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起源、形成与演变

说起中秋,我们对它的历史知道多少呢?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样产生的?您能说得出来吗?说不出来也不奇怪。其实,这个问题在专家们那里也争论不休呢。我们这里认真考量各家的看法,加上仔细考证,将给出一个让您信服的说法。

关于中秋的起源,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三种说法只是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用来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因为这三种活动在上古时期就有了,而中秋节在唐代以前的记载中还没有出现。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全面记载当时社会习俗的书,其中就没有提到中秋。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中秋的直接源头不是上古时期就有的上述三种活动。如果说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话、秋季祭社等跟中秋有一定渊源,它们也是在中秋产生之后才对该节日的习俗构成发生影响的。

直到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才明确地提到中秋。宋代文献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的隆重热闹景象。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都设“中秋”条,做了较细致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宋代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中秋假期。这些记载说明宋代中秋已经成为一个大节。因此中秋最初形成的时间还要往前追溯。根据我们的研究,唐代是中秋的初步形成期。

唐代中秋的出现

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与中秋祭祀的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仅凭这些因素并没有正式形成中秋节。在汉代,月亮崇拜基本为皇家垄断,从此以后直到唐朝,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也没有见到关于中秋的记载。到了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

〔清〕袁耀《汉宫秋月图》

《全唐诗》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一百一十一首,出自六十五位诗人之手。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载《文史哲》2003年第6期。 它们在题目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张祜《中秋月》、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曹松《中秋对月》等。从诗题看,当时“中秋”一词已被人们普遍使用。唐朝以前,该词就已有人使用了。《周礼·春官》中有:“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1页。其中“中秋”指秋季的中间一个月,即农历八月,这与后来的“中秋”特指八月十五还有差异。唐诗中的“中秋”则特指农历八月十五。唐朝诗人欧阳詹(755—800)还专门解释了“中秋”这个词的含义。他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王建(765—830)《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说: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意思是今夜月色很好,人人都在望月,点出八月十五日赏月是人人所做之事。白居易咏中秋诗尤多,诗题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样的就有七首,如《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写的是中秋月夜与友人聚会赏月之事。晚唐诗人殷文圭作《八月十五夜》,写中秋之夜独身在外的乡愁,开头两句为“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其中“最团圆”即指月圆人团圆,是此时已有亲人团聚赏月习俗的一处例证。从一些诗句的描述,可以断定八月十五赏月从初唐开始已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的习俗。

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唐代中秋习俗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惟有基址而已。”从上下文看,这是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的事。笔记小说不是信史,上述故事有可能是民间传说。但即使是民间传说,至少也说明在五代之前有了中秋赏月之俗,如此民众才能编出唐玄宗于八月十五的夜晚与杨贵妃一同赏月又要建望月台的故事。晚唐卢肇的《唐逸史》也记载唐玄宗喜爱中秋玩月的事:“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

〔明〕周臣《明皇游月宫图》

唐代还盛传唐玄宗游月宫、遇仙女、传仙乐的故事,可称为中秋节的三大传说之一(另外两个传说是嫦娥奔月和元代借月饼起义)。唐代蒋防的《幻戏志》、笔记小说《龙城录》(托名柳宗元)都生动地记载了传说中唐玄宗游月宫的过程,而且强调游月宫是特定时间——“八月望日”才能做的事。《开元天宝遗事》卷二“撤去灯烛”条还记载了宰相苏颋八月十五在皇宫值夜班时置酒赏月故事:“苏颋与李乂对掌文诰,玄宗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日夜,(苏)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字之酒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值班时也要置备酒宴赏月,更能彰显中秋玩月习俗。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陆羽(约 733—约804)所作《武夷山记》都记载了乡民们在八月十五这天在武夷山上祭祀神灵、会聚宴饮的习俗。

唐代张读编写的《宣室志》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话说唐朝太和(大和)年间,有位周生,住在洞庭山,常在吴楚一带施展道术,很有名气。有次他途经广陵(扬州),住在一个佛寺中,有三四个客人来访。当时正是中秋之夜,天上月亮澄澈晶莹,几人一边赏月一边吟诗。有人说到开元年间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大家感叹说:“我等俗人,这辈子是没法子到月宫逛一遭了,怎么办呢?”周生说:“我跟老师学到了真本事,也能登上月亮,而且还能把月亮揣到怀里带下来,你们信吗?”旁边的人有的说他吹牛,有的信以为真,嚷着要见识他的奇才。周生让别人空出一间屋子,把四面墙都封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缝隙。又让人拿来几百只筷子,令书童用绳子把筷子捆成梯子,告诉客人说:“我将蹬着这梯子取月亮去,一会儿听到我喊就来看。”说完就把自己关在这间屋子里。几位客人在院子里等候。忽然天地漆黑,仰头看,天上又无一丝云彩。很快又听到周生喊:“我回来了。”大家打开屋门。周生说:“月亮在我衣服里了,请看。”他从衣服里拿出一寸大小的月亮。忽然一室通明,寒逼肌骨。周生得意地说:“叫你们不信我,现在信了吧?”客人们拜服了,请他收起月光。于是他又关起屋门,一个人在里边。此时屋外还是很黑暗的,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才明亮如初。这个故事可以清楚地表明唐朝赏月风俗的存在。

