们只使用了很少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只活在自己体内有限空间的一小部分里,他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不懂得如何去加以利用。”

你我都有这样的潜力,因此不该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因为自己不是他人这一点而忧虑。“你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全新的东西,以前从未有过,从开天辟地一直到今天,没有任何人完全和你一样;将来直到永远永远,也绝不可能再有一个人完完全全和你一样。遗传学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你之所以成为你,是你父亲的23对染色体和你母亲的23对染色体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46对染色体加在一起决定了你的遗传基因。”“每一条染色体里,”据阿伦·舒恩费教授说,“可能有几十个到几百个遗传因子——在某些情况下,每一个遗传因子都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毫无疑问,我们就是这样“既可怕又奇妙”地被创造出来的。

年轻的时候,我从密苏里州的乡下到大都市纽约去,考进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成为一名演员。当时我有一个自以为十分聪明的想法——一条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非常简单,而且很完美,我很疑惑为什么成千上万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演员的演技,将每个人的优点学会,使自己变成一个集众人优点于一身的全能演员。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为此浪费了许多时间,直到最后才明白,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只有保持本色才能取得成就。

痛苦的经历应该会令我长久铭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并没有吸取教训,以至于又重新接受了一次教训。那是在几年之后,我准备写一本书,一开始就希望它成为公开演说中最好的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我又产生了与演戏时一样的笨想法,计划将其他作者的观念照搬过来,全部放在一本书里,使之成为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于是,我买了十几本有关公开演讲的书籍,花了一年时间将其中的概念写进我的书中,到了最后我发现自己又做了一件傻事。这种一堆庞杂的观念拼凑起来的东西十分做作,十分沉闷,毫无可读性。因此,我将一年的心血全部丢进了废纸篓,一切都重新开始。这一次我对自己说:“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无论有多少错误,都不可以变成别人。”我不再试图做其他人的综合体,而是卷起袖子来,做自己本该做的事情。我写出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讲的教科书,完全以自己的经验、观察,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教师的身份写作。我学到了——希望能保持到永远——华特·罗里爵士所讲的那一课。这里所说的华特·罗里爵士,就是1904年在牛津大学当英国文学教授的人。他曾经说过:“我无法写一本与莎士比亚的书相媲美的书籍,但却可以写一本由我自己写作的书。”

保持自己的本色——正如欧文·柏林给已故的乔治·格什温的忠告那样。当柏林和格什温初遇时,柏林已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了。而格什温不过是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作曲家,一个星期只能赚到35美元。柏林十分欣赏盖许文的才华,就问格什温愿不愿意做自己的秘书,薪水大概是他收入的两倍。“但我建议你不要接受这份工作,”柏林同时也忠告说,“如果你接受了,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但如果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本色,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格什温。”

格什温接受了这一忠告,后来他成为美国著名作曲家之一。

卓别林、威尔·罗吉斯、玛格丽特·麦克布雷、金·奥特雷,还有许多许多人,都曾学过这一章里我希望诸位明白的一课。他们学得很辛苦——就像我一样。

卓别林开始进入电影界时,许多电影导演都坚持要求卓别林去模仿一位当时十分著名的德国喜剧演员,可卓别林一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同样的经历。多年来他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他发掘出讲笑话的能力之后,才逐渐成名起来。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技团里表演抛绳技术多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才发现他在讲幽默笑话方面有特殊的天赋。

玛格丽特·麦克布雷刚刚进入广播界时,曾经想成为一名喜剧演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自己的本色,由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平凡的乡下女孩子变成为纽约一名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的时候,想改掉自己的得州乡音。他打扮得像城里的绅士,自称是纽约人,但大家都在背后笑话他。后来,他学会了弹斑鸠琴,唱西部歌曲,才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演艺生涯,成为闻名世界的电影和广播双料明星。

你应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人而庆幸,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赋予你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艺术都带有一些自传体性质,你只能唱自己的歌;只能画自己的画;只能做一个由自己的经验、环境和家庭所造成的你。无论好坏,都得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花园;无论好坏,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自己的小乐器。

正如爱默生在那篇《论自信》的著名散文中所说的一样:“在每个人的教育过程中,总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无论好坏,他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广阔的宇宙间充满了美好事物,但除非你好好耕种自己的那块土地,否则就得不到好收成。自然界赋予每个人的都是一种新能力,除自己之外,无人知道你能做些什么。”

