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热总是让人恐惧,烈日炙烤着大地,耀眼的白色从一早开始就铺洒在每一个角落,到处都是热气腾腾,感觉身体随时都要被蒸熟了般,偶尔吹过的一丝风没有一点凉意,反而搅动起更加浓郁的燥意,蝉鸣声铺天盖地,不知疲惫一声接一声,让本来就寂静的空气中多了一分烦躁。
在太行深处一处农村,破败的土窑瓦房在村子里簇拥在一起,坑坑洼洼的窄巷土路扭扭曲曲、时宽时窄,猪狗牛鸡拉的粪便到处都是,不小心踩上一脚是很正常的事。这就是乡村,九十年代初的农村大都是这种模样。贫穷是这里共同的特征,即使富裕的人家也就比普通的家庭多了几头牲口,屋里多几个藏粮的粮圈,当贫穷不再稀奇,这里就成了一汪静谧的水,偶尔有个小涟漪就能一圈一圈的波动很久。
最近的一次波动缘于顾阳的回村。
顾姓在拥有三百多口人的李窑是个外来小姓,也就三五家的本亲,但是顾姓子侄里却出了全村第一个高中毕业的,而且也是全村第一个当兵的,这在当时可让村里好多人家羡慕不已,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就是相当了不起的学历了,是实打实的文化人,就算整个乡也没多少高中毕业生,在那个毕业管分配的年代,这就是妥妥的铁饭碗的本钱。
顾阳从小就学习好,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就连在村里教学的老师都是半吊子的民办老师,有个初中文化程度就不错了,但教过顾阳的都夸他聪明,有哪个不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这份喜欢,顾阳上学时有一个特权:只要是老师有的书,他都可以借去看,这让本就喜欢看书的他更是让别的同学眼红不已。书看的多了,知识面也广了,顾阳的成绩一骑绝尘,把第二名甩得远远的。
本来顾阳是学校作为向重点大学推送的内定培养对象,但还没等高考,顾阳就跑到当地的人武部报名参军,顾阳身体素质好,再加上有学历,人武部的领导很中意,在有限的名额里早早就把顾阳内定了,接下来还需要到家里和学校走访、政审,却在走访家庭和学校时有些意外。
顾阳家基本上家徒四壁,一家土瓦房上屋外加两间厢屋住着七口人,两个弟妹还在上小学和初中,家里就四五亩地,全家就靠着地里刨食,能把顾阳供到上高中已经是超出所能了,所以家里知道顾阳参军是为了家里减轻负担也就没啥意见了,再说当兵后部队还有津贴可以补贴家里。看着顾阳家穿着补丁还有些腼腆畏缩的弟弟妹妹,还有脸上满是皱纹、手上满是老茧的爷奶爸妈,人武部的领导也不禁有些心酸,临走时还偷偷留下两块钱。
学校那边反应有些激烈。校领导和班主任都不愿意放人,一致想把这个好苗子留下,班主任王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地中海,拉着人武部领导的手就滔滔不绝夸起顾阳的学习成绩,唾沫星子都飞到人家脸上了,等都说完了,人武部的领导把顾阳的家庭情况说了一下,然后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是的,现在才高中就让顾家差点顾不过来了,等上了大学可怎么办,一家老小拿什么养活。顾阳向着老师和校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教育之恩、培养之情,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确实是想为家里减轻负担,让弟弟妹妹能上得起学,他不想成为压垮家里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他也向往军旅生活,他想要在部队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就这样学校那边在无奈中同意了。
顾阳当兵的事就这样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