〔宋〕佚名《赏月空山图》

从上述诗歌和其他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即人们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张旗鼓地赏月,这样,中秋节在唐朝就初步形成了。从现有资料来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等及其家庭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等,一般贫苦人家没有赏月、赋诗的雅兴;但到了中唐时期,中上层人物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流传到下层社会,开始在寻常百姓家庭、寺庙之类公众场所形成聚会、宴饮等习俗。由此到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我们还可以看到,唐朝的中秋节俗和后来的节俗有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唐朝中秋以赏月为中心。这晚一般是亲友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宴饮聊天,文人则对月赋诗。也有人独自赏月,独赏明月留下的记载多为思乡思友之作。一般是个人离开亲人,出差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人也在欣赏明月,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并将这种憾恨写在诗歌中。

宋代中秋开始兴盛

宋代的中秋已经过得很热闹,其主要活动是对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载:中秋节之前,各酒店都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就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中秋时节虾蟹正肥,石榴、梨、枣、栗子、葡萄、橘子等果品正是新上市的时候。中秋之夜,富贵人家把亭台楼榭装点得很漂亮,普通百姓也到酒楼占好位置以赏月。街市上到处是丝竹之声,直到夜深时分,在家未出的人们听着远处传来的音乐声,像从云外飘来。孩子们在街头通宵嬉戏。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看这段描写,可知北宋时期中秋节之隆重:中秋之前就开始准备,中秋这天中午痛饮美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无论贫富、长幼,简直是全民狂欢。

〔清〕任颐《菠萝菊蟹页》

作为世俗的隆重节日,宋代中秋跟唐代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饮赏月,宋代则是全天都过节,从中午开始就纵情饮酒;二是唐代中秋活动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层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开始参与,但并没到踊跃、热衷的程度,而宋代的中秋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节日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说明此时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宋代也有很多吟咏中秋月色的诗词。特别是在宋词中,写中秋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二百一十首,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格调“清奇高旷,感悟人生、探索宇宙是其总的趋向”。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4—56页。

苏轼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脍炙人口。苏轼在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苏轼是在中秋痛饮美酒之后,对月而作。词的下阕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拟,最后祝愿身处异地的亲人平安,终能团聚,这与自唐以来由月圆联系人间团圆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也在思想上与中秋的团圆习俗相通。

元代对中秋节俗的延续

元代民众在岁时节日等习俗方面保持原有面貌,而且自皇帝以下的蒙古族统治者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传统习俗。

元代延续了宋代中秋的习俗。民间过中秋以赏月宴饮为主,这种情形在散曲里有生动的表现。散曲《中吕·迎仙客·十二月》按月咏唱一年风物与个人情怀,其中“八月”唱道:

风露清,月华明,明月万家欢笑声。

洗金觥,拂玉筝。月也多情,唤起南楼兴。

另一首散曲《商调·梧叶儿·十二月》唱道:

中秋夜,饮玉卮,满酌不须辞。

沉醉后,仰望时,月明儿,便似个青铜镜儿。

这两首散曲都吟唱了中秋之夜家家赏月饮酒的情形。

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双调·折桂令·中秋》描写月色:“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在这样月光皎洁的良夜,诗人不禁对月高歌,把酒而醉。朱庭玉的散曲《仙吕·点绛唇·中秋月》也写月夜景致与情绪,其中有:“人多在,管弦声里,诗酒乡中。”“我今欲从嫦娥归去,盼青鸾飞上广寒宫。”渲染了中秋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些元代散曲中所透露的中秋习俗及其抒情格调与宋代是很接近的。

元代中秋时,人们也讲究品尝各种时令瓜果。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析津志》是一部记述大都(北京)风俗的志书,其中记载,中秋节时大都上市的果品有瓜果、香水梨、银丝枣、大小枣、栗、御黄子、频婆(苹果)、柰子、红果子、松子、榛子等。

元代皇宫内也隆重地过中秋节。蒙古族皇室每年四月份就离开大都到上都上都是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前的都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代时,它与大都并称为两都。避暑,过了中秋节才返回大都。在上都过中秋节,元代皇室内要举行洒马奶酒的祭典,皇族、百官在宫廷内举行大型聚会,尽情宴饮。据《析津志》记载,元顺帝时,皇帝每到中秋节都要到上都北城墙上的穆清阁举行宴会,观景赏乐。这是上都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在此临风把酒,身边月色如水,轻歌曼舞,环珮叮当,如在九霄之上,故此时此景被誉为“天下第一胜景”。皇宫内还举行斗鹌鹑等活动,有元宫词为证:“金风苑树日光晨,内侍鹰坊出入频。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 斗鹌鹑。”留守大都的朝廷官员也举行宴饮等节庆活动,并“巡山”“巡仓”,准备物品,为皇室南返做准备。

