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陛见

好在他是低着头跟着其他人一起出去,除了死死掐进掌心的指甲,没人知道此时他心里是怎样的波涛汹涌!

刚刚乍一见皇帝,他心中涌出的万千喜悦,是没想到天人永隔之后,还能再和父皇相见!那种激动,让他恨不得冲上去看个究竟,问个究竟。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这不是自己的大明,上面那个,肯定不会是自己的父皇。如果是父皇,他一定不会认不出自己!

又想起自己耽于享乐,死的不大光彩。想到这儿,不免心虚了一瞬。幸好不是真的父皇,不然可怎么解释自己玩过火了,不听劝掉河里病死的事呢?这也太难为朕了吧!

贾珠迫切想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他焦急地在心里呼叫系统,言语中饱含自己不曾发觉的期待:“一号,一号!刚刚那皇帝是不是父皇?他俩为什么长得一样?”

与贾珠的急切不同,系统的口吻还是那样波澜不惊:“根据系统扫描,对方与您无血缘关系。至于长相一样,具备偶然性。”

听到这话,他默默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见了个和父皇一模一样的人,真是空欢喜一场。

唉,父皇会知道他为了大明这么努力在攒功德做任务吗?儿子心里真的有好多话想跟您说,可惜您不在!

为什么改变大明的重任要扛在儿子的肩膀上,这个担子真的好沉,您知道吗?

打从十五岁登基,儿子一开始不知道多害怕,可您那时已经不在了,再也没有人能鼓励自己了。

种种情感交织,他心里委屈的紧,险没掉下泪来。

好在贾珠此时已经出了宫门。为了不被旁人看到他神情有异,他连忙上了车。

躺下闭上眼,伸手将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擦掉,此时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就算那不是朕的父皇,只看他和父皇长得一样,朕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了!”

这么一想,竟是忍不住激动地一拳锤到被子上,开怀大笑起来。

车外的大山和晨星先是听到马车里“咚”地一声,吓了一跳。

还没来得及问主子可还好,就听出贾珠笑声中的喜悦,一时也脸上带笑,都以为贾珠是因着殿试进了前十名而高兴呢。却不知贾珠此时和他们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平复了心情,贾珠眉眼带笑地想着殿试的事。虽然资料片里没怎么说朝政之事,但就看这次殿试的试题,就知道这位皇帝已经发觉,即使是王朝初期,朝廷的开源节流也是刻不容缓之事了。

冲着皇帝没有因为解决这问题困难重重而视而不见,甚至愿意在殿试时候专门问策众考生,哪怕他没跟父皇长得一样,都值得自己尊敬。

又琢磨了一会儿今天的事,虽然还是心绪起伏,但此时此刻贾珠觉着,只要能时不时看到这位皇帝,对接下来的任务,他心里都有无穷的力量!

不提贾珠一路出了宫门回府,此时宫里,皇帝也拟定了前三的排名。他先看了吴文星的考卷,不仅书法特秀,而且内容详实,文采斐然。

又见他父祖三代那里,写的是中等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心里更是满意。于是大笔一挥,就点了吴文星为状元。

看第二名杨毅的考卷亦是不凡,虽忆及他相貌普通,年龄偏大,但看陛见时的表现也不错,便点了杨毅为榜眼。

喝了一盏茶,皇帝没有看第三名的考卷,反而拿起了第十名贾珠的考卷。

唔,不错,文章内容虽然有些激进,但却让人耳目一新。且他不过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个好苗子。

又看了父祖三代那里,竟是荣国府贾代善之孙,父贾政为工部员外郎。想起贾府也是老牌勋贵,当初自己坐稳这江山少不了他们的支持。

于是也不再迟疑,拿起贾珠的卷子放在了第二名后面。

之后的几份考卷,启泰帝看了看,没有改变次序。又听了礼部张尚书的回禀,颔首同意,便也让他下去了。

于是当夜,礼部张尚书便组织填榜官填了榜,只待第二天早上巳时便发榜。

这次的榜单就是甲榜了,乡试那个榜单是乙榜。如果两次榜上有名,就是所谓的“两榜进士”了。

第二天不用人叫,贾珠早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可是发榜的日子啊。虽然知道自己在前十,但是谁还没有个全国前三的梦想呢?

为了这一丢丢的可能性,加上昨天陛见皇帝的事儿,他兴奋地一晚上没睡着,竟然罕见地失眠了。

今早起来看他那两个大黑眼圈,晚月吓了一跳,赶紧给拿了热帕子来敷,又让小丫鬟取了热鸡蛋来滚一滚。贾珠摆了摆手一笑:“不必如此,偶尔失眠罢了。”

晚月嗔怪道:“大爷皮肤白,眼下发青就明显的很,还是敷一敷吧。”

看这好丫鬟如此关心自己,贾珠也不提自己是大老爷们的事儿了。反正热敷也挺舒服的,就这么着吧。

等黑眼圈没那么明显了,他也收拾好了,就去王夫人那里一起用了早饭。

看王夫人今早神采奕奕,贾政面色也堪称和蔼,贾珠心情也很不错。待一家子用了早饭,贾政去上朝了,他便带着小厮晨星,骑马径直去了状元楼。

这状元楼离礼部最近,今天为着看榜,更是人气火爆。贾珠一到,看一楼已是坐的满满当当,当即一撩袍角上了二楼。

打眼一看,见只有吴文星和杨毅那桌还有个座儿,连忙上前和两人见了礼,径直在这儿坐下了。

今天吴文星也是打扮一新,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垂着一枚白玉鲤鱼扇坠。看他那扇子不断地打开合上,便知他心里也是极紧张的。

杨毅到底年纪大些,比两个青瓜蛋子还是强的多。只见他老神在在自斟了一杯茶,时不时还同二人闲聊几句。

但除非这个人是社交牛掰症,不然对着俩不熟的人,再多的话也总有说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