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阅《围城》有感

关于《围城》的一些看法,这本小说可以称之为近代的《儒林外史》,其中讽刺意味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的,尤其是里面的故事背景是抗日时期。虽是描写那个时期的一些文人行为,进行讽刺。

若是从爱情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也未偿不可。毕竟一本书有无数个读者,因此就会有无数个哈姆雷特。

对于这一本书,我确实可以用更多的文字,去写相关的感悟,可是太多吧,也如同诗人的伤春悲秋了,反倒让人思绪过多,乱了好心情。

不过诗人眼中的爱情是浪漫、神圣、纯洁,比如纳兰容若笔下‘一生一代一双人’的誓言,纵观古往今来,歌颂才子佳人的爱情,确实有很多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相守一生的,倒也还算是少的了。

在近代的话,倒确实有不少,比如周恩来与邓颖超、钱钟书与杨绛、冰心与吴文藻等人。

至于在哲学家眼中的话,恐怕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超越肉体,直接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在我看来,想在异性身上寻找到,才是真正的最不可得之物。

真正能满足一个人心理要求的,恐怕只有自我,以及同性而已。

就拿我个人而言,在学习哲学的这一条路上,确实是越走越远。

不过我确实更喜欢追求精神上面的财富,拥有更多的学识,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哪怕因此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庄子也曾说过,用有限的寿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会让人劳形伤神,疲惫不堪,这样一来就危险了。

但一个在哲学上取得更深层次的人,却是最难找到相守一生的伴侣。例如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

不过对于现在的爱情观吧,本人确实是持批判的态度吧,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女生的这个爱情观,是在资本为了营销手段的渲染下,变得极度扭曲,没有真正的自我认知。

相比于新中国成立时所提倡的那种女性来说的话,相差特别甚远。

这种不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得这些女性经常幻想嫁入豪门,其实说白了皆是虚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嫁入豪门的例子,可不是小说当中写的那么容易,哪怕古往今来看来的话,都是选择门当户对,比如权贵大臣,皆选择门户相当的,因为两家联姻,意味着利益的结合,说白了就是资源共享。使得两家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哪怕就是皇帝都会选择下嫁自己的女儿,与朝中的大臣进行联姻,使得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稳固。

这基本上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做法,哪怕放到现今,似乎也是如此。

说什么自由恋爱?其实确实不假,但不意味着随随便便一个女子就能嫁入这样的家庭。毕竟这样的家庭对于择偶的另一半要求是很高的。

或者说这样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的女性太多了,只能说有那个想法,但是却没那个命。

不过对于彩礼这件事情吧,以个人的观点来说吧,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一直到改革开放期间,这种观点早就被废除了。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这陈旧的陋习又再一次冒了出来,一直延续至今。或许就是这样的风气助长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古代对于这方面的要求,确实有着严格的讲究,毕竟有彩礼,就有嫁妆。

不过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传统观点早就被那些人如垃圾一般扫出。

至于国内女权的一些发展现状,在我看来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最终的结果只有消亡,西方国家对于女权的处置态度是怎么样的?其实显而易见。

日本女权的现状未必不是未来中国女权的现状。

对于那些道德崩坏三观不正常的女子,在我看来,他们还真不如古代的青楼女子,甚至因此还要下作与下贱!

说是要做独立自主的女性,可是这些人当中有几个人能做的?倒是用双标来索要一些所谓的特权,当真是令人不耻。

难道她们忘了吗?西方的国家为了对付女权,可是把早就淘汰的思想拿了出来与之对抗。

不过真要到了不可控制的态势,恐怕三纲五常未必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