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化”协调、“四化”协调与“五化”协调

1. “三化”协调

国内最早关于“三化”的研究,主要是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发展的关系(郭书田,1989),之后逐渐泛指区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信息革命浪潮,国内学者将目光转向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研究,新型农业现代化也就“应运而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下,农业现代化日益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新技术、新信息、新市场的支持下与工业结构升级、城镇健康发展融为一体,三者逐渐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王发曾,2012)。基于此,本文所指的“三化”协调发展特指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国发〔2011〕32号)。所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成为河南政府决策部门和中原学者的研究热点,“三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中原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国家政府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对“三化”的战略定位和诠释不同,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对“三化”的学科认识不一,学者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对“三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关于“三化”的实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指导意见》《规划》《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文件多次提及“‘两不三新’三化协调”“‘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等概念,但均未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2. “四化”协调

胡锦涛(2012)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文字表述看,在该报告中提出的是“四化”同步,而不是“四化”协调。但从实际意义看,所提出的同步并非指齐步走、同步发展之意,而是强调“四化”要处在合理的发展节拍之内,实现内在的协调发展。因此,“四化”同步的本质依然是强调“四化”协调发展之意。

从文字表述看,“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意思有所不同:“三化”协调中隐含了信息化,“四化”同步则明确显示出信息化;前者将城镇化放在“三化”的最前面,并赋予新时代意义,后者将工业化置于其首,并在其后加入信息化;前者在“三化”之前均冠以“新型”二字,后者只在工业化前加上“新型”。

从本质上看,“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完全契合,二者的实质都是“化”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与整体发展。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动其他三化,二者的发展观念契合。

3. “五化”协调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将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上升至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绿色化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价值导向和长期要坚持的目标。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论述:“绿色化发展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着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将超越和扬弃现有的工业化、现代化模式,改变经济腿长、环境腿短的状况,引导企业家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上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向明确将绿色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新时期的现代化战略,即“五化”协调发展。从本质上讲,新型城镇化强调的经济高效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发展就是体现绿色化的内在诉求;新型工业化强调的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等就是绿色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各类污染等就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要求。可以说,“五化”协调发展是原有“四化”协调战略的进一步延伸,是体现绿色化战略的具体要求,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新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