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税制(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
- 关吉玉著 刘巍整理
- 6890字
- 2022-11-09 18:40:14
第二节
田赋以外之其他租税
过去我国税制,虽以田赋为主要,然亦非实施单一之地税也。除田赋外,仍征收其他各种租税。兹以税目为经,时代为纬,分述各项重要租税如次:
(一)力役 力役起源甚早。周制,力征以每家一人为原则。主要力役,为狩猎与追讨寇贼。征用日数,依农作之丰凶而异;标准岁作,一年无过三日,凶年则减之。秦用商鞅之法,置更卒,复设正卒,一年课以一个月之屯戍,次年课以一个月之力役。此较古制一岁三日或一日之力役,盖已激增十倍乃至三十倍收矣。汉法:民年十五而算出口赋,至五十六而除,二十而传给徭役,亦五十六而除。斯汉之算赋:乃混人头税与力役为一也。三国以及南北朝,战乱相寻,各国所施行之丁中赋役,极为纷歧,法令制度,亦多不传于后世,惟其负担,想必倍于古,隋唐租庸调法,乃将力役纳于田赋之中。其中所谓庸者即力役也。唐制: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五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加役三十日,租调皆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其后杨炎行两税法,租庸杂役悉省。赵宋,役出诸民,州县皆为常数,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补盗贼,以及符人力手力散从官给使令。役之重者为里正,乡户衙前,主典府库,或因辈运官物,往往破产,殆王安石秉政,行免役法,依户之等级,征收役钱,以代徭役,各种徭役,悉改为雇役。明初丁役,以田为标准而课征,原则上规定田一项出丁夫一人,于每岁农隙时,赴京供役三十日,更有田不及项者,以他困足之,谓之均工夫;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而田主出米一石,以资其用。自洪武十四年编纂实册后,役乃以黄册为基础而赋课,分里甲(亦称甲役)、均徭(亦称徭役),与杂泛三者。万历九年普行一条鞭法后,丁役复被包含于田赋之中。清代赋役并征,按人丁所课之赋称丁赋,按人一□课之役称差徭,而差徭即力役也。殆雍正二年地赋与丁赋合并,成为地丁后,人民除□地丁外,以不服力役为原则,然直至清末,各省仍有征差徭者。
(二)关税 我国古时关市之税,实乃商税也。周官九赋,七即关市之赋,乃总括关征与市征者,其纳税者为商人,故又称之为征商。春秋战国时,商业资本已发达,至秦汉尤甚。汉武于元光六年后,即公元前129年,殆税商贾及车船,令出算。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算缗钺,商人得重利者重课以税,后局有市门税及入市税。唐初,商贾之税甚轻,嗣以安史之乱,财政困乏,中唐以后,遂课工商以重税矣。举其要者。有(一)借商:盖德宗时,军费穷窘,乃对京师富商,赋以借钱,搜督甚峻;(二)质钱:德宗时,于京师征之,其率为四分之一。(三)粟麦:粟麦粜于市者,四取其一,与质钱同时行之。(四)阅商买钱:德宗时设史于诸导津会,商买钱一缗,课钱二十。(五)竹木茶漆:与商贾钱同时行之,十税其一。(六)间架:德宗建中四年,即公元783年,税屋间架,乃房屋税也。视房屋间架之大小而课税,分为三等。上间钱三千,中间一千,下间五百。(七)除陌钱:德宗时,凡公私给与及买卖,每缗官留五十钱,谓之除陌钱;给他物及相贸易者,则查定价格而课税。(八)率贷,肃宗即位后,遣御史郑叔清等籍江淮蜀汉富商右族赀富,十收其二,谓之率贷,颇似近日之征收临时财产税也。宋初虽以轻赋相号召,但甚重商税,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即定商税则利。行者赍货,每千钱课税二十,谓之过税,而对于居者市鬻,课以住税,其率每千钱质三十。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令诸州县商税,以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至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收到课利最多钱数,立为租额,比较科罚。后王荆公变法,增减税额,所申省司不取旨。商税轻重,皆出官吏之意,遂有增无减矣。南渡以后,屡诏北来归正人、两淮复业人,皆免收税。关市之征遂日以蠲免,然贪吏苛取百出,私立税场,商民固未蒙豁免之实惠。元入中国,任用计臣,专事聚敛,商贾之税甚重。