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孙武:百代兵圣,兵典长存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陈国公子完的后代,春秋晚期人,生卒年不详。孙武是齐国新兴势力代表田氏的后裔,后因避乱,移居南方的吴国。经伍子胥的力荐,孙武有机会向吴国阖闾进呈兵法十三篇,深得吴王赞许与信任,被任命为吴国将军,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多有建树。

兵学世家,赐姓孙氏

孙子的祖父田书是齐国名将,也是田完的五世孙,主要活动在齐景公时期。齐景公二十五年(前523)秋,齐国派遣高发率兵攻打莒国。这时已官至大夫的田书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且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莒共公迫于齐国的军事压力逃往纪鄣(今属江苏赣榆),齐国主将高发于是派田书前去攻打纪鄣。面对城坚池深的纪鄣,田书并未一味强攻,而是试图另寻他法。正好,莒国有一个寡妇,当初莒国君主杀了她的丈夫,所以她一直想找机会为丈夫报仇。年老的她孤苦伶仃地寄居在纪鄣城中,专门纺线做成与城池高度一般的绳子以备用。当齐国大军开到后,这位与莒国君主有着杀夫之仇的寡妇就将绳子想方设法带到城外,献给齐军。田书看到这些与城墙高度相当的绳子,立即计上心来。田书装作不动声色,到了晚上则派军队缒登纪鄣城墙。士兵顺着绳子往上爬,大约登上60多人的时候,突然绳子断了。田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懵。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命令已经登上城墙的士兵和城下的士兵一起击鼓,虚张声势。而此时在茫茫夜色之下,莒共公难探虚实,也不知此时登上城墙的齐军到底有多少人,一时间草木皆兵,失魂落魄,打开西门落荒而逃。齐军很快进入纪鄣城中。由于伐莒之战的功劳,齐景公论功行赏,封乐安(今属山东惠民)为田书食邑,赐孙氏。而此时,年仅十几岁的田武,改称孙武。

略早于孙武的田穰苴也是一代名将。齐国田氏,或者受齐国自姜太公以来的兵学传统的影响,或者由于民风,或者由于与其他贵族斗争的需要,他们对军事有着特殊情感。而孙武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军事传统非常浓厚的家庭中,这是他日后在军事方面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吴宫教战,小试牛刀

少年孙武,出身于政治上正在崛起的田氏宗族,看似非常优越,实则危机重重。田氏的兴盛,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但在田氏政治失势时,必然会波及孙武。摆在孙武眼前活生生的教训就是田氏宗族名将田穰苴在齐国田、鲍、高、国四姓之争中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孙武离开了险恶诡谲的齐国政坛,来到吴国隐居起来。隐居后的孙武,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政治中的飞来横祸,凭借他良好的军事素养,开始潜心研究古军法。殚精竭虑,反复揣摩,经过多年研究,以其极高的军事天赋完成了《孙子》十三篇。孙武完成兵书之后,遇到了吴王阖闾身边的重臣伍子胥。伍子胥是一位富有韬略的军事家,与孙武一番交谈之后,他觉得孙武是不世之才,遂积极向阖闾推荐。在伍子胥的多次推荐下,吴王阖闾认真阅读了《孙子》十三篇,大为赞叹,顿觉相见恨晚,决定立即召见孙武[16]

约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召见孙武[17]。两人刚刚见面,简单行礼后,阖闾便迫不及待地向孙武请教:“寡人非常喜欢战争,今日可否用先生的兵法玩个游戏,试试先生的兵法是否真的适应实战。”孙武听完后稍有不悦,他非常严肃地回答:“大王,战争是利益,并非个人喜好,更不是游戏。大王以喜好的目的和游戏的态度来与我讨论兵法,那臣子就不敢与大王继续讨论了。”阖闾看到孙武非常认真,笑着说:“先生不要误会,寡人对先生兵法的奥妙了解得不是很透彻,非常希望先生能够用您的兵法小试牛刀,训练一下军队。”孙武听到此处,立刻明白吴王阖闾的意思,他说:“大王想要用什么样的人进行试验呢?身份尊贵者?身份低贱者?男人?女人?大王尽管挑选吧!”阖闾听到这里,狡黠地看着孙武,又回头看了看自己身旁的那群柔弱女子,说:“那就用妇人吧。”孙武看出了阖闾的心思,犹豫了一下,试图请求更换:“大王,用妇女练兵恐怕多有不忍吧?操练中军令如山,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大王是否考虑更换其他人?”孙武的犹豫正中阖闾下怀,吴王反而更加坚定地说道:“还是就用妇女吧!”孙武从吴王阖闾的眼中看出,已经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了,阖闾给了他一个最难的练兵对象。但是孙武还是善意提醒了一下阖闾:“那就姑且用妇女吧,这些人严格训练之后,同样也会无往而不胜。但训练中若是出现意外,希望大王不要后悔!至于练兵的场所,为了便于演练,臣请在吴宫的苑囿中进行,分为两阵,大王只要在台上观看就行。”阖闾爽快地答应了。

