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学体育教程
- 张培峰 罗永春 黄波主编
- 4877字
- 2022-11-07 19:14:27
第二节 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大学体育虽然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育、教学方面,它既有德、智、美教育系统的共性,同时由于它的教学和育人都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而进行的,因此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大学体育结构是由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含早操)、群体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几个方面组成的,是具有特定的教学、育人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架素质教育立交桥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只有把学校体育的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具有“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
一、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高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由于体育课程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组织的专门的教育过程,因而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最基本途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因此,体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但就大学生而言,上体育课是国家赋予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每个大学生都应运用这一权利,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从而享受到体育带来的无限乐趣。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根据各高等学校实际,一般在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个别有条件的学校在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目前,许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体育改革的途径,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选项课,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且纳入素质教育学分管理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有部分学校对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力图按学生兴趣施教使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目标。总之,不管开设什么形式的体育课,目的都是为了使全体学生更好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体育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课依据体育理论教材由教师在室内课堂进行讲授,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知识及体育实践方法。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的要求,为了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文化内涵的理解,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学时应该占10%,并作为体育课程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实践课则以身体练习为基本锻炼手段,通过提供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地与设施,构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门教学过程。由于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接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体力与智力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使实践课教学在遵循一般教学普遍法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和人体能力变化的规律。当前,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终身教育所强调的关于个人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应与自身相冲突”的观点,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与能力,并以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原则,我们把高校体育课程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普通体育课
普通体育课是专为一二年级学生所开设的必修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教学要求具有普遍性,要求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任务。凡身体健康无残疾的学生都必须按规定要求通过考核标准。普通体育课有严格的学时规定及学籍管理的约束,但为了提高人才的质量,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目前围绕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重大问题,现提出课内外一体化,加强体育理论课和实行教学俱乐部制等改革措施,这必将对体育课程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保健康复体育课
《新纲要》提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保健康复体育课专为患有慢性疾病或有残疾的学生开设。其目的在于增进体力,帮助恢复健康,调节生理功能和矫正某些身体缺陷。根据有关规定,参加保健康复体育课的学生须经医院证明,体育教研室(部)同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保健性、康复性,具体要求可适当放宽。
(三)体育选修课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完成普通体育课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专门训练,不断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和能力。在高校更好地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寻找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娱乐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点,并把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作为追求目标,已成为体育选修课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的“三自主选课模式”
“三自主选课模式”是《新纲要》中提出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其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指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高校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及生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了。
“三自主选课模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三自主选课模式”的构建,引入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促进了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励着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它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推动了学校业余体育生活的发展,同时也构建了“教师、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之间良性互动的体育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五)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伴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等科学理念的确立,各高校普遍进行了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体育教学模式已由比较单一发展为多样化,其中,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就是此阶段应运而生的产物。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的新型教学模式,将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分层分流”教学,“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选择和参加一种或多种体育教学和健身锻炼俱乐部。参与者可以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并在活动、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角色,增加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
二、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体育有课内外的区别,课外体育不仅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同时它又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在满足青年个性的求知欲和生理、精神的需求后,使他们在强体、健心两方面同时受益。可贵的是这种受益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例如,运动对意志品质的磨砺,严格的规则对纪律的磨炼,不吃苦便不能成功的锤炼,不团结合作就不能取胜的教训以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挫折等,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成熟,从而达到情商训练的目的。
课外体育活动包括作息制度中的早操、课间操和课外阳光体育运动、校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它虽然不像体育课程教学那样有规定的内容、严格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但根据阳光体育运动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出勤次数和评分标准由学校确定,且也应该作为学生该学年的综合评定成绩的一个方面。
(一)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一般每次一小时左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但以振奋精神、活跃情绪、持之以恒和不过于疲劳为原则。其内容可以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可以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兴趣特点开展各种各样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育娱乐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多样易行,可独立按计划进行,或组成兴趣小组,或以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进行锻炼,也可以进行班级间、寝室间的一些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调节身心,消除脑力活动引起的疲劳,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服务。
(二)校外体育活动
校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家庭和社区进行的体育锻炼。它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对学生增进健康、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社交活动和发展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与习惯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假日去体育场(馆)、游泳池、射击场、公园等社会场所参加辅导、测验、比赛和游乐活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郊游、远足、爬山、野营等活动,还可以参加寒暑假中举行的冬令营、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
《新纲要》指出:“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热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好、有专项运动特长的学生,按项目组织起来,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它是在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基础上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一个基本途径。组建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队伍进行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项协会运动训练队
只要身体素质好,有专项特长,兴趣浓厚,本人自愿,经过批准就可以参加单项协会运动训练认。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设备、传统运动项目等条件来决定。训练的目的可以是为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也可以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种训练队常以单项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完成训练任务。在这种训练队基础上可以产生班队、年级队、系队、校队的优秀人才。
(二)学校代表队
一般是有定期比赛的项目,其目的主要是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传统运动项目和上级比赛的竞赛规程来决定,其队数和每队人数均比兴趣训练队少,一般由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学习成绩合格、思想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
(三)高水平运动队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且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经报教育部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据此,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有了崭新的面貌,为适应开拓竞技体育人才输送渠道和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课余体育训练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由于运动训练本身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教育过程,其实质是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改造,训练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队风训练等。因此,为了提高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除了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基础、作息制度及生理、心理特点制订专门的训练计划外,还应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四、课余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竞赛是检查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竞技与娱乐性的特点,不仅可以活跃课余生活、振奋精神、愉悦身心,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交往和友谊。因此,它是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一种好形式,对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有着积极的影响。课余体育竞赛应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全校性的运动会和体育节一般由学校组成一个组织委员会来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单项竞赛一般由体育院部配合单项协会和俱乐部组织;其他简便易行的竞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等,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社团、队组织完成。另外,课余体育竞赛还可以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体能测试项目,专门举行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竞赛活动。为迎接比赛,特别是全校性的竞赛,各参赛单位要兴起锻炼和选拔热潮,人人都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使体育竞赛成为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杠杆。此外,课余体育竞赛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际间体育竞赛活动,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校的凝聚力,丰富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
【思考题】
1.简述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
2.我国大学体育的定位是什么?
3.谈一谈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