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是怎么回事

孙悟空从东胜神洲到达南赡部洲,唯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人的语言和礼仪,差不多算是成了一个半人半兽的东西,这也是后面故事得以展开的前提。

这里的南赡部洲可能暗讽明代江南地区。在书中,南赡部洲本身就是以“华夏”为原型(但是不可当真,毕竟是玄幻故事)。“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可能就是讽刺当时江南地区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所出现的社会现象。而后面的一首七律也很有意思。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按照我之前的推论,《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大太监冯保,那么这首诗的作者理应也是他。大家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当时的文官势力有多么深的怨念。颔联那一句“官居宰相望王侯”,有可能讽刺的就是那些好大喜功、攀龙附凤的内阁大臣,也可能是反讽“高启愚案”。

“高启愚案”,实际上就是一群闲着没事、吃饱撑的言官闹的一个笑话。在张居正执政时,礼部侍郎高启愚去南直隶主持乡试,出了一道题叫《舜亦以命禹》。就是让考生针对舜禅让给大禹这个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这本是一道历史题,结果张居正一死,言官们蜂拥而起,寻找张居正及其手下的污点。就这么一个小事,都被说成是高启愚暗示让张居正当皇帝。

而最后一联的“继子荫孙”,或许还有作者特殊身份的酸葡萄心理在其中。

实际上,孙悟空求仙的情节,也是一次西游。也就是说,《西游记》里其实是有两次西游的。这次西游中,孙悟空最后也到达了西牛贺洲,只不过他走的是水路。在西牛贺洲,孙悟空见到了他的第一个师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父——菩提祖师。

这个人物在《西游记》里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不仅见首不见尾,与孙悟空一同学习的师兄弟们后来也都没出现,在书中也就在第一回、第二回跑了个龙套,戏份还不如后来的结拜兄弟牛魔王多。所以关于这个人的身世,向来众说纷纭。我搜集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三种相对靠谱的说法(以《封神榜》的神仙系统套用到《西游记》的一切说法,我一概不认同):

一、如来说。这种观点在“厚黑学西游记”中非常流行,在原著里有一些蛛丝马迹,但是疑点也颇多。

二、如来弟子说。在佛教发展史上,释迦牟尼确实有一个叫须菩提的弟子,在其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解空”与“悟空”,似乎有些联系。

三、太上老君说。这个观点明显缺乏有力证据,疑点太多。

对于这些说法,我觉得都是陷入了一个作者安排的陷阱里。我们不妨仔细看看在遇到菩提祖师前的一个细节:

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即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道:“我说甚么神仙话?”猴王道:“我才来至林边,只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猴王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这个情节其实完全可以去掉,不用搞得这么复杂,直接写孙悟空碰到个庙宇不就行了?再者,这个樵夫的疑点太多了。一个普通的樵夫,怎么就跟神仙搞好了关系?一个普通的樵夫见了孙悟空这样的“毛脸雷公嘴”竟然不害怕?

实际上,作者创作这个情节的意图,就在于他暗示我们“菩提祖师”这个人的真相。这个樵夫一再强调自己要砍柴奉养老母,而且正是因为要奉养老母才不得修行。百善孝为先,这是对的。如果大家对中国历史上的孝子故事熟悉的话,想必已经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唐代高僧禅宗六祖惠能。

与这里的樵夫一样,高僧惠能也是年少丧父,家境贫寒,虽然想出家追求佛法,但是为了孝道,长期在家砍柴卖柴赡养自己的母亲。直到攒了足够的钱财粮食给母亲,才到湖北黄梅(惠能是广东人)去找禅宗五祖弘忍法师请教佛理。

而作者为何要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大法师为原型,写一个龙套呢?这个惠能法师与书中的菩提祖师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单说“惠能法师”这四个字,想必没多少人有印象,但是提到他的代表作《菩提偈》,那肯定所有人都耳熟能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里其实就是作者的暗示:不要当真,这个菩提祖师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说压根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孙悟空经历的幻象!

而樵夫提到的地名,更是明摆着的暗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暗喻“明镜亦非台”;“方寸”这个词,就有心思、心神、脑海的意思,比如“方寸大乱”;“斜月三星”则是一个字谜,无非还是“心”。

不仅这里出现了“心”,在《西游记》里,“心”这个概念出现了无数次,而且后面的情节中更点明了孙悟空就象征着人的“心”。有必要提一下,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有个伟大的思想家也在反复强调“心”,这个人就是王守仁,也就是阳明先生。那么《西游记》有没有阐述“心学”奥义的成分呢?所谓的“造化会元功”,又与“心学”奥义有何关系?仔细看后面的情节,这些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菩提祖师,无非是某个绝世高手为孙悟空安排的一场幻象。孙悟空在这个幻象里学会了各种法术!而且,要营造这样一个幻象一点也不难,此时的孙悟空还没有火眼金睛,随便一点障眼法或者变化就足以让这个天真的猴子信以为真。

安排这个幻象的绝世高人是谁呢?菩提祖师究竟是何人所化?看来只有联系后面的故事,才能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