假装自己快乐就真的快乐

有一天晚上,爱丽丝下班回家时,觉得筋疲力尽,一副疲倦不堪的样子。她也确实感到非常疲劳,头痛,背也痛,疲倦得连饭都不想吃就要上床睡觉。在她母亲再三要求下,她才坐在饭桌上。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她男朋友打来的,他请她出去跳舞。她的眼睛顿时有了精神。她飞快地冲上楼,穿上那件天蓝色的洋装,一直跳舞跳到半夜3点钟。最后当她终于回到家时,却一点也不感到疲倦,甚至她还兴奋得睡不着觉呢!

在8个小时以前,爱丽丝的外表和动作看起来都筋疲力尽的时候,她是否真的那么疲劳呢?的确如此,她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她觉得工作使她很心烦,甚至对她的生活都觉得很烦。世界上有不计其数像爱丽丝这样的人,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肉体劳动更容易觉得疲劳,这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了。几年以前,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他的一些实验,证明了烦闷会使人产生疲劳。巴马克博士让一大群学生做了一连串的实验,他知道这些实验都是他们没有什么兴趣的。其结果呢?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很疲倦、打瞌睡、头痛、眼睛疲劳、很容易发脾气,甚至还有几个人觉得胃很不舒服。所有这些是否都是“想象来的”呢?不是的,这些学生都做过新陈代谢的实验,由试验的结果知道,一个人感觉烦闷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实际上真的会减低。而一旦这个人觉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时候,他的整个新陈代谢作用就会马上加速。

当我们做一些有兴趣而且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很少会感到疲倦。例如,我最近在加拿大洛基山的路易斯湖畔度假,钓了好几天的鲑鱼。当时我要穿过长得比我还高的树丛,要跨过很多横躺在地上的树枝,要爬过许多倒在地上的老树,可是就是这样辛苦了长达8小时之后,我却丝毫不觉得疲倦。为什么呢?因为我非常快乐,兴趣盎然,而且觉得自己很有成绩,因为我钓到了6条很大的鲑鱼。可是如果我认为钓鱼是一件很烦闷的事情的话,那么你想我会有何感受呢?我一定会因为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上来来回回地奔波而筋疲力尽的。

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使你感觉疲劳的原因很少是因为你的工作超量,相反是由于你的工作量不够。例如,你还记不记得上星期天,你不断地受人打扰,一封信也没有回,跟人家约好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到处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那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不对头,你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可是回到家时却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头痛欲裂。

第二天,办公室里的所有事情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你所完成的工作是头一天的40倍,可是当你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神采奕奕。你一定有过这种经历吧?我也有过。

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学到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

在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抽空去看了由杰罗姆·科恩主演的音乐喜剧。剧中的主角安迪船长在一段颇有哲理的话里说:“能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幸运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幸运,就是因为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心情更偷快,而忧虑和疲劳却比别人少。同样,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你如果陪着一路唠叨不休的太太走几条街,一定会比陪着你心爱的情人走10里路感觉要疲劳得多。

那么怎么办呢?在这件事情上,你能有什么办法呢?下面就是一位打字小姐所做的事情,这位打字小姐在俄克拉何马州托沙城的一个石油公司工作。她每个月有几天都得做一件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没意思的工作:填写一份已经印好的有关石油销售的报表,在上面填上各种统计数字。这件工作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她为了提高工作情绪,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把它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她是怎么做的呢?

她每天跟自己竞赛,点出每天早上所填的报表数量,然后尽量在下午去打破自己的纪录;然后再计算每一天所做成的总数,再想办法在第二天去打破前一天的纪录。结果怎样呢?她比同一部门其他的打字小姐都快了很多,一下子就把很多很没意思的报表填完了。这样做对她有什么好处呢?得到赞美了吗?没有。得到感激了吗?没有。得到升迁了吗?没有。加薪水了吗?没有。可是这样做却有助于防止她因为烦闷而带来的疲劳,使她能保持很高的兴致。因为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一件没有意思的工作变得有意思,她就能节省下更多的体力和精神,使她在休息的时候也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我之所以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我就娶了这个女孩子为妻。

