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松打虎

带着一根哨棒、一颗骄傲的心,他独自上路了,义无反顾。

其实武松不想打虎

武松出场是在柴进庄上,当时,他和宋江发生冲突,发现彼此是英雄好汉后又以兄弟相称。在他的自我介绍中,他酒后与人相争,以为自己打死了人,怕吃官司,便逃到柴进庄上躲了一年多,后来才知道,那个人没死,被救活了。

得知自己没背上命案,武松的一颗心放回到肚子里,决定回家乡清河县看望哥哥武大。

他在路上走了几天,经过阳谷县时,感到肚中饥渴,正好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门口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字。武松进去,软磨硬泡,强买强要,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手提哨棒[1]便走。酒家[2]赶出来告诉他,前面的景阳冈上,最近出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3],天色一晚就会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

听说有老虎,还是害了很多人性命的老虎,武松会马上决定为民除害,去打死这只老虎吗?

并没有。

武松一开始根本不相信酒家的话,他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4]。”

但武松道:“你鸟做声!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他非要独自过景阳冈,是因为他不相信有老虎。当然,他也说了,就算真有老虎他也不怕,但从后文可知,这是吹牛。不信有虎是真的,不怕有虎是假的。武松是英雄没错,可人无完人,他也有缺点,就是爱炫耀,好逞能。

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写着有虎伤人的警示。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5],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6]鸟!”

直到此时,他还认为是酒家为了赚钱,故意编造虎情来吓唬普通客人,让客人晚上不敢过冈,只能去酒店花钱住宿。

他继续一意孤行,直到路过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见门上贴着一张盖了官印的榜文,上面写的和酒家说的一模一样。

这下,武松知道景阳冈上真有老虎了。他会作何反应呢?

(武松)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如果武松真想打虎,无论是为民除害,还是仅仅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他都会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才对,但他的第一反应却是转身回酒店。

作为一个爱炫耀、好逞能的人,打死一只老虎,可以让武松炫耀一辈子,事实上,他后来就经常拿自己的打虎经历向人炫耀。

那么,为什么武松此时不想打虎呢?

武松怕虎

武松不想打虎,是因为他不敢打。

是的,你没看错,武松一开始并不敢打虎。虽然他面对酒家的一番好意,两次都嘴上逞强,但其实他是怕虎的。

我们来看看说他怕虎的依据。

当酒家告诉他冈上有老虎时,他说了句:“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当酒家要他进屋看官司榜文时,他说了句:“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当他看到树上写的警告时,他笑着说了句:“我却怕甚么鸟!”

连说三次不怕,但原因有微妙的不同。

第一次,是他根本不相信有虎。

第二次,是他好面子,在酒家面前不愿意露怯。他是一个把自己当成英雄的人,既然如此,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害怕。

第三次,是他看到树上写的警示后半信半疑,自言自语,有点儿自己给自己打气壮胆的意味了。

如果大家还不信,我们看第四次,也就是武松看到山神庙门上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的反应:

第一反应,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性命要紧。

第二反应,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转念一想,面子比性命重要。

第三反应,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想回去,却碍于面子不能回,只好自我安慰,硬着头皮往前走。

还有第五次。

武松硬着头皮,一步步走上景阳冈。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圣叹在这句下面批注道:“骇人之景。”又批注道:“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听听这口气,又是自我安慰,又是自我欺骗,又是自我壮胆。就像走夜路的人常常吹口哨,不是不怕,恰恰是因为怕。施耐庵在写武松打虎之前,连写五次武松的不怕,实际上就是要写出他的怕。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就说明武松懦弱,不如同样打过虎的李逵勇敢呢?

其实,这个问题李贽早谈过了。他认为,如果有人因为武松在打虎前胆怯了,就由此认定武松不如李逵勇猛,这种见解就太片面了。殊不知,武松和李逵的表现不同,正体现了《水浒传》刻画人物的传神。李逵连杀四虎,毫无胆怯退避之意,是因为这四只虎吃了他的母亲,他要为母报仇。而武松是突遇猛虎,无路可退,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打虎的打算。

所以,写武松怕虎的一面,不但不会损害武松的高大形象,反而使武松的思想行为更符合人性,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可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武松不想打虎,不敢打虎,也不是非得打虎,那为什么他要打虎呢?

