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时与工资实务操作指南及疑难解析
- 陈豪
- 876字
- 2025-04-12 09:13:34
前言
工时和工资这两个要素与员工关系密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十分重视,而且处理不当易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与纠纷。例如,员工离职当月的工资金额与计算方式往往会受到员工的质疑,无论HR从业者是采用正算法还是反算法,员工都会觉得自己的工资被算少了;有些员工也会质疑HR从业者为什么不是用21.75天计薪日来计算当月工资;又如,如何计算非周末双休的企业的工时,等等。因此,本书既会对上述内容进行拆解、详析,也会通过实例、问答、思考等形式介绍HR从业者在实际操作中的处理技巧。
工时和工资这两个要素还与薪酬与员工关系模块密切相关。在薪酬模块中,HR从业者往往更关注薪酬体系的设计、薪酬架构的设计和薪酬策略的设计。开展这些工作的前提都是薪酬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合法性。因此,HR从业者必须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工时和工资这两个要素还与笔者另外一本书——《企业灵活用工实操手册》中的部分知识相关。例如,各类用工形式所对应的收入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经营所得,等等。这两本书结合起来,可以帮助HR从业者形成完美的知识闭环。
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咨询工作经历中,笔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许多HR从业者并没有做到对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知识融会贯通,或者在工作中给下一个环节的同事制造难题,或者自己变成了“背锅侠”。因此,本书不仅适合员工关系从业人员及企业法务人员阅读,也适合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HR专员学习和使用。
未来,工资、社保、公积金、个税、流水的“五统一”将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如何合法、合理地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成了HR从业者的必修课。本书及接下来将要出版的《从入职到离职企业用工文本全方位解析》一书将从人力资源劳动用工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企业日常的用工问题,帮助HR从业者梳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用工风险控制。
作为国内首位线上讲授“社保归税后企业用工成本管控”课程的讲师,笔者将相关的直播课、系列课及多地企业内训的内容与经验融入本书,分享给读者,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能、应用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