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场域:从万科到阿里
- 沈老板
- 2185字
- 2022-11-18 10:54:08
文化稀释:企业做大了,味道变淡了
新人加入,带来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看到很多商业组织在需要能力升级的时期,往往不会选择长期方案,让组织内成员成长,而是通过招聘外部“新人”来解决。
新人的不断加入会给企业带来新鲜血液,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如果企业并没有针对新人的成体系的文化建设,那久而久之,这家企业就渐渐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随着企业业务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张,员工遍布各地,新人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这就给组织文化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组织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建设,各个部门和地区的文化就只跟这个部门或者地区的负责人有关系,那组织文化就会五花八门,组织也就会变得平庸,和市场上的大多数组织一样。
其实我听到不少老阿里人有这样的慨叹:企业大了,味道变了。他们往往很怀念当初组织没那么大的时候,随时可以见到马云,所有人在打着一场仗,那种浓烈的文化让人印象深刻。现在阿里也在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无外企工作经验、无留学经历、英语不流利不招,非85后、90后不招,这些给组织带来的文化冲击是巨大的。如果国际化的人才不理解草根文化的精髓,那企业的文化味道是会渐渐被冲淡的。就像一杯泡了很多遍的西湖龙井,本来味道就淡了,这时候加了一点西式的咖啡,那茶叶的味道和咖啡的味道在一起,就不是“稀释”,而是“变味”了。
考勤打卡简单,管理员工摸鱼难
阿里巴巴直到现在都是坚持不打卡的,这是一种对员工的信任,也是一种文化驱动的方法。以前规模小的时候,大家都是奔着马云描绘的使命愿景,自觉自愿地去奉献自己的时间,而在文化驱动下,员工的工作时间是很长的,996更是常态。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房地产公司都是要打卡、查考勤的,有的公司规则严格,错过1分钟都要扣钱,其实很多制造企业也都是如此。到了年底,人力资源部还会把考勤记录拿出来看一下,就知道哪些员工经常加班,哪些员工总是按时下班,默认加班的员工敬业度高。
但是,互联网时代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打了卡的员工坐在工位上就是在工作,也并不是打了卡以后,员工就一定在岗。比如“内卷”:因为企业提倡敬业勤奋的文化,管理者们都会自觉地选择加班,同时公司确实也鼓励加班,人力资源部门还会对加班员工支付加班费,甚至表彰鼓励。为此,很多员工为了比自己的老板晚下班,选择“耗”在工位上。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要坐着耗一天是很容易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员工看着手机是在逛淘宝、刷朋友圈,还是在为了工作而了解市场信息,与客户沟通、与同事互动。
讲文化太虚了,还是业绩实在
很多企业一方面抱怨组织文化被稀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对组织文化长期投入。这些企业认为组织文化都是一些比较虚的事情,不会认认真真地把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一点一点地在人身上落地。
马云说过,文化就要是“虚事实做,实事虚做”。
组织文化看起来很虚,要“做实”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对那些CEO和高级管理者们来说。核心高管每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把这些点滴拍成照片串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组织的“味道”,一个企业组织最为核心的文化。味道不对,往往是因为这些管理者不够自知、不够自律,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一个组织文化的坚守者和创造者,而是置身事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
此外,文化也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所以,管理者的勤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会讲文化,无时无刻不去测试文化的温度,无时无刻不去干预文化的浓度。当我们发现了文化稀释的现象,就需找到核心原因,然后出手去干预,这才是一个高级管理者应该有的素养。
我在企业组织内观察的经验告诉我,抱怨组织文化被稀释的管理者,其实他们自己很可能就是组织里那个文化浓度没那么高的成员。
案例
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组织文化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