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综36记: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教师招聘考试系列丛书)
- 良师研究院组编
- 5199字
- 2022-11-07 18:50:27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1.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3.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
4.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1.国家教育目的
这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3.相关学科的课程目标
这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4.教师的教学目标
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补充以下易混淆的概念:(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它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方针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二、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第十二记:夸福裴斯孟卢洛(个人本位)
梁孔斯宾赫尔柏(社会本位)
代表人物:中国的孟轲和国外的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主要观点: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1)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的。
(2)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
(3)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
(4)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是使这种本性和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
代表人物: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主要观点: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1)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2)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3)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代表人物: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主要观点: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它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充分发展的自由,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地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
三、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5)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1.基本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如下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精神
第十三记:德智体美劳个性,社会建设接班人。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补充:教育目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正确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该学说内容丰富,其要点如下:
(1)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4)共产主义社会将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概括起来,素质有遗传性、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目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决定》赋予新时期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方面发展,把以淘汰、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不是与素质教育平行或并列的一种教育。
第十四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两全为重点)
全体个性创实践,五育并举促全面(个性两全创实践)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必要的、起码的条件。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并且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①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小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②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小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小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具有健康的身体。
④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第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第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第三,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⑤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时代要求,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之一。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要求,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铸造人才的倾向。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因素,更需要大量具体的知识积累,但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积极进取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引导创新能力发展的趋向。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要求每个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多样和多变的社会。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