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孩子智力水平高低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高低,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劣,特别是中学阶段,他的思维能力高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还是个刚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年轻人,张之洞已经是两广总督了。地位如此悬殊的两个人,是如何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呢?原来,一切皆因布衣孙中山“可傲王侯”的才华。

那天,孙中山路过武昌总督府,很想去拜会一下名满天下的才子张之洞,于是便让守门人传进一张便条,上写:“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

不想当时张之洞午睡刚醒不愿见客,因见便条上直呼自己为“兄”,便疑惑地问守门人来者何人,守门人答道:“一位书生。”

这下,张之洞不高兴了,他提笔便在便条上批道:“持三字贴,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

守门人把便条退还给孙中山后,孙中山微微一笑,随即在批文下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

这次,守门人把便条传进去后,张之洞暗自惊讶来人的气派才学,令守门人大开中门迎接。

故事表现了孙中山的才华和气派,更反映了他过人的智慧,高超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劳动者复杂的技术工作,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孩子智力水平高低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高低,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优劣,特别是中学阶段,他的思维能力高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思维类型有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人们思维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4岁儿童属于直觉行动思维;4~6岁,是由直觉行动思维向掌握具体形象思维发展;7~12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2岁以后进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每位父母都渴望孩子成绩优秀。同样认真用功学习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成绩优劣之别?就是思维能力高低形成的。思维能力高的孩子,正确运用思维方法加工消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能力低的孩子,不会有效运用思维方法加工消化知识,对知识一知半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事半功倍,而有的却是事倍功半,原因就在这里。

孩子思维能力在学习和未来事业中如此重要,如何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学前阶段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及能力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时期,这两种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婴幼儿是在满足好奇心的玩耍、游戏活动中,探索事物、发展思维能力的。为了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父母应切实保护孩子好奇心,正确对待他们的种种“添乱”和“破坏活动”,十分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引导他办事多想办法,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小学阶段

只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动脑思考,独立完成作业,遇到疑难问题,多动脑钻研,才利于思维能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只关注分数;孩子做作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学习遇到困难就代替孩子去解决,只会抑制孩子思维能力发展。小学三四年级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能否顺利实现过渡,决定着他思维能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初中阶段

课本知识开始具有一定的抽象理论性,这一阶段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辨、判断、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加工消化知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知识。善于探讨学习方法,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将知识学深学透,这是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之必须。

高中阶段

课本知识大多属于抽象理论知识,知识的规律性、逻辑性强。父母应引导孩子独立深刻思考,正确运用思维方法、思维形式,深刻加工消化知识,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严格区分易混淆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既是高效学习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父母要引导孩子在解答具体习题时,找出同类习题的解题规律、技巧及注意事项,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