明季关市之征,初颇务简约,规定“商税俱三十税一”及“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洪熙宣德间,增市肄,门摊课钞。又于舟船受僱〔雇〕装载者,计所载料多寡路近远纳钞,称为钞关。此外复对竹、木材薪炭课税,为工部所管辖,而与属于户部之钞关相对,斯为工关税。清初于常关税,单称为关税,与历代所谓关市之征及明代之商税相同。承明代之钞关,自乾隆年间起,其数渐增。水路海路以及陆路之要地皆设关,征收货物通过税,统称为关税,而属于工部之工关,仍专税竹木。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缔南京条约,开五埠,称海关为新关,称原来之关为旧关、常关,或老关,而其税亦称为常关税,而与海关税相区别,至海关税乃创于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于广东、宁波、上海设三海关,对于货物并船课税。其后又于厦门设海关,而为四海关。殆南京条约订立,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商港,亦遂于此地两关征税,惟其后征税实权,渐移于英人之手,斯诚为我国税制史上一憾事也。
(三)盐铁之税 我国盐铁之征税,始于春秋。管仲相齐,官山海,盐铁之征,遂自此始。秦仍之,而税二十□于古,西汉采盐铁专卖制,至取汉则易为征税制,三国及南北朝时,盐铁之征,史载弗详,然乱世税繁,度此时,其税必重。隋时弛盐池盐井之禁,唐初因之,盐无税久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依刘彤之奏,始检校盐课,依式收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为盐铁铸铁钱使,始立盐铁法,尽权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嗣刘宴用事,捐益琦法,以为官多则民扰,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粜商人,纵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粜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简言之,晏之盐政,乃兼采专卖与征税制度也,惟晏逝世后,盐法复敝。五代盐法甚乱,变更颇多。宋初盐法,通商与官卖二法,时有变易;易言之,亦即兼采专卖与征税二法也。仁宗末曾行钞法。其法令商人入钱买钞,赴产盐地领盐,任其运卖。熙宁变法,更置盐引,有商专卖之趋势。洎乎崇宁,蔡京用事,又变钞盐法,分为长引短引,凡产盐附近地,准人赴场输盐,量限斤数,运于旁近州县便卖,给以短引。其商人所定之地距场远者,别给长引。然其节目繁伙,法制深刻,商民颇受其害。南波后,赵开复变盐法,置合同场收引税钱,其税又十倍于前矣。元行盐专卖法,太宗时每盐一引重四百斤,定价银十两,其后屡有增加,人民苦之。明于未统一时,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二十取一,以资军饷。统一后,乃行引法,规定引南及引界,只许其贩卖官盐,严禁私盐运卖。洪武初制,支盐有定场,盐场有定额,凡岁办之盐额,开边报中者,谓之正盐,□□支给工本。其工本因时而异。如洪武二年,正盐每引(400斤)支给米一石,洪武十七年,改米而给钞,两淮两浙每引钞2贯500文,长芦、山东、广东、海北、福建各地,每引2贯。正盐之外盐,称为余盐,禁运场外,贮于盐场,若正盐不足时,则以补充之。官盐经商人之手,贩卖一般消费者,其法有二,一为令商人依引法贩盐于一定区域内,一为边境军饷随时发生不足,即募集商人,令与米、马、铁等必要物品相交换,实行所谓开中之法。此盖行于洪武初。彼时又行计口配盐法,令民输米以佐军食,官给盐偿之,每户大口月一斤,小口半之。至以盐与其他货物相交换之法,随时随地而有不同,有纳米中盐、纳马中盐、纳钞中盐、纳铁中盐、纳布中盐等法,明初盐法,尚称□饬,其利亦厚。然中叶以后,官商勾结,买余盐残盐以占巨利,致官盐不能销行,盐法渐乱。更至末年,国币告匮,盐课赋以种种名目,只事额外征收,其害不可胜言,而盐政之弊,遂与明相终始矣。清代盐税乃合盐课与盐厘二者而言。盐课复分为正课、杂款、包课三种。正课即盐之正税,其税率及课税单位引之斤数,各地各时而有不同,杂款即附加税,名目繁多,征率亦不一,颇称庞杂,包课乃各省远僻之地,对住民自制之土盐所课之税。至盐厘即盐之厘金,盖当咸同之际,洪杨变起,各省以筹措军费为目的,于交通要道,征收货物税,称为厘金,盐亦与其他货物同,征收厘金,有入境税、出境税及落地税等。在一省内,有征收一二次者,亦有征收三四次者,各省颇不相同。清初盐课,皆以明万历年间之旧额为准,用引法征收。雍正时,盐政已乱,官商勾结,以谋法外利益,而国与民皆敝矣。乾隆年间,虽表面减免盐课,而另一方面则责盐商上纳报效金,于是盐商将此负担转嫁于消费者,重苦人民,殆咸同间课征盐厘,盖使其构成国家一秕政也。
