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赶集

种过秋后,村里人很多就闲了下来,农村人闲下来后除了串门唠嗑,还喜欢赶大集,尤其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集上吃的喝的,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十里八乡的人逛集,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乱哄哄的,却是烟火气息十足,,这时跟父母说要到去县城跟同学聚会就出门了。

离顾阳家最近的大集是二十多里外的杨楼公社大集(那时候很多村里人还习惯称乡镇为人民公社),杨楼乡逢四、九有集会,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赶会,挺热闹的。乡镇的北头就是会场,场地很大,水泥预制板铺成的长条台面一行行铺满了整个会场,会场售卖衣服鞋子、米面油、小孩玩意的什么都有,会场边上还搭有简易的土烛台,大铁锅里炖的肉香飘荡在整个会场,勾起所有赶会人的馋虫,尤其是馋嘴的小孩,不停地哭闹着去吃饭。

顾阳家也来赶集了,顾阳父亲套上自家的牛车,弟弟妹妹学校星期,也跟着来了。到了会场,顾建国把牛车停在售卖烟叶的地方,自己就近买烟叶了,同村的还有几个一块去了,农村的壮老力都喜欢赶集时买一些烟叶,回家用小孩的作业纸什么的自己卷烟吸,也有用冒烟锅的,但散装的烟叶是不能少的。顾阳的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去会场逛了,顾阳没去,他想自己转转,这里有自己上初中的母校杨楼一中,很久没来过了,想去看看。

一路上,看到了曾经最喜欢的新华书店,店面不是很大,玻璃柜和墙上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尤其是摆学习资料和武侠小说的地方,挤满了学生,顾阳会心一笑,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喜欢爬在这里看书,那时候因为家里穷,他买不起书,但却喜欢经常泡在这里看书,这里很多的书他都看过。

脚下没停,他继续往学校的方向走去,一中不是特别远,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停留在学校门口,看门的大爷没让他进去,虽然自己曾经在这里上过学,但大爷说星期期间只能是教师才能进出学校。正与看门大爷说话间,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要进学校。

“罗老师,好久不见。”

面前是一个少妇,三十岁左右,戴着银边近视镜,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听到有人叫自己,抬头就看到了顾阳,愣了一会,突然想起来了。“顾阳,是你呀,几年不见,成大小伙了,我都快认不出你了。”少妇是顾阳初中老师罗敏,教了顾阳两年,顾阳学习好,还是自己的课代表,所以罗敏对顾阳印象挺深的。

罗敏看起来很文静,皮肤很白,原来身材娇小,一张瓜子脸,现在因为有孩子的缘故,体型丰腴了一些,脸也圆润了许多,看起来更加成熟了。顾阳对罗敏的印象也很深刻,自己上初中那会,家里条件不好,每顿饭只啃一个杂面馒头就着家里带来的咸菜,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让他在课堂上晕倒了,刚好是罗敏的课,罗敏把顾阳送到医务室,听医生说是饥饿造成的低血糖,说加强营养就没事了。从那以后,罗敏就时常把顾阳叫到教师宿舍开小灶,她的男朋友在县城上班,每到星期总会带来一些好吃的,罗敏把大部分都送给顾阳了,顾阳从那时起就特别感激罗老师。

“走,顾阳,去学校坐坐。”罗敏热情邀请顾阳。

顾阳答应了一声,赶紧接过罗敏手中的菜篮子,然后跟着罗敏去了杨楼乡一中。

路上顾阳知道了小男孩是罗老师的儿子,名字叫吕朝阳,小名也叫阳阳,罗老师的爱人在县农机站上班,经常下乡,两人经常是聚少离多,也只有周末时罗老师回到农机站职工宿舍,两人才能团聚,孩子一直由罗老师带着,顾阳感觉罗老师真的挺不容易的,却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顾阳跟着老师到了宿舍,罗敏的宿舍不大,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一些儿童用品,显得有些挤。

“顾阳,你现在怎么样?还在上学吗?”罗敏问道,毕竟是自己带过的最优秀学生,罗敏感觉顾阳现在应该是大学生了。

面对自己的老师,顾阳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情况都跟老师说了。

罗敏听后有些唏嘘,却也没有办法。两人聊了一些以前的事,快中午的时候,顾阳起身告辞,罗敏却非要留他吃饭,然后把小阳阳塞到顾阳的怀里,自己端起碗就是饭堂打饭去了。教师的伙食还是可以的,一荤一素两个菜一大碗稀饭,罗敏又拿了四个馒头。

吃饭间隙,罗敏提到顾阳那一届,有几个学生现在还有联系,过得也挺不错,李恒在县政府里做办公室文秘,赵红旗在县城开了一家饭店,欧阳晓丹在县医院上班,杨梦在县一小当老师。顾阳听着这些名字,有些还有印象,有些已经不记得了,罗老师说道,上次赵红旗来看她的时候说李恒他们见个要组织同学会,地点就在赵红旗开的饭店里,他们联系了一部分老同学,还有一些同学没联系上,想让罗老师也联系联系,罗敏这些天正打听顾阳呢,这就见面了。

顾阳也想见见曾经的同学们,毕竟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现在各自忙自己的,很难见一面了。他问过集会的时间地点也就点头同意了。

吃完饭顾阳就告辞离开了。他还是回到集市上,自己家里人还在那。直到自家的牛车旁,母亲和弟弟妹妹还没回来,父亲问他去哪了,他就把去学校见了老师的经过说了一下。父子两人又等了一会,张双才带着顾延兵和顾婷回来了,小顾婷看到顾阳后炫耀着母亲带他们吃了肉汤烩面,顾阳逗了逗她,一家人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