吴国君臣与孙武一行前往苑囿之中,阖闾后宫佳丽听说一个叫孙武的人要用宫女练兵,都感到非常好奇,个个跃跃欲试,想上去玩一玩。最终,阖闾选定了180人。孙武将其分成左右两队,并任命阖闾的宠姬为左右队长。孙武上前大声喊道:“诸位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后背吗?”众宫女有气无力地回答:“知道!”孙武接着说:“我们训练很简单,当鼓声发出前的指令,大家就看自己前心所在的方向;发出左的指令,大家就看着自己左手所在的方向;发出右的指令,大家就看着自己右手所在的方向;发出后的指令,大家就看着自己后背所在的方向。”孙武讲完这些简单的训练规则之后,命令军士设置斧钺,以示军威,并反复宣明军纪。

一切准备就绪,孙武命令击鼓操练。当鼓声发出右的命令时,这些宫女感觉孙武滑稽得像个小丑一样,早已笑得直不起腰了,吴国大臣也忍俊不禁。孙武非常尴尬,但是一切在他预料当中。他并没有慌张,继续大声喊道:“规矩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军的失误。”于是重申训练的章程。当鼓声再次发出左的命令时,这些宫女的笑声更大了,有些已经笑得趴在地上了。孙武非常严厉地喊道:“规矩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军的罪过;刚才再次三令五申,诸位已经非常清楚了,若仍然不按照规定进行操练的,那就是军官的罪过了。兵法上讲,赏善从地位低下的人开始,惩恶从身份高贵的人开始。两位队长当斩首示众,以正军法。”孙武话音刚落,执行官已经上前准备执行军法。两位宠姬一看孙武开始动真格的了,顿时吓得面如土色,随即瘫软在地上,大呼救命。吴王阖闾在台上远远望见,孙武竟然要斩杀自己的爱姬,非常惊恐。立刻派使者前去制止并传令:“寡人已经知道先生擅长用兵了,就不要难为两位爱姬了。没有她们,寡人食不甘味,还请先生不要斩杀她们!”看到吴王的使者赶到面前,刚刚还惊魂未定的宠姬又立刻耀武扬威,非常不屑地看着孙武。孙武义正词严地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18]一声令下,两位宠姬的人头落地,香消玉殒。顿时,吴宫苑囿中空气异常紧张,大家都为孙武捏把汗。阖闾正是用人之际,只好强忍着怒气。

孙武并不理会其他状况,命令队列中两位宠姬后面的宫女为队长,继续操练。苑囿中鼓声雷震,宫女们个个立刻像换了个人似的,训练得极其认真,所有的动作都规规矩矩。紧接着,孙武训练复杂的阵法,不论是圆阵,还是方阵,都整整齐齐,丝毫不乱,俨然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阖闾报告:“宫女已经操练完成,大王可以随时检阅,这样的军队为大王所用,怎样使唤都可以,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此时的阖闾已经陷入对宠姬之死的悲痛和对孙武的愤怒中,随即摆摆手,说道:“还是请将军回去休息吧,寡人没心思,不想去看了。”孙武得知后说:“吴王不过是喜欢兵法而已,根本不可能真正去实战!” 事情过去了六天,孙武没有等到任何消息。当孙武正准备离开吴国时,吴王阖闾亲自前来馆舍,向孙武赔罪,并郑重任命孙武为吴国的将军。孙武当然明白,阖闾并非铁石心肠,看到宠姬被斩杀,悲痛不已,这是人之常情;但阖闾忍住一时之怒不杀自己,并能够亲自前来谢罪,任命自己为将军,可见阖闾确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

柏举之战,与有力焉

此时,吴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楚国。得到吴王阖闾任用的孙武,首先面对的就是楚国这个强敌。自公元前584年起,吴楚之间冲突不断。吴国作为一个小国,经不起长期的大规模战争消耗,于是孙武和伍子胥就制定了“疲楚误楚”的基本战略。他们将吴国的军队分为三支,每年分批定期骚扰楚国。不明真相的楚军每次都会全力备战,长此以往楚国国内消耗十分严重,楚军也因此疲惫不堪。同时,吴军这种浅尝辄止的打法也让楚军产生错觉,逐渐变得懈怠,不再积极备战,最终导致楚军对吴军的战略判断失误。

在“疲楚误楚”的同时,吴国也借机剪除楚国羽翼,争取盟国,尤其借助楚国与唐国交恶之机,主动与唐国结盟,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围,掌握江淮流域的大片土地,这为柏举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爆发。楚国大军大举进攻蔡国,蔡国向吴国求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吴国迅速与蔡国结盟,唐、蔡连为一体,可以避开楚国重兵把守的东部防线,吴军就可以绕道北上,突袭郢都。吴王阖闾立刻答应出兵。吴军沿着淮河,溯流而上。在唐、蔡两国军队的配合下,吴军几乎兵不血刃,绕过楚国北部非常重要的大隧、直辕和冥阨三大关隘,直抵汉水东岸。楚昭王得知后,大惊失色,连忙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军赶至汉水西岸防御。两军隔汉水相望,严阵以待。昏庸无能又贪功心切的囊瓦擅自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吴军见楚军主动出击,便采取后退示弱、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后撤。囊瓦以为吴军怯战,尾随而来。吴军且退且战,在小别山至大别山之间,两军连续交战,楚军不断失利,士气低落。退至柏举,吴军列阵迎战。面对蜂拥而至的楚军,阖闾弟夫概率领5000亲军作为突击部队,奋勇进攻囊瓦的军队。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成功,迅速派主力投入战斗,楚军败退,吴军穷追不舍,并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涢水)追及楚军。吴军以“半济击”的战法,再次给渡河逃命的楚军以沉重打击。追至雍澨(今属湖北京山),吴军又一次给正在埋锅造饭的楚囊瓦军残部以致命一击。楚军主将沈尹戌回救,却已无力回天。吴军势如破竹,一举攻陷郢都。