答案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当他在景阳冈上面对突然跳出来的吊睛白额老虎时,他还有别的选择吗?老虎堵住了他的退路:要从此处走,先过我这关!

其实武松本来有很多退路,那些退路又是被什么堵住的呢?换句话说,武松是如何走到这无路可退的地步的?

无路可退

武松走到无路可退、不得不打虎的地步,原因是多样的。

原因一:他太自负。

首先,武松是一个极度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的人。

他第一次对酒家说:“便有大虫,我也不怕!”第二次对酒家说:“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两次都是“不怕”,第二次还把“我”变成了“老爷”,这是典型的自我提升:我不是一般人,我是老爷!我是老爷我怕谁?

当他看到树上的警示时,说:“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他说出“那等客人”这个词时,是充满优越感的。他把自己放在一般客人的对面,极力显示自己高人一等,标榜自己不是凡人。

其次,自负的另一面,就是不相信他人,不信别人的话,不听别人的劝。

酒家告诉他有老虎,他说人家说的是“鸟话”;酒家怕他不信,要他进屋看官司榜文,他呵斥人家“鸟做声”。真话,好话,关心的话,在他这里都成了“鸟话”。即使后来看到了树上的警示,他依然认为是“酒家诡诈”,就这样无端猜疑别人的用心,曲解别人的好意。

原因二:他太傲慢。

从武松和酒家的一番对话中,能感觉出酒家句句真诚实在,而武松一直居高临下,自认为高人一等。

鲁智深在五台山下的铁匠铺里,会邀请小铁匠一起喝酒。林冲在朱贵的酒店里,在不知道这个酒店底细的情况下,也会邀请小伙计喝酒。

鲁智深和金翠莲父女这样的“下层人”也能坐在一起饮酒。林冲也有李小二这样的“下层人”朋友。

而这样的事,在武松身上不会发生。

武松似乎天生有一种遗世独立的英雄气质,以及俯视众生的高姿态,使得他总是和普通人保持着距离。

在走近那只伤人猛虎之前,武松已经得到了三次警告:酒家的劝说,树上的警示,以及山神庙门上的官司榜文。可是,生性傲慢的武松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带着一根哨棒、一颗骄傲的心,他独自上路了,义无反顾。

不过,导致他最终无路可退的,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好面子逼出潜能

原因三:他太好面子。

一个自信和骄傲的人,往往也是特别好面子的人。当武松知道真的有虎时,还在寻思:“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这个时候,他明明是有退路的,就因为怕人耻笑,才没有转身离开。

对于武松来说,被别人耻笑,比遭遇老虎还可怕。套用孔子的一句话“苛政猛于虎”,在武松看来,是耻笑猛于虎。

被人耻笑,为什么这么可怕呢?

因为在武松这样的人心中,好汉是不能被人耻笑的,被人耻笑了,就做不得好汉了。

对于有的人来说,面子比性命重要。

其实,对于面子的看重,古今中外都有。西方中世纪的贵族、骑士,也把名誉看得高过生命。无论是西方中世纪的贵族、骑士,还是中国的好汉,都有一种可爱、可贵的品性——好面子。

是的,好面子是可爱的,也是可贵的。好面子源于一种骄傲的个性,有这种个性的人,至少不会太卑劣。

好面子,就是有耻。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一个基本要求。

孔子讲过,一个被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其人民一定“有耻且格”,即有羞耻心且能自我检点;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也要“行己有耻”,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孟子更是把羞耻心作为人的四大基本良心之一。他认为,人一旦失去羞耻心,就叫“无耻”,人一旦无耻,会怎样呢?孟子找不到一个比“无耻”更难听的词了,所以,他只好说:“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还说过:“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有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孔孟都讲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得直白一些:好面子,就是要脸。

要脸好不好?如果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不妨反过来思考:不要脸好不好?不要脸当然不好,还是要脸好。

武松要脸,就不好意思退回去。因为没有退回去,就碰上了老虎。打死了老虎,成就了他一世的英名。

可见,好面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逼自己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事。很多成功的事,都是在压力下做出来的。人有时要逼自己,逼出自己的潜能,不然,你哪里知道自己能做多大的事呢?