(四)酒税 我国酒税之征,始于两汉,武帝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初榷酒酤,即实施酒专卖也。昭帝时改专卖为课税。新莽仍复专卖制,莽亡,后汉废莽之专卖法,复采课税制,惟史无详载。三国南北朝时仍之,其制亦不详。隋制,官置酒坊以收利,文帝开皇三年,废酒坊,任人民自由酿造。李唐于酒,时而课税,时而专卖,无一贯之政策。宋初酒税,多仿自后周。其制于三京,官造麹而公卖于民,于诸州城内,皆置务酿酒,而县镇乡闾或许民酿造而课税,易言之,即兼采专卖与课税也。其后岁课日增,定岁额而抑配,至南京则行隔槽扑买之法,不问有无纳米,而只征酿造费。税课之重,远逾于前矣。明代酒课,大明会典及明史食货志,皆举记载。大概可视为采取禁酒方针,有时为酒课,有时则含于商税中而征收之其额甚微。清初采禁酒方针,中央无征收酒税之规定,惟地方有征收酒税者,然亦时课时废,其额无多。但自雍正五年至乾隆七年,十五年间对通州酒铺每户征营业税上户银一钱五分,中户一钱,下户八分,此时酒禁已破,而贩卖于各地矣。乾隆以后,常关税每酒十坛(200斤),征银二分,其后又为银四钱,其后咸丰十年,令州各县报告烧锅商户数,贩酒斤数于户部,而令烧锅商户每六月直接赴户部续税,稍远者选代表一并纳税,税率于清末,每斤制钱十六文。(此种烧酒税,只行于直隶),咸同之际所征收之厘金,亦以1%为标准,而课税于酒;清末,重课酒税,寓禁于征之议大兴,然迄未过分增高也。
(五)茶税 茶税始于唐德宗建中年间,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其一,以为常平本钱。然收入悉充军费,未达原来目的,于兴元元年,即公元784年诏罢之。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复课税于茶,以三等定估,十税其一,穆宗长庆年间,茶税减增五成,武宗会昌年间,又增江淮茶税,称搧地钱,乃通过税也。宣中〔宗〕大中年间盐铁转运使裴休于产茶地方课税,私商给自言之帖(纳税证明书)使其国内通行,更无苛夺。文宗时,又以江准茶商私增斤两,每斤增税五钱,谓之剩茶钱。茶税视贞元时增倍,而私贩益起。宋制国初除川陕广三区许人民自由贸易外,天下之茶悉收买于官而公卖有之于民,盖归专卖制度也。司茶政之官署;称为榷货务,置于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及蕲口。淮南于茶之生产地,置山阳,配吏,总括州内之制造者,其数有十三,制茶叶者,称为园户。京师商人欲行京之交易,先于京师之榷货务,纳金钱或帛类,乃予以相当之交付货物证券,谓之交引,指定买茶之区,令就该地之榷货务,从事交易,出境时,复给券以证明。东南地区,得纳金钱于当场之一货务,而受交引。官收茶时价轻,出则重估,其差额即专卖利益也。仁宗天圣时,改行贴射沽,以十三场茶买卖本息并计其数,罢官给本钱,使商人与营户自相交易,一切定为中估,而官收其息,然必辇茶入官,随商人所捐予之给券为验,以防利害,故谓之贴射。至嘉祐中,乃行通商法,其法于园户之种茶者,官收租钱,商贾之贩茶者,官收征算,而尽罢禁榷。后蔡京虽累议变革,通商法卒不能废。明代茶法,原则均用引法,以陕西,四川为最著,然亦如盐政随时变易,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弘治七年(1494年),皆以米易茶,所谓“粮茶事例”也。宣德十年(1435年),以茶易盐,所谓“盐茶事例”也。又若弘治十四年(1501年),令纳银于茶司而给以引,十七年(1904年)又令运茶至茶司而给以银,皆随时立法,举庆不常,惟以茶易马,所谓以采山之利,易充废之良者,自洪武四年(1371年)迄于崇祯末年不废,盖与明代相终始之法也。清初效明制,实行茶马之法,至雍正年间,仿盐政之引法,实行茶引法以征税。由户部分引于地方官,地方官卖之于茶商,茶商借之以赴产地购茶,运购各地。税率初为每斤纳银四丝九忽,嗣增至一厘二毫五丝。其后咸丰年间,加征厘金,境内外运销,皆课之,此外复有附加税或杂捐。今以江西为例言之,自咸丰九年(1859年)起,于省境内运茶,每百斤征厘金银二钱,出省则征出境厘金银一钱五分,至茶附加税,称为茶捐,由产茶户或茶庄,每百斤纳银一两二钱至一两四钱。