柏举之战是春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长途奔袭战争。吴军在孙武的直接参与指挥下,在孙武兵法思想的主导下,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战胜强大的楚国,有力地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局。之后,吴国又北上中原争霸,齐国、晋国震服,一时间吴国在天下声名显赫,吴王阖闾也成为春秋霸主。孙武都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当然,孙武最后的去向,史籍无载,我们不做猜测。

《孙子兵法》,空前绝后

由于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孙武并未直接、独自统兵作战,因此他的战功很难去描述,即使是柏举之战,如何界定孙武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孙武留下了空前绝后、藏之名山的奇书—《孙子兵法》。

齐国兵学传统的影响[19],兵学世家的良好教育与熏陶,为孙子撰写这部不朽兵学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子本人又曾亲身参加过重要的军事实践活动,并从南方吴、楚等国兵学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因而为其兵学理论建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综合性、博容性是《孙子兵法》一书思想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与之相联系,其书所打上的地域文化特征乃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多样的现象。而在这中间,吴文化在它身上所留下的深刻烙印与广泛影响也不应该被忽视[20],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孙子兵法》一书的意蕴及其不朽价值。《孙子兵法》的面世,乃是历史的必然,其在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亦决非偶然。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全书六千字左右。全书十三篇,即《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用间》《火攻》[21],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总体而言,《孙子兵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孙武的兵学思想。首先,慎战思想。《孙子》开篇便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2]《火攻》提醒:“明君慎之,良将警之。”[23]孙武是一个军事家,但并非穷兵黩武之人,对待战争非常谨慎。其次,诡道思想。孙武明确提出“兵者,诡道也”[24]。战争是智力的对抗和实力的比拼,欺骗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再次,谋攻思想。孙武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25],提倡“上兵伐谋”[26],努力降低战争伤亡和成本。第四,孙武强调掌握战争主动权,通过示形佯动等方式,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27]。第五,在治军思想中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28]。当然,《孙子兵法》中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智慧,如“知彼知己”[29]、“奇正相生”[30]、“避实而击虚”[31]等等。

《孙子兵法》的地位自古就有公论,众多名人对其丝毫不吝惜赞誉之辞。早在战国晚期,韩非就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32]三国时期军事家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33]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观诸兵书,无出孙武!”[34]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元仪指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35]四库馆臣称《孙子兵法》为“百代谈兵之祖”[36]。而到近现代时期,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刘伯承、郭化若等人对其均有很高的评价。

真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它的影响也早已越出国界,而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玄宗时期,日本遣唐学生吉备真备就将《孙子兵法》携带到日本,并亲自进行讲解。《孙子兵法》的西传,最早是在1772年,当时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P.Josephus Maria Amiot)在巴黎翻译出版了法文版《中国军事艺术》丛书,其中就收有《孙子兵法》。1905年,英人卡尔斯罗普(E.F. Calthrop)根据日文版的《孙子兵法》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在东京出版。1910年,英国汉学家贾尔斯(Lionel Giles)的《孙子兵法—世界最古之兵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同年,布鲁诺·纳瓦拉(Bruno Navarre)的《中国的武经》德译本在柏林出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孙子兵法》在世界上被译成外文的,有英、日、俄、法、德、意、捷、西班牙、荷兰、希腊、罗马尼亚、阿拉伯、泰、缅、越南、朝鲜、希伯来、马来西亚等20种以上。这表明《孙子兵法》得到广泛流传,受到普遍推崇。

孙武在国外也受到众多人士异口同声的赞美。日本学者阿多俊介在《孙子之新研究》的《自序》中说:“孙子是富有天才的人,其头脑的精密,思想的远大,令人惊叹不止,而有今人不及古人之感。故学者均称孙子为兵圣,其书为兵经。”[37]日本学者尾川敬二称孙武为“兵圣”,誉其为“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38];福本椿水称孙子是“兵家之神”[39]。英国战略学家李德·哈特(B.H.Liddell Hart)说:“《孙子》这一本书所包括的战略和战术基本知识,几乎像我所著的20多本书中所包括的分量一样多。”[40]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对《孙子兵法》亦有很高的评价:“《孙子兵法》清晰地说明,暴力只是战争的一部分,却不是受到推崇的部分。总之,战争的目的是使对手屈服,改变他们的观点,劝其顺从。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通过欺骗、震慑、劝说其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等方式,使其相形见绌,进而投降或至少撤退,而你不需要与之作战。”[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