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PLC、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巧与实战
- 韩相争编著
- 3387字
- 2022-06-17 16:33:47
1.6 PLC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原则与步骤
1.6.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应用环境
由于PLC是一种计算机化的高科技产品,相对继电器来说价格较高,因此在进行PLC控制系统设计之前,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使用PLC。
通常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使用PLC:
1)控制系统的数字量I/O点数较多,控制要求复杂,若使用继电器控制,则需要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器件。
2)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继电器控制系统难以满足控制要求。
3)由于生产工艺流程或产品的变化,需要经常改变控制系统的控制关系或控制参数。
4)可以用一台PLC控制多个生产设备。
编者有料
对于控制系统简单、I/O点数少,控制要求并不复杂的情况,则无须使用PLC控制,使用继电器控制就完全可以了。
1.6.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任何一种控制都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的,因此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充分发挥PLC强大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是PLC控制系统设计的首要前提。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同时要注意与操作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密切的配合,共同讨论,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确保控制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确保控制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是设计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全面地考虑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
3)力求使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和维修方便。在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前提下,要注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和方便维修。
4)应考虑生产的发展和改进,在设计时应适当留有裕量。
1.6.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流程图,如图1-45所示。
1.深入了解被控系统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
深入了解被控系统的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是系统设计的关键,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首先应该详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关系,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要求。具体控制要求包括:
1)控制的基本方式:行程控制、时间控制、速度控制、电流和电压控制等。
2)需要完成的动作:动作及其顺序、动作条件。
3)操作方式:手动(点动、回原点)、自动(单步、单周、自动运行),以及必要的保护、报警、连锁和互锁等。
4)确定软硬件分工:根据控制工艺的复杂程度,确定软硬件分工,可从技术方案、经济型、可靠性等方面做好软硬件的分工。
2.确定控制方案,拟定设计任务书
在分析完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基础上,可以确定控制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案供参考:
1)单控制器系统:单控制系统是指采用一台PLC作为控制器控制一台被控设备或多台被控设备的控制系统,如图1-46所示。
图1-45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流程图
图1-46 单控制器系统
2)多控制器系统:多控制器系统即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中每个控制对象都是由一台PLC作为控制器来控制的,各台PLC之间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进行内部连锁,或由上位机通过总线进行通信控制,如图1-47所示。
图1-47 多控制器系统
3)远程I/O控制系统:远程I/O系统是I/O模块不与控制器放在一起而是远距离放在被控设备附近,如图1-48所示。
图1-48 远程I/O控制系统
3.PLC硬件选型
PLC硬件选型的基本原则是,在功能满足的条件下,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尽量兼顾价格。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PLC的硬件功能
对于开关量控制系统,主要考虑PLC的最大I/O点数是否满足要求;如有特殊要求(如通信控制、模拟量控制等),则应考虑是否有相应的特殊功能模块。
此外,还要考虑扩展能力、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的容量等。
(2)确定输入、输出点数
在确定输入、输出点数前,应确定哪些信号需要输入给PLC,哪些负载需要PLC来驱动,还要确定哪些是数字量,哪些是模拟量,哪些是直流量,哪些是交流量,以及电压等级和是否有特殊要求。在确定时,还应考虑今后系统改进和扩充的需求,留有一定的裕量。
(3)PLC供电电源类型、输入和输出模块的类型
PLC供电电源类型一般有两种,分别为交流型和直流型。交流型供电通常为220V,直流型供电通常为24V。
数字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电压一般为DC24V。直流输入电路的延迟时间较短,可直接与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等电子输入设备直接相连。
如有模拟量还需考虑变送器、执行机构的量程与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量程是否匹配等。
继电器输出型模块的工作电压范围广,触点导通的电压降小,承受瞬间过电压和瞬间过电流能力强,但触点寿命有限制,动作速度较慢。若系统的输出信号变化不是很频繁,建议优先选择继电器输出型模块。继电器输出型模块可用于交直流负载。
晶体管输出型用于直流负载,其具有可靠性高,执行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但过载能力较差。
(4)PLC的结构及安装方式
PLC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整体式每点的价格比模块式的要便宜,但模块式的功能扩展灵活,安装方便,特殊模块选择的余地大,一般较复杂的系统选择模块式PLC。
4.硬件设计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I/O地址分配、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PLC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控制柜或操作台电气元件安装布置设计等。
(1)I/O地址分配
输入点和输入信号、输出点和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通常按系统配置通道与触点号,分配每个输入、输出信号,即进行编号。在编号时要注意,不同型号的PLC,其输入、输出通道范围不同,要根据所选PLC的型号进行确定,切不可“张冠李戴”。
(2)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
1)系统主电路设计:主电路通常是指电流较大的电路,如电动机主电路、控制变压器的一次侧输入电路、控制系统的电源输入和控制电路等。
在设计主电路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 总开关的类型、容量、分段能力和所用的场合等。
② 保护装置的设置。短路保护要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过载保护要设置热继电器,漏电保护要设置漏电保护器等。
③ 接地。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控制系统应设置保护接地。
2)系统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通常是指电流较小的电路。控制电路设计一般包括保护电路、安全电路、信号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等。
(3)PLC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
设计输入、输出电路通常要考虑以下问题:
1)输入电路可由PLC内部提供DC24V电源,也可外接电源;输出点需根据输出模块类型选择电源。
2)为了防止负载短路损坏PLC,输入、输出电路公共端需加熔断器保护。
3)为了防止接触器相间短路,通常要设置互锁电路。
4)输出电路有感性负载,为了保证输出点的安全和防止干扰,直流电路需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交流电路需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阻容电路,如图1-49所示。
图1-49 输出电路感性负载的处理
5)应减少输入输出点数,具体方法可参考本书2.3节。
(4)控制柜或操作台电气元件安装布置设计
其设计目的是用于指导、规范现场生产和施工,并提高可靠性和标准化程度。
5.软件设计
在进行软件设计之前,S7-200 SMART PLC需先对硬件进行组态,看该系统所需的CPU模块、信号板和扩展模块都是哪些,并对应选择相应的型号。硬件组态完后,可以对软件进行设计了。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等,小型数字量控制系统往往只有主程序。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首先应根据总体要求和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程序的基本结构。
2)绘制控制流程图或顺序功能图。
3)根据控制流程图或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简单系统可用经验设计法,复杂系统可用顺序控制设计法。
6.软、硬件调试
调试分为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一般需进行模拟调试。模拟调试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代替PLC硬件在计算机上调试程序。若有PLC硬件,可以用小开关和按钮模拟PLC的实际输入信号,在通过输出模块上个输出位对应的指示灯,观察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需要模拟信号I/O时,可用电位器和万用表配合进行。
硬件模拟调试主要是对控制柜或操作台的接线进行测试,可在操作台的接线端子上模拟PLC外部数字输入信号,或者操作按钮指令开关,观察对应PLC输入点的状态。
在联机调试时,把编制好的程序下载到现场的PLC中。调试时,主电路一定要断电,只对控制电路进行调试。通过现场联机调试,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或需要对某些控制功能进行改进。
如软硬件调试均没问题,就可以进行整体调试了。
7.编制控制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系统交付使用后,应根据调试的最终结果整理出完整的技术文件,单位存档,部分资料提供给用户,以利于系统的维修和改进。
编制的文件主要有:PLC的硬件接线图和其他的电气样图、PLC编程元件表和带有文字说明的梯形图。此外,若使用的是顺序控制法,顺序功能图也需要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