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影像学:摄影艺术与现代影像算法
- 陈曦Stanley
- 964字
- 2022-10-08 17:18:04
02 流行后的风格缺失与摄影的“艺术沉沦”
华为手机拍摄。在影像风格逐渐趋同的今天,我们要在摄影的艺术化表达中找到自己创作的特性,从而真正进行独具特色的风格化表达
所有手机无论其交互界面和功能设置如何改变,本质上都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终极目标:让用户按下拍照或者摄录按钮就能拍出满意的内容,而完全不用操心别的事情。手机的第三方App为了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都希望拍出的效果能够更多地和大众审美接轨。手机的调试也在做着一样的事情:各个厂家根据大部分用户的喜好,调出让更多人喜欢的拍照产品和图像风格。你在图片里看到的蓝天可能和你个人希望看到的有点出入,但相关技术绝对在往大多数人更喜欢的方向靠近。
人们的表达欲因创作的便捷而更强烈,但是个性化的表达却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被主流的浪潮淹没。
手机摄影让我们的视觉创作拥有了很强的即时性,“人人都是创作者”这句话在拍照工具的便携条件下成为现实。即使是一个声称自己只用手机摄像头来扫二维码的人,也会在发生突发事件和其他值得纪念的时刻打开手机进行记录。手机的拍照功能离我们实在太近了,几乎每部手机都在锁屏界面配置了快捷打开相机的方式。
如果说摄影是创作而拍照是记录的话,那么手机的出现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曾经大部分的摄影作品是放在艺术馆里面的,和其他艺术品有着类似的性质:在当时当地接受着人们的“朝拜”,以唯一或者少量存在的形式体现稀缺性,因此富有价值。手机拍的照片和其他数码图像一样,可以被无限复刻和显示。手机本身还是一个可以浏览图像的终端——我们在小小的屏幕上,以不适合展示作品的尺寸,快速、浮躁地浏览图像。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摄影艺术的特性再一次受到质疑。
手机虽然缩短了大众与创作的距离,但是从摄影批判的角度来说,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还记得我们曾经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进行拍摄,却忘记了眼前的美景,忘记了和眼前的人进行互动吗?我们用手机收集着景色,景色却在回忆里褪色了。以为用手机拍下PPT能让我们更好地记住老师的讲课内容,而在我们的脑海中,记忆却因为拍了照而更加模糊,更快地忘记了课堂所学。
手机拍照使得人们距离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当中提到的拍照概念更近:“拍照行为的本质,是通过占有被摄物和世界建立联系;拍照行为本身,是自我慰藉的一种方式;拍照因相机的谎言性而受到欢迎,同时也因照片的泛滥性而消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