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大健康产业和居家养老产业与国际接轨

一、居家养老观念与国际接轨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最高峰将在2053年达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这些数据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老龄化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并且未来30年才是爆发时期,面对如此紧张的社会局势,中国的居家养老也正在进行相应的变革。目前中国居民性质有两种——城市和农村,农村养老基本延续中国传统在家养老的模式,与子女同居或者由其照顾颐养天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逐渐转变甚至有点国际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养老事业已走向多元化,同样养老产业能够不断改革进步离不开老年人对养老的正确认识,需求在改变和提升,才能引导养老服务行业更好地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整体上看,中国的养老观念正在悄然改变,更多的长者养老观念变得自主化,生活精彩,思想上与国际接轨。

(一)居家养老的家庭观念与世界接轨

中国城市化建设加快以后,城市小家庭逐渐代替过去传统的农村大家庭,城市高楼林立的社区环境代替传统的农村与邻而居的宽松大环境。尽管国家已开放二孩乃至三孩政策,但是目前年青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因此需要解决4个老人的养老问题,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养家压力之下,依然选择只生一个或者不生,家庭组成形式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养儿防老的家庭观念。现在,更多的城市家庭老人希望余生能够自理或者花钱买服务,而不再希望成为儿女负担。

(二)居家养老的理财观念与世界接轨

存钱一直是中国传统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而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速度超过银行利息时,存款变相贬值。城市老人站在社会发展前沿,能了解到更多的新型理财方式和知识,通过正确的投资理财增加自己的存款,幸免于通货膨胀下的财产萎缩,比如,投资房产、股票、基金、保险或其他理财产品等。在养老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老年人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合理分配自己的存款为自己寻求一份养老保障,例如,购买养老理财产品获得定期收益保证生活,购买医疗保险保障健康等。而年青一代正处于这个特殊时期,因此不仅提前为自己购买养老保险,还为自己的子女购买终生理财产品。

(三)居家养老的择居观念与世界接轨

传统农村老年人认为应当生老病死于家中,家是根。然而城市小房换大房、底层搬高层,拥有固定住所的观念亦慢慢被淡化。有些城市老年人退休后即选择旅居国外、养老胜地等,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退休生活远比固守在家重要。与老年人的择居观念相对应的是养老产业的改革,如大城市周边的小村镇,有建设专门的养老胜地,里面有医疗团队、保健设施、娱乐场所、营养餐,并且针对老人有固定的生活管家。甚至很多已经离开农村很多年的老人,会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城市周边的农村定居。

(四)居家养老的生活观念与世界接轨

以前老年人总想着老了整天坐在家里就是享福,而这种闲得发慌的生活容易让老年人觉得孤单消极。城市老年人更愿意主动寻找生活乐趣,觉得被需要是一种乐事。他们读书、画画、学乐器、跳舞,做自己合适又增值的事,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很多小区花园空地早上或者傍晚有老年人在打太极、跳广场舞,其他时间有老年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很多中小城市成立了专门的老年骑行车队,定期举行自驾游,每次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专人随行安排路线、居住、饮食,这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他们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生活交际圈,让自己闲下来的生活变得充实。

(五)居家养老的疾病观念与世界接轨

面对疾病,城市与农村有不同表现。城市老年人希望大医院在身边,能够随时及时就医、调理身体。农村老年人则常因费用问题或者封建迷信而选择偏方治疗,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很多城市老年人选择定期进行体检,并且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购买相应的检测仪器随时测量,如糖尿病患者购买血糖仪、高血压患者购买血压计。很多老年人还选择了家庭医生,这样一些小问题不至于大费周章地去医院治疗,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痛苦。

二、居家养老模式与世界接轨

2015年11月,中英企业代表在老年建筑、培训管理、项目咨询、规划设计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致力于为国内涉老企业建立成长快速通道,引导涉老企业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中国的养老将改变传统模式,通过引入国外优秀的养老资源,开发中国老龄事业的全产业链平台,促进中国涉老从业者学习借鉴西方细致化、人性化的整体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不仅是养老产业国际化的一次试水,也是研发适合中国自身特色的养老模式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