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人

同鲁迅一道到仙台的还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名叫施霖。鲁迅同施霖的合影有两张:一张是全体同宿同学合影(见本书此处);这一张上则只有他们两个人。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仙台是一个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文章不提施霖的原因或有两个:一、鲁迅到仙台比施霖早——实际上他同施霖到达的时间相差不多;二、他有意回避提到这位同宿舍的同乡。这篇文章影响很大,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造成误解,使读者以为那时仙台只有鲁迅一个中国留学生。1977年出版的《鲁迅》照片集收录这张合影时说明文字不但没有提及这位同学,而且还把这张照片说成“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列为“与东京弘文学院同学合影之一”。(1)

施霖,字雨若,浙江仁和人。1902年官费留日,先入弘文学院,1903年进入正则学校学习,1904年转学到仙台第二高等学校二部工科二年级学习,研习工兵火药。他是进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的第一位中国学生。仙台二高和仙台医专就在一个院子里,大门左右分别挂着两校的牌子。

鲁迅与施霖合影,摄于1905年

从实际到达仙台的时间上说,鲁迅早于施霖。但当地报纸却先报道了施霖的消息。1904年7月11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公布了清国留学生施霖的入学许可。次日当地报纸的报道说:(施霖)浙江省仁和县出生,字雨若,东京正则学校毕业,志愿学习理工科,希望研究“军工火药制造”。

1904年7月14日,仙台医专公布了清国留学生周树人的入学许可。次日,当地报纸《河北新报》第五版的《清国留学生和医学校》报道了(周树人)获得入学许可及其履历、出生地等情况。报道中出现了错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于九月十一日许可清国留学生周树人入学,周是南京人,曾在南京陆师学堂学习,后毕业于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鲁迅来自南京,但却是绍兴人;“南京陆师学堂”正确的名称应为“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校”;鲁迅在弘文学院读的不是“普通科”,而是“速成普通科”。

1904年9月10日仙台《东北新闻》第七版登载一则消息《医专新入学的中国留学生》,报道鲁迅已到仙台,正在寻找住宿地的情况,并说“周树人操着流畅的日语,是一位愉快的人物”。9月13日,该报第七版又刊登了《清国学生》一则,报道了鲁迅同刚从东京转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的清国留学生施霖的消息,说他们暂时住在片平丁五十四番地的田中宅旅店。报道把周树人的名字误写为“周土付人”。

鲁迅与施霖相识并同租宫川宅,又是浙江同乡,关系应该是密切的。但鲁迅从没有提起过施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本来友好,后来情谊逐渐淡薄。而导致他们的关系疏远的原因,则不得而知。还有人推测说鲁迅不提他,是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没能通过二年级升班考试而留级。他的升级考试成绩表显示,体操是满分,英语、代数、几何等都不及格。第三年,他的考试成绩仍达不到升班标准。(2)此后,施霖的姓名就从二高的名簿上消失了。以这样的成绩和结局,若写进文章,不但不能为中国学生增光,反而可能成为“中国人是低能儿”的证明,也许因为这一点,鲁迅对施霖不曾提起。


(1) 《鲁迅》第3图,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2) 鲁迅在仙台的记录调查会《鲁迅在仙台的记录·申请入学》,东京:平凡社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