饶有兴味的是,在元代,中秋习俗不仅被写入诗词,还被写入戏剧里,成为爱情故事的背景或情节要素。

吴昌龄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写的是书生陈世英与桂花仙子在中秋之夜偶遇相恋的故事。在剧中,桂花仙子是来自月宫的仙女,是根据民间传说中的桂花女神创作出来的形象。桂花本是中秋节的节令物品。传说月宫之上的那团像是树的黑影就是桂树,民间有吴刚伐桂的传说,也有对桂花仙子的崇奉。可知这个故事就是在中秋节俗和传说的基础上改编来的。

佚名《月下嫦娥图》

该剧分为四折。第一折开场说到,中秋这天,洛阳陈太守的侄子陈世英要进京赶考,路过洛阳,来到陈家。晚上,按照中秋节俗,陈太守与侄子在后花园饮酒玩月。席散之后,陈世英独自面对大好月色,不禁生出寂寞伤感:

你看金风淅淅,玉露泠泠,银河耿耿,皓月澄澄,

是好一派蟾光。着小生对此佳景,怎好便去就寝?

于是对月赋诗:

碧汉无云夜欲沉,天香桂子色阴阴。

素娥应悔偷灵药,独守瑶台一片心。

吟罢小诗,落寞之情仍难排遣,于是来到书房,燃起一炷香,饮酒弹琴。不想这琴声飞入天宫,正好解救了桂花仙子:当此八月十五良夜,正有两个男神对桂花仙子骚扰不休,张世英的瑶琴声感动了娄宿大仙,帮助桂花仙子排除了困扰。桂花仙子因此感念陈世英之恩,要下凡来报答陈世英。她在封姨(风神)和桃花仙子的陪伴下,来到陈太守家。桂花仙子到书房与陈世英相会,二人饮酒叙谈,情投意合,相处甚欢。天亮时分,桂花仙子告辞,约定明年八月十五再来相会。陈世英表示将放弃功名,在这里等待来年中秋之夜再次欢会。第二折开场交代,陈世英自打那晚与桂花仙子在书房中共饮了几杯酒之后,一直卧病不起。到了第二年中秋之夜,陈世英挣扎着来到后花园,以赴那往年之约。但是桂花仙子没有出现。陈家为陈世英请来大夫,并不能医治他的相思病。第三折写张天师来到陈家,为陈世英驱妖治病。张天师做法场、念咒语,先后用法术拘来荷花仙、菊花仙、梅花仙、桃花仙、封姨、雪神盘问,最后勾来桂花仙子。张天师将这风花雪诸神发送到西池长眉仙那里审问定罪。第四折写长眉仙在谴责众仙妄动凡心,导致陈生得病、罪犯天条之后,将众仙从宽发落,让她们各归其位,判桂花仙子仍回月宫伴玉兔将功折罪,也医好了陈生的病。

这出戏可以看作是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发生于中秋节赏月之时,而且他的意中人的形象竟也来自中秋节俗:桂花仙子。其实整个故事框架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中秋之夜一个书生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封姨、花仙、雪神,再加上月色,正好组成“风花雪月”。

还有一些杂剧如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无名氏的《云窗梦》也是以中秋节为背景的爱情故事。罗斯宁《元杂剧的爱情剧和元代的节日择偶习俗》,载《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89页。

明清以后中秋的拜月、团圆

到了明朝,中秋节俗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变化。

首先,中秋不再以赏月为核心。这时,唐宋时期那种浪漫抒情的赏月传统忽然淡化了,虽然许多风景特别好的地方还有比较热闹的赏月活动,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不见了,各家的中秋活动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唐宋时期有一些民间拜月的记录,但是民间拜月并不兴盛,也没有明显地被结合到中秋节俗中来。到了明代,才明确出现了中秋拜月的较多记载,而且明清时期拜月基本取代赏月成为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月亮神话和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唐代中秋的产生使月亮神话有了一个具体的依附点,为月亮神话提供了更广阔的存活空间。

其次,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并且此时有了“团圆节”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意思是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民间认为女子出嫁后就是公婆家的人,中秋节不回来就是这家没有团圆。

〔清〕佚名《十二月月令轴(局部)》

第三,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礼品。

第四,明代出现了月饼这种重要的节令食品。中秋月饼最初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祭祀仪式完成后再被人们吃掉,月饼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其实《武林旧事》和《梦粱录》在讲到食品种类时都列出了“月饼”,但是二书都明确表明宋代的“月饼”只是街市上平时所卖的食品,各个季节都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买到;而在“中秋”条目下都没提到月饼。就是说,那时它只是一种平时吃的月形的点心而已,并非中秋节令食品,不能据此说宋朝出现了中秋月饼。晚清祭月之风衰退之后,月饼在节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总体来看,明清之后中秋节俗的功利性内容显著增强了,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