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风筝金陵十二钗

黄平说:“当时我负责编辑江城日报科学与艺术版,我听说过,武钢风筝协会及一些小学、幼儿园请姚钟镇去讲授风筝课,他认认真真地作准备。有个企业拨一千元作为讲课费。姚钟镇把钱转交给体委。他说:‘我有义务普及风筝知识。’”

江石颇有感触:“记得我采访风筝王时,翻开了他别致的《风筝日记》,上面写着做风筝的经验体会,还画着千姿万态的风筝。翻着翻着,一行文字跃入我的眼帘‘一位西方学者感叹地称,风筝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华儿女有责任弘扬风筝文化!’,我想,风筝王姚钟镇的精神动力就在于此吧。姚钟镇关于风筝的知识渊博,关于做风筝的实践经验特别丰富,对风筝文化的追求十分执着,所以才能在风筝文化的开发上硕果累累。”

黄平说:“江石,你看,这些美人风筝怎么样?好像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我想问你这个机器人,你记得金陵十二钗是哪些美人。”

江石说:“十二钗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等十二个人。”

黄平说,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吉祥图案,寄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林黛玉选择了一个美人风筝,目的就是为了祈求消灾免难,身体康健。而薛宝琴的蝙蝠风筝,谐音为“遍福”、“遍富”,象征着古代人们对于富贵如意生活的美好向往。

江石说,宝玉除了一个美人风筝,还有一个螃蟹风筝被袭人送给了贾环。螃蟹风筝,取意于“富甲一方”和“纵横天下”的美好寓意,象征了对于财富与权势的追求。

黄平说,其次,风筝作为《红楼梦》的重要意象,成为金陵十二钗,尤其是探春悲剧命运的象征。风筝有随风飘散的特点,尤其断了线的风筝更是漂泊无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尤其是探春,探春的凤凰风筝,暗示了其远嫁为妃的命运归属;黛玉的美人风筝,象征了其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的悲剧结局;而宝琴的蝙蝠风筝,则是难得的幸福绵延。理解了风筝所象征的民俗功能与悲剧象征意义,宝钗“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又有哪些深意呢?

江石说,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在南北之间随季节迁徙,从不抛弃老弱病残,也不争先恐后,而是循规蹈矩以“一字形”或“人字形”排序,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七个大雁,“七”谐音“齐”也,暗示宝钗具备“仁义礼智信”所有的美德。

黄平说,端庄娴雅的宝钗,的确无愧于古代封建淑女之典范。宝姐姐虽然比林妹妹入府晚,却凭借自己周全的礼数与豁达的胸怀赢得众人喜爱。宝钗的大雁风筝,则暗示了宝玉与黛玉木石前盟姻缘的落空,正如《终身误》里所言,“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江石说,在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安排下,宝钗与宝玉圆满了金玉良缘之说。高鹗的续写,整体上符合曹雪芹“黛死钗嫁”的命运走向。作为守节之鸟,大雁与宝钗在宝玉遁入空门后而忠贞不渝的节妇形象相一致。大雁在古代被视为最有情义的鸟类,成为人们对于忠贞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黄平说,江石,风筝作为小说《红楼梦》里的重要意象,成为大观园女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悲剧命运的象征之物。宝钗所放的“七个大雁”风筝,也与她一贯的形象定位与最终的命运走向相暗合。所谓“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曾经那个看着她如雪肌肤而成“呆雁”的宝玉最终选择了一入空门,这位“山中高士晶莹雪”也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聆听着赋予美好德行背后的哀鸣之音。我不能知道你是什么时候读《红楼梦》的。

江石说,我读小学四年级暑假期间,母亲下乡去了,我的父亲——天主教会办的工厂的副厂长,就将我接到工厂里宿舍住下。父亲在工厂里有一间住房,里面有两张床,雪白的床单是公家配置的。马厂长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住的是套间,马厂长的夫人很漂亮,马厂长的女儿说不上有多漂亮,但是,身材苗条,很受看。因为马厂长的套间就在隔壁,这样,我喜欢到马厂长家去串门。一到马厂长家中,马厂长的女儿立即拿上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要我当贾宝玉,她自己扮演林黛玉。她讲述的故事,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时间一长,我就真的将自己当做贾宝玉了,将神父的女儿当做林黛玉了。

黄平问:江石,你是一个由初中生、锅炉工成为记者的人,后来成为科普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后来为什么学医,成为硕士研究生,还担任南海医学院教授。我觉得很奇,最奇的是,你对《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都有研究。

江石说:“黄平,我明白了,你为什么几十年来对我一直看不上,你父亲是江城市的领导干部,母亲是教授。我的父亲是一个企业的副厂长,母亲是家庭妇女,其实,我的爷爷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富农,与地主打官司是自己写状子。我的父亲是师范大学毕业,当过教师,外婆家是富农,我母亲要养我们兄妹七个,没有时间上班。在你们这样的人的眼光中,我们这样的家庭,是培养不出人才的。不过,我读小学中学,除了语文出类拔萃,其他成绩一般般。

黄平说,江石,你毕竟是怪石转世,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大器晚成。大器晚成是指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