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道教易学概述

第一节 道教易学确立的理与势

一 何谓道教易学

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较广泛,它既涉及《周易》经、传及易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哲学命题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运用,也包括《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作为信仰的象征符号在道教中的运用等。易学在道教中,指的是作为经学的《周易》学在道教中的应用、发展的情况。从道教的经籍总集《道藏》来看,尽管如元代高道李道纯作《三天易髓》,曾以《周易》中《乾》、《坤》两卦的爻辞释道教内丹修炼,且这种情况在《道藏》的其它经文也都一定程度的存在;《道藏》中也收有明李贽的《易因》,但此书《四库提要》谓“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书止六十四卦。”[1]可以说《道藏》中基本没有完整的、专门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的教义思想的经文。因此,我们所说的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道教中的易学,即以《周易》的卦爻象、卦数及历代易学中围绕着《周易》经、传本身及对其阐释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命题来对道教的信仰尤其是教义思想进行解说的一种学术形式。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一种“易外别传”,而不是指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的教义、信仰,不是指的“易学在道教中”,不是说在道教中存在一种纯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且这种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被用来阐释道教的信仰和教义。

朱伯崑先生较早提出“道教易学”的概念,并将“道教易学”纳入其易学哲学史研究的范围。在《易学哲学史》上册讲“魏伯阳的月体纳甲说”时,他提出:“《参同契》的易学,是为炼丹术服务的。但它创建了道教解易的系统,其在道教思想史和易学史上都起了很大的影响。”[2] “从易学史的角度看,此书以《周易》中阴阳说,特别是汉易中的卦气说,解释炼丹术,标志着汉易发展的另一倾向,成为后来道教易学的先驱。”[3]

朱先生之后,陈鼓应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是一期关于“道教易”的专辑。[4]此书中的一些文章,如卢国龙先生的《道教易学论略》、《论唐五代道教的生机观——〈参同契〉与唐五代道教的外丹理论》、《〈参同契〉与唐宋内丹道之流变》,余敦康先生的《论邵雍的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论邵雍的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陈耀庭先生的《道教科仪和易理》,萧汉明先生的《〈周易参同契〉的易学特征》,詹石窗先生的《〈悟真篇〉易学象数意蕴发秘》、《李道纯的易学思想考论》,李远国先生的《陈抟易学思想探微》,张善文先生的《〈道藏〉之易说初探》,张广保先生的《雷思齐的河洛新说》,刘韶军先生的《〈道藏〉〈续道藏〉〈藏外道书〉中易学著作提要》等,对何谓道教易学、不同时期道教易学的有关典籍作了探讨,对一些重要人物,如陈抟、张伯端、俞琰、李道纯、雷思齐等人的道教易学思想有所介绍。

此外,现代的一些专家及一些学术著作对“道教易学”的某个方面的内容都做了专题的研究。如对《周易参同契》,王明、陈国符、潘雨廷、孟乃昌、萧汉明等先生都有深入研究。陈国符先生确定了《道藏》中有两个注本是唐代的,潘雨廷先生对《参同契》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有过详考,孟乃昌先生对《参同契》的著录和版本情况有过研究。萧汉明、郭东升先生合著的《〈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参同契》文本自身做了系统的研究。在“易学”与“道教文化”的关系方面,詹石窗、连镇标先生所著《易学与道教文化》一书,对易学与道教文化的关系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探讨。李申先生、张其成先生对于易图学及其与道教的关系也作过重要研究。李申先生著有《话说太极图》、《易图考》等专著,张其成先生著《易图探秘》一书。这都对道教易学的深入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于道教易学,卢国龙先生的《道教易学论略》认为“很难对它作出一个准确无误的界定,更难以一言以蔽之。”[5]但他还是给出了一个大体上的定义,他说:“大体上说,道教易学是援引《周易》义理以阐发其教理、信仰及修持方法的一种学术形式,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学术或理论性的,其二是信仰或文化传媒方面的。”[6] “其信仰和文化传媒方面,是以斋醮科仪及各种象征物或图案,将《易》之思想观念以信仰的方式传介到民间。此虽为百姓日用而不知,没有建设性的学理阐释,但对于学术或理论性的探讨,却又是不可缺少的现实社会和文化背景。”[7] “在学术事项理论的层面,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是站在不同的领域阐扬同一个经典传统,既同源而异流,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又显现出某种伴生关系,而且相互影响。”[8] “因为儒家、道教在文化上同源,天道观又是相一致,并且同样地将《周易》奉为神圣的经典……儒家所关注的,或者说儒家通过阐发易道而力图解决的问题,主要在政治和伦理领域。而道教所关注的,主要在探索自然之理和完成其生命意识方面。”[9]卢先生对“道教易学”的这个定义,基本上反映出了“道教易学”这个学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