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论框架

基于相关研究的空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动态范畴理论对中德“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的关键词进行对比分析。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通过分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这个过程被称为“范畴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形成概念,赋予语言符号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属性来对物体进行分组的方法,经典范畴理论由此诞生。在经典范畴理论看来,范畴之间边界明确,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1953年,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大胆地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挑战,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他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之间地位不同。基于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Rosch和Lakoff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事物范畴的划分是根据其原型特征为基础并基于相似性而展开的,范畴不是一分为二的,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内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和Taylor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图式范畴理论,并将“原型”解释为范畴核心的抽象或图式心理表征。近年来,范畴化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新趋势,Smith and Samuelson(1997),Croft and Cruse(2004),Zhang(2004),Goldberg(2016),Li(2006)和Fan(2010)做了关于范畴的动态研究,他们意识到:一个词本身是没有固定意义的,它的意义是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心理变化的过程而形成的。然而,当前大多数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未能指出动态范畴变化的具体规律,而动态范畴研究大多集中在去范畴化上,忽略了其他过程,如聚范畴化、跨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等动态变化现象。

为了对动态范畴理论做出进一步分析,王天翼(2017)基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系统构建了“动态范畴”的理论框架。首先,从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看,动态范畴理论体现了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多元主义和过程哲学的原则;其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动态范畴理论可以用构式压制,隐转喻等元认知机制来解释;最后,从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性的动态范畴化,有效地解阐释了语言如何适应不同时代、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进行动态变化。王天翼(2017)指出,动态范畴化包含不同的过程,包括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再范畴话等。在范畴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范畴内某一成员的属性不断减少和被边缘化,它被迫从一个范畴中心成员向范畴边缘或范畴外转移,这一过程被称为去范畴化,反之,如果范畴成员范畴属性不断增加,从范畴外或范畴边缘向范畴内或范畴中心移变,则被称为聚范畴化;而如果该范畴成员在移变过程中位于两个范畴交集范围之内,这一过程被称为跨范畴化;而如果一个范畴的成员由于丢失了原初范畴的属性而转移到了另一个范畴之内,那么这一过程被称为再范畴化,我们将在下一章用实例来详细阐释。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选定的时间段内,从中德两种语言的相关新闻报道中收集了87个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表达,并建立封闭语料库。语料选取自中国的《人民日报》中文版,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德国之声》、《德国广播电台》、《明镜周报》等德语版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的相关新闻报道。本研究首先从上述报纸的标题和关键段落中选取关键词,然后根据词汇含义和词汇选择做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汉语相关新闻报道对“一带一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使用的汉语词汇大多为褒义含义;而德国新闻报道对“一带一路”持消极否定的态度,使用的德语词汇大多为贬义含义,甚至用与军事或战争相关的词汇来解释“一带一路”。本研究尝试运用动态范畴理论详细阐释这一语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