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政策全书(第六版)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94字
- 2022-06-24 17:27:01
导读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将我国法律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升到了新高度。再加上总则编、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民法典》把对人格权益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书在《民法典》的体系基础上,结合实务操作的需要,在每个章节中对我国现行有效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希望这种编排可以给读者带来最大的便利。全书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性规定,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该部分收录了《民法典》的总则编、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总则编的内容贯穿于整部《民法典》,是《民法典》其他各编适用的前提;人格权编详细地规定了各项人格权和一般人格权益,为民事主体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权利指引;而侵权责任编则系统地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构成、承担方式、减免事由、特殊主体以及具体的责任形态等,涉及侵权责任成立与否等关键问题。此外,为了配合《民法典》的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修正了大量司法解释,本书亦予以更新。
第二部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因产品质量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受害者可依照《民法典》(尤其是侵权责任编第四章“产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亦明确,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
第三部分“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法典》第1208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事故责任的主要认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9日公布了修正后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主体责任、赔偿范围、责任承担、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作了细致规定,具有很强的实务指导性。
第四部分“医疗事故赔偿”。医疗纠纷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六章“医疗损害责任”中的相关规定明确了患者的同意权、知情权和隐私权,规范了医疗机构的说明义务、注意义务、紧急处理权和法定免责事由。此外,近年出台的与医疗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18年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予以收录。
第五部分“高度危险损害赔偿”。本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八章“高度危险责任”的规定,分成核事故损害赔偿、航空事故损害赔偿、高速轨道事故损害赔偿、触电事故损害赔偿、水上事故损害赔偿以及其他安全事故损害赔偿六个小节,在每个小节之内收录了对应的相关文件。
第六部分“工伤损害赔偿”。工伤是引发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一大重要原因,我国现行调整工伤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与工伤、职业病相关的其他文件也收录在了该部分。另外,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涉及司法鉴定的相关文件,收录在了本书的第九部分“司法鉴定及相关标准”,读者可以根据需要一并参照使用。
第七部分“军人、学生伤害事故”。本部分主要收录了关于军人、学生这两类人群在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时可能适用的相关文件。2020年10月17日第二次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许多关于防范未成年人受到各类伤害的规定,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亦应予以考量。
第八部分“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本部分主要收录了与国家赔偿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第九部分“司法鉴定及相关标准”。由于人身损害往往不能直接认识和判断,而必须由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其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因此司法鉴定对人身损害赔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书除收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程序性法规外,还收录了各类关于人身损害的鉴定标准,方便读者查询使用。
第十部分“诉讼救济”。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主要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涉及劳动争议的往往还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规定。此外,若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同时构成犯罪,还会涉及刑事诉讼,相关内容参见本书节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诉讼环节中比较重要的是证据的收集,损害赔偿的数额、范围等都需要依靠证据来证明,而2019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