下面是另外一位打字员小姐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喜欢”工作很有意思,会使人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报偿。她以前很不喜欢她的工作,可是现在却发生了改变。她的名字叫维莉·哥顿,下面就是她在信中告诉我的故事:

“在我的办公室里,一共有4位打字员,每个人都要负责替几个人打信件,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因为工作量太大而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有一个部门的副经理坚持让我把一封很长的信重打一遍,令我大为恼火。我告诉他,这封信只要改一改就可以,不必重打一遍。而他对我说,如果我不想重打的话,他就去找愿意重打的人来再打一次。我当时气得怒火中烧,可是当我开始重新打这封信时,突然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会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来做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再说,人家支付我薪水也就是要我做这份工作,这样一想,我开始觉得好多了。这时候,我突然下定决心,尽管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我要假装喜欢它的样子去做。接着,我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我假装很喜欢我的工作,那么我就真的能喜欢到某种程度;而且我也发现,当我开始喜欢我的工作的时候,工作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因此,我现在加班的时候很少。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使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非常好的职员。后来,有一个单位主管需要找一位私人秘书,他就让我担任那个职务,因为他认为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从不抱怨。这件事情证明心理状态的转变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它为我创造了奇迹。”

忧虑是女人脸上的皱纹

在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医院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床位都是保留给神经或者精神上有问题的人,他们都是被累积起来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今天加起来的重担所压垮的病人。而那些病人中,大多数只要能奉行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是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们就都能走在街上,过上快乐而幸福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目前这一瞬间,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会之点——已经永远永远地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无尽的未来——我们都不可能生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甚至连一秒钟也不行。如果想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因此,我们就以能活在所能活的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从现在一直到我们上床,不论任务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罗伯特·斯蒂文森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然而住在密歇根州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颓丧和疲惫,甚至于想自杀。“1937年我丈夫死了,”薛尔德太太把她的过去告诉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身无分文。我写信给我以前的老板利奥罗区先生,请他让我回去做我以前的工作。我从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时候,我把汽车卖了,现在我又勉强凑足了分期付款的钱,买了一辆旧车,重操旧业,出去卖书。

“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我摆脱我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我无法忍受。有些区域根本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所以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杀。我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什么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我交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我交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况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我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让我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忘记过去,不想未来,每天早上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与需要的恐惧。我现在很快活,也还算很成功,并对生命满怀热情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你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看成是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不管明天有多么糟糕,我已经度过了今天。”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却是写在公元前30年,它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会比忧虑更容易使她老得更快且摧毁了她的容貌。忧虑会使我们的表情难看,会使我们牙关咬紧,会使我们的脸上出现皱纹,会使我们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会使我们头发变白,甚至会使我们头发脱落,忧虑还会使你脸上的皮肤长斑点、溃烂或长粉刺。不要再忧虑了,就像上面那句话所说:“不管明天有多么糟糕,我已经度过了今天。”

我去访问女明星曼尔·奥勃郎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绝对不会忧虑,因为忧虑会毁了她在银幕上的主要资产——她美丽的容貌。

她告诉我说:“当我刚开始想要涉足影坛的时候,我既担心又害怕。因为我刚从印度回来,在伦敦一个人都不认识,却想在那里找一份工作。我去找了几家制片厂,可是没有一个人肯用我。我仅有的一点点钱也逐渐用光了,后来整整两个星期,我只能靠一点饼干和白开水过活。因此那时候我不仅忧虑,还非常饥饿,我对自己说:‘也许你是个傻瓜,也许你永远也进不了电影界。归根结底,你毫无经验,也从来没有演过戏。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之外,你还有些什么呢?’

“我照了照镜子。就在我望着镜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忧虑对我容貌的恶劣影响。我看见了因为忧虑而产生的皱纹,看见了我焦虑的表情。于是我对自己说:‘你必须立即停止忧虑,不能再忧虑下去。你能给别人的只有你的容貌,而忧虑会毁了它的。’”

心中没有围墙,生活便一马平川

我很佩服一个人,他叫爱德华·特赫,以开出租车为生。爱德华·特赫有多方面才能,他思维敏捷,乐于助人,既懂得倾听又善于说话。

有一天,我们谈起一些战胜困境而为世界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爱德华就问我:“您听说过一个叫纳撒尼尔·鲍迪奇的人吗?”我说,我知道“鲍迪奇”这个姓氏,是个航海的。

“没错!”爱德华说,“纳撒尼尔·鲍迪奇出生于1733年,活到65岁。他从10岁开始,就自学拉丁文,研究牛顿的数学理论。21岁的鲍迪奇已经成为一个数学家了。他出海去研习航海。他能够教所有船员懂得观察月亮以确定每天的船位。他写的一本航海书成为经典名著。在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当中,他很伟大吧?”