正如武松,他以前并不知道自己可以打死一只老虎,因为好面子,他逼着自己面对老虎,然后逼出了自己的潜能,逼出了自己的神勇,成功战胜了老虎,成了万人仰慕的英雄。

当然,光要面子不行,还得有实力,以及正确的战术。

一个正确的战术就是:重视敌人。

如果说此前武松自信、自大、自负,开口闭口都是“不怕”,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那么,当那只恐怖的老虎随着一阵狂风猛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表现出的,就是对对手的极度重视。

孔子曾经和学生子路讨论过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有趣的是,孔子就是用一个人面对老虎的行为来举例说明的。

有一次,孔子夸奖了颜回。子路很不服气,觉得颜回不过是个文弱书生,他说:“要是上战场打仗,还得靠像我子路这样勇敢的人!”

孔子是怎么回他的呢?

子曰:“暴虎冯河[7],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意思是: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知道后悔的莽撞人,我才不和他共事呢!我需要的是遇事知道害怕,善于谋划,最终能把事情做成的人。

在孔子看来,临事而惧,才是真正的勇者的心理。前文一再说武松怕,不是要说武松胆怯窝囊,恰恰是说,这才是真实的英雄,而且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需要真正的对手。面对真正的有实力的对手时,心存敬畏,保持警惕,小心应对,是英雄的必备素质。

此时,景阳冈上,日薄西山之时,武松面对的,就是一个真正的有实力的对手,一个让二三十条大汉丧命的对手。

武松该如何应对呢?

无奈打虎,一举成名

首先,正如孔子所说的,临事而惧。

那只老虎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整个身子往上一扑,又从半空里扑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一身冷汗,证明武松真的很怕,没有一点儿轻视对手、粗心大意。

有了这份临事而惧的心态,接下来就是好谋而成。

面对又饥又渴、来势汹汹的猛虎,武松既没有落荒而逃,手足无措,也没有贸然出击,仓促应战。

他的战术是:先退避三舍。

第一退:当老虎扑过来时,武松一闪,躲到老虎背后。

第二退:当老虎把前爪搭在地下,腰胯掀起来时,武松又一闪,躲在一边。

第三退:当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猛然一扫时,武松又闪在一边。

这是武松打虎的第一阶段:躲闪。

老虎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招都没拿住人时,自己的气性就先没了一半。

此时,武松知道,面对强大的来犯之敌,先行退让,待其疲惫,寻其破绽,再行进攻,是兵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面对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只用了一招躲闪,却非常管用,不仅化解了老虎的汹汹攻势,还消耗了老虎的气力,更重要的是,长了自己的志气,灭了老虎的威风。

现在,轮到武松出手了。

那老虎再吼了一声,又转过身来,武松双手抡起哨棒,用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这是武松打虎的第二阶段:棒打。

只听得一声响——不是打在老虎身上的响,而是“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的响。

原来是他太慌乱了,哨棒打在了树上。

这下,武松不仅没打着老虎,反而把哨棒折断成了两截,只能拿一半在手里。

这根哨棒,武松自打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带在身边,作者时时提到它,让我们以为这是个关键道具,最后打虎要靠它。没想到,它刚闪亮登场,就落得这样一个结果,使我们的期待大大落空。

这是作者故意设置的意外,给情节平添波澜,惊吓读者。同时也让我们看出,武松直到现在还是十分紧张,动作虽然勇猛,却有些变形。

经历了这个挫折的武松,有没有慌神?

