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

(一)“五化”的概念辨析

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经常提及的“词语”和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尽管国内外学术界视城镇化为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内涵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尚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解释。

一般而言,城镇化指一个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了城市对农村影响的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镇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和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6)。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n J)将该过程分为城镇化Ⅰ和城镇化Ⅱ。城镇化Ⅰ过程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过程、非城镇型景观转化为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镇化Ⅱ过程包括城镇文化、城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Ⅰ过程是物化的实体化的过程,而城镇化Ⅱ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从简要角度看,中国城镇化,是指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同时又在聚集过程中不断地将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周围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前提下衍生出崭新的空间形态和地理景观(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2008)。根据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又可将该过程分为“正统城镇化”“假城镇化(pseudo-urbanization)”“过度城镇化(hyper urbanization or over-urbanization)”“郊区城镇化(suburbanization)”“逆城镇化(counter-urbanization)”“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等等(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6)。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开始进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时代。伴随着这个过程,在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的支撑下,我国的城镇化过程逐渐向社会化、集群化、生态化和集约化发展,城镇化发展道路向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转变。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旧城镇发展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开始思考我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仇保兴,2008),于是学者的研究视野已经从传统的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杨焕彩,2010)。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新型城镇化的界定。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彭红碧,2010;王发曾,2010;张占仓,2010;冯煜雯,2011)。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能够适应和推动生产力提高与社会进步的城镇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城镇性质、状态不断扩展与深化的发展进程(王发曾,2010)。李小建(2014)对新型城镇化中的协调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城乡协调,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内部协调,协调发展的机制强调市场协调,协调发展的实施强调上下协调。第二,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选择。分别研究了国家(罗煜,2008;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2011;宁越敏,2012)、省(张占仓,2010;高峰,2011;张岭峻、笪晓军,2010)、市县(张协嵩、郑庆昌、刘其赟,2013)、社区(李政新、白玉,2011)等行政单元的城镇化进程,经济区(冯煜雯,2011;王发曾,2010)、城乡统筹改革示范区(冉启秀、周兵,2008)、城市群(唐娅娇、李晓燕,2011)等不同类型区域的城镇化进程。第三,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卢科,2005;徐建华,2010;李政新、白玉,2011),发展动力(中共绍兴县委党校课题组,2007)。第四,不同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张洁云,2011;刘维新,2009;唐娅娇、谭丹,2011)。第五,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响应(张岭峻、笪晓军,2010;苏荣,2008;黄亚平、陈瞻、谢来荣,2011;仇保兴,2010)。第六,新型城镇化的定量评价及与其他“单化”的协调性评价(李国平,2008;冉启秀、周兵,2008;刘涛、曹广忠、边雪等,2010;孙平军、丁四保,2011;王洋、方创琳、王振波,2012;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2012;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2013)。第七,新型城镇化与其他领域的耦合关系(方创琳、杨玉梅,2006;宋超山、马俊杰、杨风等,2010;李剑,2011;吴玉鸣、柏玲,2011)。

结合上述分析,本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本质包括以下四个层次:①有序推进的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过程;②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导动力的经济结构优化过程;③以现代城镇体系为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城镇及新型社区协调发展过程;④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2.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一般而言,工业化指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后,国内学者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形成了系统的认识。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有如下特征:①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相比,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跨越式的工业化,是以充分就业为先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业化(任保平,2003)。②与中国传统工业化相比较表现为:在实现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政府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和实现工业的现代化为双重目标,整个过程伴随着农业的工业化过程,以对外开放为典型特征(吕政,2003;简新华,2003;曹建海、李海舰,2003;郭克莎,2004)。

国内学者对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系列关系问题上。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黄范章,2003;吕政,2003;郑英隆,2003;夏兴园,2004;米增渝,2012)、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洪银兴,2003;任保平、洪银性,2004;慈福义,2006;庞瑞芝、李鹏,2011)、新型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开发(朱廷春、王德忠,2004;肖石英,2008)、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崔向阳,2003;叶裕民、黄壬侠,2004)以及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等五个领域。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定量分析,不同学科的学者基于对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对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构建和评价。陈佳贵(2003)提出了以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三个方面作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基于此,构造了一套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依据这套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之后不同学科的学者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熵权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级别的地域单元展开了评价分析(谢德禄、李琼、王小明,2004;渠爱雪,2006;卢华丽,2007;王秉建、程久苗,2008;李飞、宋玉祥、潘志,2009;吴一洲、吴次芳、王琳等,2009;杨建仁、刘卫东,2011;杨丽、孔令英,2011;罗永乐,2012)。这些评价成果为衡量我国不同区域的新型工业化的阶段和效果提供了科学的定量参考依据。

