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2022)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等主编
- 2723字
- 2024-11-03 19:25:54
前言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站在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新起点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作为承担汽车行业管理支撑职责的机构,连续第二年编纂出版《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本书由装备中心牵头组织,联合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汇集清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以及吉利汽车、一汽解放、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整车及产业链重点企业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编纂完成。全书基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财税优惠目录、乘用车双积分等汽车行业数据优势资源,充分吸纳和征求行业各界专家的意见及建议,系统总结了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新进展和新变化,重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明晰产业发展脉络,是一部权威性、综合性的汽车行业年度书籍,致力于为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及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权威参考。
本书由总报告篇、产业环境篇、安全篇、市场篇、车型篇、技术篇、零部件篇和附录八个部分组成,结合国家“双碳”目标,立足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安全管理、市场发展、车型特征、技术应用、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和精准研判。
总报告篇综述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及技术的发展情况,识别和判断最新趋势,提出下一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本篇分析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动力,总体保持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态势。同时,产业结构面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调整,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增长,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新阶段,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展望未来,我国汽车产业需应对包括“双碳”目标要求、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新形势和新问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建议继续以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为核心,引导资源要素汇聚,围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资源保障能力、挖掘汽车消费、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研究支持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储备措施。
产业环境篇分析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体系走向,评估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的碳减排效益,介绍中国工况研究新进展及标准导入情况。本篇分析显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明确汽车产业低碳政策体系,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是完善汽车油耗标准和双积分政策、加快普及新能源汽车、引导绿色出行和跨产业协同“减碳”。一方面,在双积分等政策法规引导下,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促进汽车产业减碳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油耗标准法规和管理不断加严,基于WLTC和中国工况,持续修订完善传统车辆节能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及替代燃料汽车能耗限值评价体系,完善各类汽车能源消耗当量转换和节能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汽车关键节能技术能耗测试和评价方法标准体系。
安全篇全面剖析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带来的传统和新型汽车安全问题。本篇分析显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趋势下,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演变,在主被动安全的基础上,车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一方面,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需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全面增强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重点工作,要以系统工程的方法保障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通过强化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督要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合规。
市场篇和车型篇分析2021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运行特征、车型技术特征,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从市场表现看,我国汽车市场结束了2018年以来的负增长走势,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加速,已成为汽车领域推动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从新车型特征来看,乘用车新车型发布总体较为平稳,新能源汽车产品布局逐步加快,商用车新车型规模较大,并在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总体呈现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技术篇选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梳理2021年以来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分析中国汽车测试工况对油耗及节能技术的影响等内容。本篇分析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大幅提升,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等传统节能技术加速普及,变速器向自动化、多挡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技术指标稳步提升,整车续驶里程、能耗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动力电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持续发展,信息交互技术构筑领先优势,高精度地图基础支撑技术不断迭代,但仍存在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受制于人,测试验证与真实驾驶环境存在差距等问题。
零部件篇加强对芯片、动力电池、电驱动总成、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目前中国汽车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本篇分析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如芯片短缺成为我国车市增长短期掣肘,车规级芯片制造能力亟待突破,要大力推动国产芯片、构建芯片检测认证体系等;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整体处于全球前列,但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已逐步显现,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循环寿命、低温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站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年度报告结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行业企业关注问题,从产业链供应链不同角度评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但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不断发生新变化,如中国传统车企率先宣布停产内燃机汽车;产业形势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第一梯队已涌现出来并取得了初步发展;“业外”企业纷纷进入汽车生态圈,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软件定义汽车”方兴未艾,汽车产品的属性和架构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等,我们也将继续跟踪研究,努力在新年度的报告中体现这些内容。
本书的编纂出版凝聚了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等行业主体力量,谨此向为本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鉴于编写时间仓促和经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2022)》编委会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