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发现什么事、看见什么事都总想要一个解释。
他们对喜欢一个人这件事也一样,找不到好感度天平的平衡点。
如果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两个人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地就能在一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
他们会想,那个人到底喜欢另一个人什么呢?她凭什么喜欢他?他为什么没有救过她的命?他为什么不是白马王子……
总之他们并不认同:普通人的喜欢,是普通日常的累加,是涓涓溪流的汇聚,是平日相处的大小事以累乘形式结算的结果。
直到此时,我才发现,不论过去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两年有余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夏希羽,1982.4】
此时,夏希羽的班主任——史仲,从教室的一角出现在了夏希羽的身边。
“夏希羽,下午好。你刚刚在想什么吗?”
“嗯……弗朗索瓦教授我还是熟悉的,请问她身边的三位是?”
“弗朗索瓦教授身旁的三位我们浦江交大的老校友,都是各自领域的老专家……”
简单介绍完毕后,夏希羽这才把人名和三位陌生的校友逐一对应上。
之后的十多分钟里,夏希羽虽然并不熟悉其他人,但还是在弗朗索瓦的帮助下了解了他们希望夏希羽做的事。
正如从修改器那里接到的任务里所说的那样,这几人都希望夏希羽能在有关的谈判环节、课程规划、教学力量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在内的各种支持。
夏希羽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件事,但也明确希羽组研究所将以整体为单位参与双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的联合建设,而不是夏希羽个人单独出面。
在得到其余几人的一致同意后,夏希羽离开了谈话现场,准备前往自己的座位。于是,直到演讲开始前的五分钟,夏希羽才先行坐到了早已到场的沈涵曦与水野遥佳中间。
“大家都接到任务了。不过,请各位在演讲结束、回到研究所后再讨论细节。”
在意识通讯频道里给“自己人”下达指令之后,夏希羽开始准备听讲。
……
经过与现场的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之后,夏希羽确定5月9日将要参与就‘浦江交大于1982学年开始与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举办管理决策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一事进行的第一次谈判,同时也大致了解到中欧和东欧国家夏希羽对模糊数学有关研究的现况。
当晚九点,所有能听到夏希羽说话的人都开始讨论起了任务问题——当然也包括躺在床上、从身后抱住了水野遥佳的浅野明日香。
所有人都把重点首先放在整个事件链的全部结算条件上——
协助完成谈判,进度:0/1000;
在谈判全程中对谈判内容进行实际干预,包括但不仅限于变更条目表述、增加研究生数量、变更研究生选拔方式等,本结算条件独立累计结算,使用级差评分制,上限1000分;
每1人为1名学生提供1小时的答疑课或习题课:1分;
每1人提供1小时的学术演讲(基准分,全球首发学术成果则五倍计算起步,20倍封顶):20分;
每1人完整提供1学分的研究生课程,(学生课程合格率不低于0.5【全部及格为1】):50分;
每1人担任1位学生的研究生导师至少一学期(基准分,博士研究生翻倍):50分;
每1人指导完成1名学生的1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基准分,按照论文所属期刊水平与独立科研点结算乘数保持一致):100分。
但当天晚上,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没有讨论出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结论。
没办法,谁让所有人早就已经分配了大量的任务呢。
此时对希羽组的主要成员们而言,无论是现有的科研任务还是教学任务,都是十分繁重的。
无论如何,能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或者说,聊胜于无。
演讲结束数日后的某个周日的下午,刘晓涵在下班后来到了夏希羽的办公室,提交了正式离职申请。
“果然还是想去当一段时间的外事同声传译长长见识……也好。”
夏希羽对这件事有些遗憾,但仅仅是有些遗憾而已,随后对冯琪诺交代道:“那么,冯琪诺,请代我检查和锁死她一部分的记忆吧,哪怕是我,也会不小心把某些事说漏嘴,但我没法给自己加上记忆锁。”
刘晓涵这才松了一口气,冯琪诺在完成有关随即示意刘晓涵出门前去结算工资。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刘晓涵在拿到工资后又独自回到了夏希羽的面前。
“对不起,外交部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不过,我想向你征求一下意见——你觉得我这几年来的表现,真的适合继续做口译吗?”
夏希羽沉默许久后,给出了自己的推断:“我不好说,这个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或许其他的选择对于你个人和我们国家而言可能都更差。”
“如果工作了超过一年之后,觉得确实因为压力太大而无法正常工作的话,你就回我们这里吧,也方便你同其他在浦江和法国的家人联络和见面。我这里随时给你留着一个部门负责人级别的位置。”
听夏希羽说过一些他那边的事的刘晓涵立刻知道了他的心意:“我明白了,感谢您的指点。对了,我目前暂定是在八月中旬离开浦江,八月下旬前去报到。在那之前,如果你需要我或者我需要你的话……”
他紧紧地搂住了刘晓涵:“没问题,你说的都是小事。在之后的工作期间,务必注意中译英和你更熟悉的中译法……”
“如果你能成为给这两个方向的发言稿定稿的人才,你在全国任何地方的前途都是无限的——而且是不可能被我所知道的人工智能代替的,我希望你能成为那样的人。据我所知,眼下全国上下能做到这点的不到十个人,而且都是五十多岁以上的老专家。”
刘晓涵点头后,立刻提出了另一个请求:“距离晚饭还有一会,你能留点时间给我讲讲近些年的外国大事吗?”
见刘晓涵的兴致如此之高,夏希羽欣然应允:“可以,但只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了,也只能就一个案例讲个大概。”
“没问题。”
于是,夏希羽在与刘晓涵亲昵之余,给她讲着各种历史知识。
在晚饭前,夏希羽也赠给了刘晓涵一只“灰风耳麦”。
后者在明白了作用后,感动得哭出了声——这代表着她随时可以在紧急时候向夏希羽征求意见甚至获得支援。
这天晚上,不想回到位于浦江外大的宿舍里的刘晓涵选择窝在夏希羽身边,继续听着夏希羽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