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绞圈房
1974年我19岁时,和所有同届的中学毕业生一样,响应政府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当时分配在上海县梅陇公社华一11队,队名叫蒋家塘。
听老人说,蒋家塘名称来自一户蒋姓大户人家,蒋家在四周乡村非常有名。清代这里出了个人物蒋芹舫,此人才智过人,笔下生辉。有一次他去松江府,看见大街上有人在写匾额,因为没有大笔,只能用小笔在描大字,于是他脱下已走烂的草鞋,刷刷刷,几个擘窠大字挥就而成,众人纷纷称奇。清光绪年间,一次苏州河发大水,洪水汹涌,上海外白渡桥那里更是险情重重,众人对堤溃水淹一筹莫展。蒋芹舫见状,自荐方案,提出从苏州河中央向两岸填坝,终于成功,得到清廷奖励。从此名声在外,成为佳话,蒋家也随之兴旺,子孙满堂,蒋家塘由此名声鹊起。
蒋家塘在今漕宝路四号桥到五号桥间的南面,那是一个上海市郊少有的大村宅。我插队的11队,是蒋家塘的主宅基地。到了蒋家塘,我又住到了绞圈房边,第一次对绞圈房真正产生了兴趣。后来我才知道,这幢绞圈房来历不一般,正是那位筑坝有功的蒋老先生的宅邸,还是清廷赐建的。这幢体积庞大的蒋宅是正方形的大绞圈房,由别具特色的两幢五开间三进院的大宅相连在一起,号称“十间头”。记得房子宽约50米,进深约60米,四个小绞圈边上还有许多厢房连在一起组成大绞圈。如果把院内所有的房门打开,雨天串门是不会湿鞋的。在东面第二个天井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精致的砖雕门头,大家叫它墙门口。鸟瞰整个宅邸,屋面上的本地小瓦整齐排列,相当宏伟壮观。这个大绞圈房由几百根大柱子支撑着,如果没有砖墙就如一片森林。大厅内木构件的花雕更是远近有名,也是宅邸的浓彩一笔。可惜世事巨变,到了1986年,蒋家塘的那幢蒋宅只剩一间半客厅,现在更连这也不见影踪。虽然一切已了无踪迹,但那幢绞圈房却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重现,激发了我对古建筑和木结构强烈的好奇和兴趣,无形中开启了我的木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