我表示赞同,对鲍迪奇博士来说,他根本不知道何为“障碍”。他不去想大学教育是否成为科学家的首要条件,他只是勇往直前,获取一切必需的知识。纳撒尼尔·鲍迪奇在大海上航行,与爱德华·特赫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一样,“障碍”这个词就意味着“瞎掰”。

但是,一个人如果想要逃避失败的责任,“障碍”这个词还是管用的。有人会说,他们没上过大学,常常遇到障碍;但即使上了大学,他们也可能因未能在人生的球场上占有一个位置而找出许多借口。成熟的人只想排除障碍,从不用障碍作失败的借口。

有一次,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向他的朋友——华盛顿特区美国国立博物馆馆长约瑟夫·亨利抱怨,他在工作中遇到了阻碍,原因是他不懂电学知识。亨利没向贝尔表示同情,也没安慰他,而说:“的确可惜,小伙子,你没花时间研习电学真是可惜了。”

他没说贝尔需要一份奖学金或是需要父母的帮助,让他心里好受些,他只是告诉贝尔:“去学吧!”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真的去学了,他学会并研究出称得上通信科学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的知识。

贫穷是障碍,但我们有理由因贫穷而逃避责任、甘心认输吗?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只不过是艾奥瓦的一个铁匠的儿子,他的父亲死得很早;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总裁托马斯·J.华生曾经是一个书记员,每周只赚两美元,一部机器都没有;电影界泰斗阿道夫·楚科尔以毛皮商助手的身份,经营着他的第一家小游乐场。以上这些人从不强调他们受到贫穷的阻碍,他们只想着克服障碍,不会浪费时间去自怨自艾。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身体羸弱多病,但他没有因病而放弃他的生活和工作。他的生命焕发着阳光、力量、健康和成年人的活力,在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斯蒂文森征服了病痛的折磨,也赢得了文学世界的一席之地。

世界上还有很多虽遇障碍却仍然伟大的人物:拜伦是个跛脚,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患有癫痫症,贝多芬的耳朵后天失聪,拿破仑身材短小,莫扎特为哮喘病所苦,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海伦·凯勒在盲聋哑中度过一生。歌唱家珍·弗洛曼因飞机失事严重受伤,但她奋力康复,重放异彩。女演员苏珊·鲍尔虽因截去一只脚而影响了幸福的婚姻,却使她在电影界大获成功。

提到女演员“伟大的莎拉”——莎拉·陌恩哈特又怎么样?小时候遭尽白眼的丑陋私生女,她本可以把早期的恶劣环境当做最好的借口,但是她却走上了演艺界的成功的道路。

我朋友高大英俊的儿子巴比从小口吃。但是这孩子学习很努力,他的朋友都喜欢他,考试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小学期间,我朋友曾找过好多治疗口吃的专家和精神病医生,想竭力纠正儿子的口吃,都没成功。

有一天放学,巴比宣布,他将代表毕业生致毕业典礼的告别辞。他蹦跳着跑上楼,回房间作准备。

我朋友夫妇对告别辞提出一些意见,但是回避了他发言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样的话题。

毕业典礼的晚上,小巴比走上讲台,代表毕业年级致告别辞。他挺直腰板,耸耸双肩,开始致辞。听众屏息凝视,因为其中有许多人知道他有语言障碍。

他满怀信心,慢慢抬头,继而果断而流利地用15分钟讲完他的告别辞。从准备告别辞开始,他就决心克服口才上的障碍。全体到场人士的掌声,是对他成就的肯定和奖赏。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从一只导盲犬身上有所领悟的故事。新泽西州的实业家J.卡里顿·葛瑞菲斯,开车路过莫瑞斯城,刚好一个人要横穿路口,他发现那是一位由导盲犬领路的年轻女盲人,就远远地停了车。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向他解释说自己是那个盲人的指导员,然后说:“今后请不要再远远地停车。那只狗就是要经训练来避开车辆的,如果开车的人远远地停车,久而久之,狗会接受这种情况,以为这是正常的。那么总有一天会有盲人因车子没停下来而被撞死。”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不光是那个指导员的话言之有理,而且我还从中了解到现在的盲人经一些动物的帮助可以过正常的生活,穿过马路,去他们想去的公共场所。