(六)矿物税 我国古时,盐铁之税并称,惟自东汉末年迄隋唐以来,于铁之课税记载已不详。殆至赵宋,始演变为矿物税。宋代矿物之主要者,为金、金〔银〕、铜、铁、铅、锡、水银、朱砂。其监冶扬务,共计201场,袭后周之制,各场定年额,课纳现物,自太祖太宗以来,历代皆轻赋主义。仁宗,英宗注意采取,对废矿,下诏触免赋课。以矿山之兴废有异,矿税亦增减不一。徽宗崇宁后,益倾注于开掘矿山,以增收入,征赋亦较严密,南渡后,矿政兴废无常,税收则趋减退。元之岁课,亦间寓有矿税之意义。其所谓岁课者,盖以天地自然之利,发于山泽,以供民用。有金、银、珠、玉、铜、铁、铅、锡、矾、硝、竹木之材。王者因明所利而利国,多者不尽收,少者不强取,而岁课有定额焉。如金课,最多者为浙滇,各百八十余锭,次之湖广80余锭;银课,云南多至735锭,江西次之,至462锭;铁课江浙最多,额外铁245 867斤,课钞千七百有三锭十四两,湖广江西次之。明代矿税有银铁课,铜课,水银课,矾课等种,但除银课外,其他皆为数甚微。当时主要矿产地为浙闽,明初即开始采掘,川滇之矿则由天顺年间开采。自明初迄明末,采矿于原则上皆须经政府许可,于政府管理监督下行之。军民私自采矿者,均处极刑。银课之课税方法,采承包制度,规定一银场一年应纳税额,而弗计产量之多寡。其洪武时所定旧额,谓之岁办,水乐宣德所递增者,谓之闸办。洪武初年虽定岁办,然立额颇宽。英宗下诏封坑穴,撤闸办官,景帝亦于景泰元年(1450年)废止各处银课以抚民。后虽时关时阐,予人民之影响,皆甚轻微。殆至万历二十四年(即1596年),以国用艰窘,诏开各递矿治,中使四出,开矿征银。由是横索民财,蹂躏地方,无所不至。直至三十三年,乃谕矿差内外官封令回京,封闭矿峒。当时所得之银,实达9 300万两之多,然帝犹以为不足。山泽之利已竭,民力已枯,明亡其肇端于此乎?清初鉴于明末矿税为祸之烈,封禁甚严,至乾隆年间,改采自由开矿方针,当时滇,黔、桂、川、湘、浙、闽、晋等省之金、银、铜、铁、铅矿厂,约达200。其后咸丰年间,财用困乏,故奖励开矿,以丰财源,虽向即封禁之直热蒙古,伊犁等地,亦有开采。光绪年间,以财政及经济之需要,益采积极开发矿业政策。至税率,依时代与场所而不同,如康熙年间,各省开采所得金银,四分解部,六分抵还工部,云南银矿官收四分,给民六分,湖南铅矿所出云母,官收半税,贵州银铅税二八收课。雍乾以后,大半均按二八定例征收,然亦不齐,或于官税十分之二外,其四分发价官收,其四分则听其流通贩运;或以一成抽课,其余尽官买,或以三成抽课,其余听商自卖或有官发工本招商承办者;所谓“二八收课”者,即官税十分之二,民卖十分之八也。嘉庆会典,记载各厂出产额益税额为一定,其税额可视为嘉庆年间之定额;户部则例则只举税率,而不示出产额,光绪年间,矿税无确实之规定,仅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公布大清矿务章程,分矿税为矿界年租(即矿区税之前身)及矿产出井税(即矿产税之前身。)但迄未实施也。
(七)契税 契税始于东晋,盖晋自渡江,凡买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古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曰散估,此即契税也。后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至赵宋太祖开宝二年,即969年,收民印契钱,令人民典卖田宅者,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徽宗崇宁三年,即1104年,勃诸县,典卖牛畜契书并税租钞及卖买田宅契书,皆由官印刷发卖,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耕牛买卖,免课契税,孝宗乾道七年,即1171年,因当时州县人户,以物日科配,空给印纸名为预借契钱,朘削下户,有失抑制富豪兼并之意,诏令禁止之。其后递嬗演变,迄予清季,契税对象,乃仅及于田宅。顺治四年,即1647年,规定:凡买田地房屋,由买主依卖买价格每两纳税银三分,官于其契尾铨盖官印以为证,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二十一年,增定江浙山东江西等省契税。雍正七年(1729),准契税每两三分之外,加征一分,为科场经费。十三年,禁止用契纸契根,并停征收税课议叔之例。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定税契例,凡民间置买田房,布政使司颁发契尾,编刻字号,于骑缝处给印,发各州县填注业户姓名价值,一存州县,一同季册报司。如有不投税无契尾者,事发照漏税例治罪,其后实行此法,提高税率,买契为9%,典契为4%、5%,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规定:买契为9%,典契为6%。凡缴纳契税,铃盖官印之契据,称为红契,否则称为白契,至今犹然。
(八)其他 我国过去租税,除上述各种,历史较久税额较多外,其他仍有若干杂税,如汉武之征婚钱税与家畜税,宋太宗之征水产物税,宣和中之征□总制钱与板张钱,明代之鱼课,清代之房捐,印花税,牲畜屠宰税,牙税,当税等等,虽兴废无常,久暂不一,然亦应归各朝税制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