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的70年:青海经济发展研究
- 王永莉等
- 4584字
- 2022-07-26 18:54:41
2.5 青海70年医疗卫生事业结构升级
新中国成立前,青海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滞后的发展史,严重阻碍了全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极其落后的医疗卫生事业慢慢得到缓解并逐步发展。改革开放前,青海医疗卫生发展是曲折缓慢的;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等巨大成就。
2.5.1 青海70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青海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薄弱,全省有300多个中医,主要分布在西宁和东部农业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半农半医的民间医生。青海的藏医药学在历史上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2),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却奄奄一息。广大农村、牧区疫病猖獗、迷信盛行、缺医少药、巫医不分,加之经济凋敝、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人口发展长期处于多生、多死、低增长状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曲折缓慢发展阶段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迅速迈入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5.1.1 改革开放前的曲折缓慢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卫生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立即设立卫生处,管理全省卫生工作。全省各州、地、市、县、乡逐步组建了医院、卫生院。同时,全省将卫生防疫工作列为重点,组织卫生防疫工作队,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种牛痘,进行麻风病、性病调查并提供免费治疗。国家卫生部也派卫生防疫大队来青海指导,帮助开展工作。1950—1955年,青海省医药卫生事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克服了技术力量的严重不足、设备十分简陋等困难,初步打开了局面,为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59—1961年的3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思想影响下的“大跃进”,全省卫生事业发展出现了虚肿现象。同时,部分医务人员在政治上被错误处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许多正在开展的业务被迫停止。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全省卫生部门仍采取了多种措施,组织医务人员赴灾区为群众防治营养性浮肿、消瘦、小儿营养不良及各种传染病。
1962年后,由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青海医药卫生事业相应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全省第九次卫生行政会议上,重点研究部署了加强牧业区卫生工作。1955—1965年,青海医药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医疗质量下降,医学教育被迫停止,给青海省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此期间,许多医药技术人员仍响应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即6.26指示),到农村、牧区为群众防病治病,开展“两管五改”的爱国卫生运动,即管水、管粪便,改水井、改灶、改厕、改畜圈、改造环境,培养“赤脚医生”,组织合作医疗,促进了基层卫生工作建设,但也因此严重地削弱了城市医疗工作(23)。
2.5.1.2 改革开放后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卫生事业迈上了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青海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特别是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实施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要求,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三医”联动,勇于先行先试,奋力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覆盖全省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实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省州县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和分级诊疗制度全覆盖,分级诊疗、大病保险等工作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在2017年度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青海省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列第8名,医改工作始终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各族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的阶段性改革目标,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医改成功之路。
2.5.2 青海70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以及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2.5.2.1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之初,青海医疗卫生条件几乎一片空白。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代表接收的医疗机构只有9个,包括床位100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人(见表2-8),这就是人们当时通称的“九个机构,两个一百”。到1980年,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病床数以及技术人员数都发生了量的飞跃。其中,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从1952年的67家和28家,增长到1047家和511家,分别增长了14.6倍和17.3倍;同期全省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则从1952年的529张和513人,分别增长到11941张和15115人,分别增长了21.6倍和28.5倍,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水平。
表2-8 1949—2017年青海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青海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所得。其中,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和采供血机构,后同。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经过“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后,1958—1965年也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大幅增长和之后的极速下降,到1958年,其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达到2645家和55家,到1965年分别达到822家和63家,卫生机构比1958年减少了1823家;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也从1957年的2115张和2605人,迅速增长到1965年的6634张和6114人,分别增长了2.1倍和1.3倍。经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调整,青海医疗卫生条件得以缓慢改善。截至1978年底,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床位及技术人员数分别为1949年的114.67倍、56.33倍、109.51倍和127.09倍。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向前快速发展,全省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到2017年,青海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别从1980年的1047家和511家,增长到1857家和956家,分别增长了0.8倍和0.9倍;同期青海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则从1980年的11941张和15115人,分别增长到38348张和40503人,分别增长了2.2倍和1.7倍。就相对指标而言,2017年底,青海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为6.98人和6.41张(见表2-9),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但城乡之间差距较为明显。
表2-9 2010—2017年青海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变化概览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注:“—”表示数据缺失。
2.5.2.2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健康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如表2-10所示,1990年,青海人均预期寿命为60.57岁,比全国平均水平少8岁左右,在民族八省区中,除了西藏外,处于最低水平,其中男性预期寿命还不到60岁。200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66.03岁,比1990年提高了6岁左右,而全国平均水平比1990年只增加了将近3岁,并且在民族八省区中已经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青海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增长到69.96岁,比2000年增加了约4岁,比1990年增加了10岁左右,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见,青海人均预期寿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但省内男性和女性的人均寿命还存在一定差距。
表2-10 1990—2010年青海和民族8省区居民预期寿命变动情况 单位: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另外,青海人口死亡率也在逐渐降低。改革开放初期,青海婴儿死亡率高达1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总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1990年为7.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2005年下降到6.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底,死亡率已降至6.17‰,远低于全国的7.11‰,并且排在全国第18位,处于中上水平。
2.5.2.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坚持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一方面,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中藏医药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临床采供血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医学科技创造力持续增强,医疗服务供给面逐步扩大,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全省县、乡、村三级基层卫生机构达标率分别达到62%、71%和100%(24),基本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的目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为健康青海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加大投入完成基层卫生信息化、县医院信息化、远程会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健康保障一体化等项目,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投入运行,并实现与国家级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2017年12月启动居民电子健康卡工程,成为继江苏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发卡省,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
2.5.2.4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坚持以各族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卫生人才总量少、分布不均衡、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制定出台《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办法》《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卫生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尤为明显。如图2-3所示,2017年末,全省卫生人员总量达到558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为40502人,分别较1985年末增长147%和125%。全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91人增加到2.48人,护理人员由1.32人增加到2.79人。卫生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大幅提升,队伍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末,全省卫生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1%提高到34.8%,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由1.74%提高到7.2%。
图2-3 1952—2017年青海卫生技术人员增长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青海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2.5.3 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展望
7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但目前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较丰富,但人民健康水平比较低。2017年全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位居全国第8位和第7位,其中每千人口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口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均高居全国首位。但全省人民健康水平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却比较滞后,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位于全国倒数第3,2017年死亡率排名属于中等水平。又如,青海省内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发展差距悬殊。2017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城乡平均水平分别为22.04人和4.13人,城市是农村的5.34倍;城乡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依次为17.53张和4.35张,城市比农村多3.01倍。另外,青海人民健康水平与国内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青海人均预期寿命为69.96岁,而国内平均水平为74.83岁,相差5岁左右,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上海(80.26岁)有10岁左右的差距。
鉴于此,青海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很有必要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统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同步发展。此外,还要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缩小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