这些人都是不愿屈服于障碍的人,他们才是成熟的人,身处黑暗的世界仍能为自己负责。他们不以求乞为生,不绝望也不找借口。

罗伊·L.史密斯曾经写过一本传记,他把它定名为《圆满的一生——死神门前的徘徊》,非常富有启发性。这本书讲述的是艾莫·何姆斯的故事,他出生在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一个乡村医生曾下结论说:“这孩子不可能存活。”

但是他说错了,艾莫·何姆斯承载着他的受到严重伤害的右肺,忍受着90年生命中不断遭受折磨的痛苦,他活下来了。他无法干重活儿,只好转向阅读。

1891年,28岁的他成为卫理公会的牧师。两次旧病的发作都不能使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巧克力制造商约翰·S.胡伊勒开始关注他,向他提供金钱来帮助他治疗。几个月以后,这个被认定必死的人就离开了疗养院。

艾莫·何姆斯又来到教堂,通过传道筹集基金,来资助各大学和医院,作为“单肺牧师”的他筹募了300多万美元。到69岁他引退时,他演讲1000多次,写了两本书,为宗教和慈善机构筹募了50万美元,成为20个机构的董事,他自己也曾捐款5万美元在加州大学附近建了一座教堂。

艾莫·何姆斯从没想过什么叫“障碍”。他只是抱紧生命和生命的目的,不分昼夜地生活了90多年,他的名字就是“勇气”的代名词。

在这过度强调年轻的国家和时代,许多老年人渐渐感到了年龄的障碍,他们不时有被架空或被抛弃之感。几年前,我的学员中有一个74岁的矮小女人,她不知道怎么打发她剩下的日子。

老太太退休前曾任教师,她没有积蓄,她需要继续工作以给她的精神和经济上带来帮助。她说,除了教书之外,她还能讲故事给小朋友听,并能为故事配上精心挑选出来的幻灯片。

这正是她应该做的事情啊,她为何不重新开始她的事业,去讲她的故事呢?老太太备受鼓舞,重新兴奋地投入她70岁以后的事业。她不再认为年龄是障碍,相反——她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年轻的时候,而且经验帮助她把故事讲得更为动人。

她亲自找到为促进美国文化作出许多贡献的福特基金会,宣传她为幼儿园小朋友制订的各种“说故事时间”的计划。她找的人都是那些要求“证明给我看”的人,她陈述计划的价值所在,使他们被说服了。她的故事中蕴含着的温情、戏剧性和诉求的力量是他们接受她整个计划的原因。

如今这个老太太像个年轻人,充满热情和信心,通过讲故事,给无数的孩子送去欢乐。年龄不再是借口,她不会说:“我太老了,不能赚钱了。”她重新衡量自己的才能与经验,制订计划,运用才能和经验,脚踏实地地实现构想。74岁时,她不是变老而是成熟了。一般人认定的障碍——她的年龄——对于她却是一种激励和诱因。

萧伯纳十分鄙视那些因环境的阻碍而抱怨的人。“老是抱怨环境只能使他们成为今天这样,”他写道,“我不相信环境之类的借口。世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主动寻找适宜他们的环境的人,找不到,他们会自己创造。”

其实,如果刻意去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障碍”。年轻时我为自己的烦恼找到一个理由:那时我比多数的同学高。过了几年我才认识到这很可笑,个子高可能是个短处,也可能是个长处,这全看一个人的态度而定。

与我们的邻居相比,如果我们只有一条腿而他有两条,如果我们比他没钱或比他有钱,如果我们肥胖、瘦弱、美丽、丑陋、金发、黑发、内向或外向,只要我们想给自己制造障碍,我们只需找出自身与他人的任何一点不同之处。不成熟的人愿意把自己的不同之处当做障碍,而拥有成熟心灵的人能认清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征,或接近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