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字出版应对挑战的需要
众所周知,出版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动,这就是数字出版日渐普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阅读方式、传播载体、传播环节、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书籍、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系以纸为载体,经过制作、装订、运输、发行等程序,最后送到读者手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应运而生,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容量大、形式多样、高效便捷、灵活互动等优势。同时,数字出版融合多种出版形态,可以将内容与服务融合,形成跨媒体出版的新格局。[4]数字出版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在传统出版过程中采用数字技术,即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采用数字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但最终的产品依旧是平面的、单媒体的以纸为媒介的印刷物;第二层含义即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是指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储存于光、磁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必须借助计算机等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数字化出版的成功推出,使编辑出版事业实现了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的技术改造。[5]如今编辑不仅仅是运用原始的纸张,他们更多是通过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实现编辑工作与媒体融合的方式。在数字化过程中,不仅加快了编辑技巧现代化的进程,也改变了编辑工作人员的能力结构。
数字出版在数字内容、运作方式、工作效率、超链接、传播关系等方面对编辑产生了新的要求。
一是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的核心是数字内容,它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制作,除文本和图像外,还包括动画、音乐、影视等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由于资讯科技的发展,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介入音像、电子、网络的出版和传播中,形成对编辑能力提效的压力。对此作出回应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广泛应用。[6]
二是运作方式。数字出版形式多样化后,相同素材透过不同载体呈现,媒体的汇流促使内容集约化,不同媒体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初步实现无缝传播的理想[7],形成“一骨干多载体”全模式。在运作方式上要求编辑调整角色,迎合新发展模式,才能在不同媒体之间多方协作,适应跨媒体的出版工作,培养“一次多任务平台”的能力。因此,发展数字出版需要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要求编辑是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8]
三是工作效率。编辑包括从组稿、采编、审稿到排版等所有的复杂工序,随着数字技术逐步运用到这些环节,不仅减少了工作流程,使出版周期缩短,时效性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且省去了印刷、运送等耗资巨大的环节,还可进行数据拆解、重组和再利用,从而降低出版成本。[9]
四是超链接。数字出版编辑的特点归功于internet中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是由相互独立的节点信息和表达它们之间关系的连结所组成的信息网络。节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节点内容的多元化造就了数字出版编辑元素的多元化。[10]
五是传播关系。传播主体去中心化后,数字价值网节点创建者自由而多样,包括个人、媒体、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企业或组织等,传统出版为所有用户服务的定位将被弱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介入,产消者(prosumer)的概念将逐渐成为风潮。面对编创换位、编读换位的情形,在创作者、编辑者和阅听人向内容端靠拢之际,编辑工作将被赋予更宽阔的视野或更丰富的能力性。
总之,数字出版编辑集专业出版知识、法律知识和数字技术于一身的宽口径能力的编辑人才。编辑作为现代出版工作的“操盘手”,其知识水平、信息分析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是出版业独有的、难以模仿的资源、知识和技能,也是出版业实现文化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11]也就是说,居于数字出版核心位置的编辑,将是人才需求的重点。数字出版编辑面对新产品、服务模式,需要分解、判断、规划、制作、鉴赏、开创,能够统整概念、建构知识,把关相关法律问题等。由此可见,在数字化大背景下对编辑工作者的要求较高,这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