应该说,前面他三次躲闪,就是在寻找出手的机会,一旦机会来了,他就用尽平生气力,试图给对方致命一击。可是,这一击却失手了,不但没有打着老虎,反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真的变成孔子批评的赤手空拳打虎了。

对武松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心理考验。这样严重的挫折通常会极大地打击人的自信心。

那老虎咆哮,性发起来,翻身一扑,武松扑过来。武松猛然一跳,退了十步远。

一跳就是十步远,这是吓坏了的表现,是刚刚出手又失手之后,一时之间的仓皇应对。

但是,武松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扑过来的老虎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他面前。武松立刻将半截哨棒丢到一边,两只手就势把老虎顶花皮[8]揪住,一按按下来。老虎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武松用尽全身气力将它按住,一点儿都不敢放松。腾不出手来的武松,就用脚往老虎脸上、眼睛里一顿乱踢。

这是武松打虎的第三阶段:脚踢。

老虎咆哮起来,从身子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形成一个土坑。这恰恰帮了武松的忙,武松直接把老虎的嘴巴按进黄泥坑里去了。

老虎被武松折腾到现在,已经没了气力。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用尽平生之力,只顾打老虎。打了五七十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动弹不得,只剩喘气。

这是武松打虎的第四阶段:拳打。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找到半截哨棒,他怕老虎不死,又用哨棒打了一回,直到老虎断气了,才丢了棒。

这根哨棒,之前我们对它充满期待时,作者却让它折断了。等到我们已经忘了它时,作者偏偏又让它出来,让它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是武松打虎的第五阶段:打死。

武松对虎,一开始不想打,不敢打,也不会打,但因为他自负,好面子,爱逞能,逼得自己没了退路,只好打了。打了,也就真的打死了。逞英雄,也就真的成了英雄。

世上的很多事,往往也是如此。

这段武松打虎的情节,跌宕起伏,写得极为精彩,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段。

打虎本身就不好写。正如金圣叹所点评的:“天下莫易于说鬼,而莫难于说虎。”意思是,天下最容易的是说鬼,最难的是说虎。因为鬼这种东西谁也见不到,你怎么说别人怎么信,而老虎是很多人都见过的,至少《水浒传》的故事发生的年代,老虎是很常见的。

但是,有意思的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偏偏对于容易说的鬼怪一个字都不说,而对于难说的老虎,则在书中说了三次。这正说明施耐庵在写作上足够自信。

除此之外,金圣叹还说过:“读打虎一篇,而叹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这也是在赞扬施耐庵描写手段的高超。

武松打死老虎之后,受到了阳谷县知县的抬举,做了当地的步兵都头[9]。上司见爱,乡里闻名,武松心中好生得意,连本来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的事都暂时抛在脑后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子也说过:“福兮,祸之所倚。”刚打死一只虎的武松,此时万万没想到,不久后他又要大开杀戒,这回他杀的,却是人了。

杀虎让他从逃犯变成都头,而接下来的杀人,又让他从都头变成了囚犯。这是怎么回事呢?

行者·武松

武松,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排行第十四,在家排行老二,因此也称“武二”,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长大,因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天下闻名。

武大被毒害后,武松为兄报仇,手刃潘金莲等人,被刺配孟州,在途中与张青、孙二娘结拜。在孟州遭人设局陷害,怒而在鸳鸯楼杀死三个幕后黑手。在张青、孙二娘的帮助下扮作行者逃亡,投奔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时归入梁山。

宋江初次提出招安时,武松持反对意见。梁山接受招安后,武松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征辽时,击杀辽国皇子耶律得重;征方腊时,砍死三大王方貌等。

在征方腊的一场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江南平定后,武松拒绝回京接受封赏,在六和寺出家,并照顾病重的林冲。最后,以享年八十岁善终。


[1]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2] 酒家:酒店主人。

[3] 大虫:老虎。

[4] 官司榜文:古代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5] 诡诈:欺诈。

[6] 甚么:什么。

[7] 暴虎冯河:最早出自《诗经》,意为空手打虎,徒步过河,后成为成语,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8] 顶花皮:动物脑袋上有花纹的皮毛。

[9] 都头:一种低级军官。在《水浒传》中,都头负责本县治安、侦查、缉捕等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