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研究
- 胡仁东
- 575字
- 2022-11-17 16:35:49
第一章 理论基础
对于一个学术领域来讲,回到其原初思想语境,廓清那些对学科发展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基础理论问题,与以一种前沿跟踪的方式捕捉最新研究动态与理论进展,至少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1]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领域的研究同样需要对其基础理论加以重视并进行系统梳理,确定其理论分析框架。制度的制定者在设计、制定制度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对人性的某种假定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点。[2]从传统与现实来看,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理论。科学管理理论通过技术逻辑来规划程序、设置标准,并实施控制来确保对于标准和技术逻辑的遵循。行政管理理论的关注点在于组织的生产、人事、供给以及组织内其他服务单位间的结构关系,强调专业化、部门化与控制。科层制理论依据等级体系内的管辖权和位置来设置机构和任命专家,建立各类行为规则,将事务或顾客分类,以及通过提供薪水和职业升迁来激发专业职员的表现。这三种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将组织看成是静态的、封闭的、可控的,并认定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设计绩效管理制度。虽然也谈及个人能力,但弱化了人的需要、发展,非人格化的设计思路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现实中具体的人被悬置,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工具。笔者认为,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应回到现实,其理论应当以人为基础加以构建,才有可能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