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成为收藏方向

我在上海县石油煤炭公司主要负责市内采购,每天必须去一趟香港路60号的石油总公司营业组和江西中路115号石油公司油站服务部。这两个地方是当年上海市石油公司主要的开票点。上世纪8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期,汽油、柴油必须凭票计划供应,大量的油票要领回县公司发放到基层,基层各单位凭票到加油站油库提货,加油站回笼发放出去的油票,汇总到公司业务经营部,我再把回笼的作废油票送回江西中路115号油站业务部。

江西中路115号地处河南中路、泗泾路口,与广东路古玩商店只相距几十步路。这对一个从小喜欢古物件的人来说就是天赐良机。我每次走到这里,看到古玩商店大玻璃橱窗内放置的字画、瓷器、漆器、古典家具等,就难以移动脚步,在橱窗边驻足流连。但当时古玩商店只对外宾和港澳台地区的人士开放,且必须使用兑换券。老百姓不能进去,要进只能由那些人带着进去。平日里这条马路上行人如织,我每次路过古玩店总要多看几眼。虽然橱窗摆放一陈不变,但我总是百看不厌,希望能有人带我进去看看,更希望能有个店员教我一些古玩知识。终于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香港人,他答应带我进去看看,当时激动的心情仿佛儿时外出春游一般。

走进古玩商店,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大玻璃柜,里面摆满了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玻璃柜顶上摆着罐、缸一类的器物,还有一排排花瓶,有青花喜字瓶、粉彩大花瓶等。那个大的花瓶平时很少见到,当时受到我最多的关注。后来才明白大花瓶只是一般的摆设用瓷,真正好的瓷器都不过尺,可以随手把玩的才是更令人喜爱的古董。

那次进古玩商店,使我对古董的喜爱进一步升级。自此,我动足脑筋搭讪店里的工作人员,逐渐熟络后,经常趁中午店领导不在的时候进去看看。商店里各类瓷器的品种数量繁多,都标有年号和价格。通过多看、多听、多问,加上悟性和灵感,我逐渐能根据器型、分量、发色、画工等分辨出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清中叶(嘉庆、道光、咸丰),清晚期(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瓷器的明显区别。

慢慢地,我在古玩商店看到的字画、瓷器、玉器、杂项等类别中,首选了明清古瓷器为学习鉴赏的方向。因为我认为中国字画历来源远流长,书法和绘画都是古代的常见行为,传世数量不在少数。相比之下,同样的画画在瓷器上,首先要在高温的窑炉里烧至600-1200度方能发色,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就会有一大批成为次品报废。再去除一批缩釉、有窑滴、发色不均匀的瓷器,一窑中真正出彩的正品已所剩无几。烧制成功的瓷器流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称日用瓷,历经百年才能成为古董。百年以后的传世瓷器,画工优良、发色艳丽的已是数量稀少,如果带六字款、四字款、动物款、秋叶款等款识的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理念下,我将明清瓷器,特别是清三代瓷器作为最初的鉴藏方向。

1982年,我第一次了解官窑瓷器,也是第一次买票进河南中路的上海博物馆欣赏官窑瓷器。当年的门票是20元一张,里面很少有人进去,我趁着采购工作的便利,隔三岔五便会前去报到。尤其是在冬天的雨天,几乎就是我一个人独霸整馆,常常弄得值班人员尾随身后,怀疑我会做出不良举动。我仔细端详康熙年间的瓷器风格,雍正年间的单色釉,乾隆年间仿制的各类器型,渐渐有所心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再去博物馆多看。

几年下来,我开始在市内各大古玩商店购买自己有把握的小瓷器。如同治年间的瓜棱形小茶壶,当时还没有此类的仿品,特别完美的古玩小茶壶也只有几百元,没有款的青花小碗几十元就能买到。

上世纪80年代早期,国营的古玩店没有几家,主要是上海友谊商店、上海古玩商店和位于淮海中路的创新文物经营部。这些店内的古玩都必须用兑换券购买,一般社会人员还不能入内,国内基本没人买这些东西。喜欢的藏家只能在柳林路、华亭路和人民广场西边花鸟市场旁的大花坛处悄悄买卖一些古玩杂项,还经常受到联防队的冲击(非法市场)。当时也有几家民营的小古玩店,我常在那里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顺便掌掌眼。只是当时没人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轻易教给他人,特别是民营商店的老板,原本正在与三五个朋友喝茶闲聊,看到我进去,猜出不是来买东西,而是来偷学的,就会用“正在开会,改天再来”的客气言语下逐客令,让人悻悻离去。

采购工作比较弹性,我和市公司主管开票的人员关系非常好,每天早上我在自己公司电话联系好市里几个部门,她们知道我喜欢那些旧玩意也非常配合,这样我去采购就不用排队。每天早上8点,我从漕河泾公司出门乘43路公交再转乘17路电车到江西中路和香港路,拿上她们为我开好的需货单后就可以自由活动。在边学边买的日积月累中,我购藏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在家中壁橱里用玻璃定做了三面档板的古董架,每个格子摆放三四件小东西,再装上灯,仿佛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这一时期,我买了许多瓷器和玉器,也结识了许多同好,相互也会交换和转让同类藏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购藏眼光逐渐上升,买进的藏品也越来越好了。

博古架上放着作者早先所收藏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