自2002年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结合区域实际,纷纷开始了各自的新型工业化实践,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例如:以市场化加速工业化;以集约化支持工业化;创新生产方式、集约化经营企业;实行积极的产业组织政策;扩大地域分工、集约经营区域,包括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培育城市产业集群、协调区域布局政策(李斌、陈军,2007)。另外,各地还主张以绿色化保障工业化。表现为:加强监督管理、发展产权交易、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农业、推进绿色制造、开发清洁能源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环保设施、治理自然灾害、增加绿色植被加强生态保护等等。

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李文强、陈宪(2011)认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将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的社会发展演进过程,是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后发展国家跟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步伐,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步入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确保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实施,应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全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不断推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资源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谐振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国内学者有关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成果,结合不同区域对新工业化战略的部署安排,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本质包括以下三个层次:①以科技化、信息化为动力支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②基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科技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与产品价值链;③经济全球化与本地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参与产业转型与升级。

3.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

国外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更多地关注于传统农业如何转向现代农业,即“农业转型”问题(康芸、李晓鸣,2000),并没有“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这个概念以来,许多学者便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阐释。

从国内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历程来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一般将其概念概括为农业的“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和农业电气化。由此可见,当时提及的农业现代化基础就是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概念本身强调的是农业现代化就是工业技术对农业的装备过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突出了农业现代化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孟秋菊,2008)。20世纪90年代末,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和手段”论,其中宣杏云(1991)认为:①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它是以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它又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②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即一国为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使其落后的农业生产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21世纪以来,又有学者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来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认为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过程,而且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发展过程。赵景阳等(2007)认为:①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劳动者、农业科技和农业管理的现代化;②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即农业生产市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③农村上层建筑现代化即农村政治民主化、农村管理法律化等。这一内涵诠释仍然强调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论,但其优点在于从技术、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且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张术环(2004)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狭义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这个产业的现代化,广义的农业现代化包括狭义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该观点的优点在于从“三农”问题,即从“农业、农民、农村”三个维度与农业现代化展开相互关系研究,透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河南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全面总结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从地区发展实情出发,提出了具有区域特性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卢展工,2012)。原丰(2011)总结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认为其体现在“四新”:①新在不简单就农业现代化谈农业现代化,而是与其他“双化”相融合,与其他“双化”形成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不争资源,互促共进,协调发展。②新在有力推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劳动力,拓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化进程,改变全社会发展的面貌。③新在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强大的技术和物质生产能力、信息化优势,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④新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更加凸显粮食安全、突出农产品质量、重视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走的是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之路,建设的是可持续农业,实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目标是盈仓富农、强基固本。

综上,本书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意涵包括以下五个层次:①以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促进农业走向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②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③以现代化管理、经营方法升级农业,建立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④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过程中,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⑤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农村。

4. 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化这个概念也开始普遍应用。国内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信息化进行较长时间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还有观点认同,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拓展,人类开始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而今,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以及区域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1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第一次会议中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根据信息化概念的来源以及当前国家的信息化战略,本书认为信息化不仅体现在现代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和智能化设备逐渐普及等“硬”设施的变化;还应体现出在“互联网+”“工业4.0”等新理念下,电子商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增加,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息化支撑不断优化的“软”环境改变。当然,信息化也是一种进程,其不仅表现在信息化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的过程,而且还表现为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入不断加深的过程。

5. 绿色化

如前面的研究背景所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到的。绿色化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在近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化战略深入人心,更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系统建设、绿色GDP提升、环境问题治理、资源环境开发等方面的重视。究其绿色化的内涵,本书认为包含以下方面的维度:①绿色风貌。推进城市和乡村绿化、亮化工程,促进绿色植物、绿色景观等在“绿量”的增多。②绿色格局。整治区域生态环境并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形成“绿水青山”的区域生态格局。③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化发展。④绿色风气。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上升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