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醒

“公主?”方嬷嬷走上前,“可是未睡好?”

“我头有些晕。”姜疏桐脑袋还是懵的,急需要时间缓缓。

她不过是睡前嘟囔了一二,倒是真的让她体验了一番穿书的离谱事儿?

虽说她纵横各大权谋小说之间,自觉着宫斗、权谋、宅斗、心理等等“理论”知识还算不错,但她未曾实践过啊。

等等,这脑海里突然多出来的经历和知识是怎么回事?

她是U盘吗?

还带自动读取原主的记忆的?

“这……绿兰,你快去寻太医!青竹,你快随我扶着公主到床上坐着去。”方嬷嬷有些担忧。

青竹和绿兰的两个丫鬟是姜疏桐的贴身丫鬟。

绿兰听到方嬷嬷的话,赶紧冲了出去寻太医,青竹跟随方嬷嬷扶着姜疏桐回到床沿。

待姜疏桐坐定,方嬷嬷恭敬走到她面前俯身开口:“公主身体抱恙,可需奴去给皇后娘娘回禀,公主……便不去参加品茗宴了?”

青竹纠结了番,还是插了一句嘴:“嬷嬷,此次品茗宴公主准备了许久,不若等太医来了,检查一番,再行定夺吧?”

方嬷嬷点了点头:“也好。”

姜疏桐耗费了极大的心气,坐在床沿,愣是挺着精力适应了许久许久,才转过这个弯来。

看了那么多穿越小说,自己突然成为一部小说的穿书女孩,岂不可以当成上天恩赐?

既来之,则安之。

《离世》的剧情虽离谱,但留给她的发挥空间却还挺大啊,不妨试着当个剧本杀,玩个尽兴畅快的好。

是了,她向来乐观。

如此反应过来之后,她才发觉,太医已然给她把完脉了。

方嬷嬷担忧问道:“太医,如何了,可知殿下是何病症?”

“殿下脉象并无不妥,许是方才起身太过着急,引得一时头晕,也是正常现象,还需多走动走动,便无大碍了。”

众人都放下了心。

方嬷嬷看向姜疏桐:“公主,品茗宴您看,您去吗?”

“此品茗宴可事关太子哥哥的婚事?”姜疏桐尝试着问。

方嬷嬷微微颔首:“是,皇后娘娘有意在花宴上为太子殿下物色正妃。”

原著品茗宴上,宁后按照宁帝的嘱咐,收养林清颜为义女,并认准了吏部尚书宋笠的嫡女宋毓章为太子正妃。

姜疏桐暗吸一口冷气,若此番仍似原著那般,宁后收了林清颜为义女,太子姜景行与她便再无可能了。

她既然来到了这里,要不去尽力试试改变些什么——比如说男女主的感情线,不然她穿越过来干嘛?

看戏?

那哪行呢。

没有时间给姜疏桐了,她无比深刻地排斥原著那令人心梗的结局,此番必须得出现在品茗宴上,小试牛刀一把,力挽狂澜!

“嬷嬷,我好多了,还是早些去吧?”姜疏桐打定了主意,径直往外走去,“这次品茗宴若是去晚了,到显得我矫情,也会让母后为难。”

方嬷嬷听完姜疏桐的话,有一瞬间惊讶,姜疏桐随性惯了,这般识大体倒还是第一次。

待姜疏桐走出殿门,看了看身后牌匾上“华阳宫”三个字,真是富贵迷人眼,老天待她不薄啊!

随后跟着宫人的指示乘上步辇,身后跟着红色华盖,宫人见了皆伫立垂头,不敢冒犯尊颜。

姜疏桐见状颇为不适应,干脆一手撑着头,阖上了双眸,思量起“姜疏桐”这位昭阳公主的性格,她原本以为原主身为嫡公主,自然是自由洒脱,放荡不羁,不可一世。

但未料她仔细分析了原主的过往,却实是一个不愿交际,沉得住气,久居宫中,不喜社交之人。

与此同时,她深谙朝中重事,与她嫡亲太子皇兄——姜景行最是亲密,从小就腻在他身边,一同习文练武,一同师出于太子三师,也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亦通晓古今,博闻强记。

大瀛皇朝民风开放,女子地位并不低,她身为公主,也是捧在皇帝皇后手中长大的孩子,没受过什么苦。

没受过苦?惨了,根据以往看小说的经验,哪有这般的好事儿,她恐怕后面要遭老罪了,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好。

思前想后,姜疏桐穿过来后怎么为人处世,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她性格本与原主未有很大区别,记忆里也包含原主过往所有信息。

两个灵魂共存一个身体?

还是一个灵魂代替另外一个灵魂?

她还来不及细想,时间便匆匆溜走,步辇已经停到了凤仪宫门前,她只能先将思绪放在应对过会儿的品茗宴上。

……

凤仪宫内,姜疏桐下辇后先去后殿见自己的母后。

“请母后安。”

“昭阳,快来!”宁后扶起行礼的姜疏桐,“看看母后戴哪个发钗好看!”

宁后跟姜疏桐现代母亲截然不同,现代的母亲微胖,脸上可能是因为保养不当,已生出不少皱纹,一双手因为在厨房里忙碌,烫出了不少油印。

而自己现在的母后,一举一动风韵迷人,虽年过三十,脸上却毫无岁月留下的痕迹,一双手白嫩纤细。

“母后戴哪个发钗都好看。”姜疏桐笑言。

“今天这小嘴抹了蜜了?”宁后嘴角上扬,轻轻拿起一支钗敲了一下姜疏桐的额头,极为宠溺。

“母后,昭阳还未用早膳……”姜疏桐委屈巴巴地开口。

方嬷嬷见状福礼:“娘娘,奴先去给公主准备膳食?”

“我想吃母后这里的金丝南瓜粥,配上一碟开胃小菜,加上枣糕和一个小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