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栖守[1]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2]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3]观物外之物[4],思身后之身[5],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1]栖守:栖,寄托;守,遵守、奉行。栖守即持守。
[2]依阿:曲从附顺,喻凡事都随意迎合他人。
[3]达人:指智慧高超、胸襟宽阔、通达事理的人。《春秋左氏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4]物外之物:指世事以外的事物。此喻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即佛教所谓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5]身后之身:指身逝后的名誉。
释义
恪守道德、矢志不渝的人,可能会有一时的孤寂与冷落;依附权贵、阿谀曲从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鄙弃与凄凉。富有智慧、通达事理的人,既重视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又会考虑自身逝后的名誉,所以宁愿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遭受万古不易的凄凉。
浅析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富贵之事符合“道”,就可以去做;如果不符合“道”,就要按照自己的志趣做事。“道”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做事的依据。即使忍受冷落,也不可行违“道”之事。自古“栖守道德者”如西汉的苏子卿、南宋的文天祥等,与“依阿权势者”如明朝的严惟中、清朝的和珅等不胜枚举,因对守“道”的态度大相径庭,而有了“寂寞一时”与“凄凉万古”的霄壤之别。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令人深思,以史为鉴,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心胸开阔、通达事理的人以“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的道理告诫世人,做人、做事要排除物扰,清净自心,着眼于人生之路,行稳致远,因为“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