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之路

在长白山求学期间,范仲淹考取了他人生第一个功名。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范仲淹参加的是明经科的考试,他考取的是“学究”这一身份,而不是进士。

学究,古代科举科目名。唐代取士,在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称其为“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举学究者往往以博闻强识为长。学究虽然也属功名,但它不同于进士,一个人考中学究不能成为朝廷官员。

考中学究以后,范仲淹仍坚持在长白山读书。在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影响下,朱家的子弟也陆续都考上了学究。弟兄们同举学究,齐头并进,这在当时是个惊动方圆百里的消息,也因此,朱家兄弟以博闻强识在长山一带名声大振。

一个人要想始终保持进步,不但要好好读书,还得不断认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范仲淹一生特别注意把握这方面的机会,很快,又一个机会来了。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考取学究以后不久,适逢长山籍大人物姜遵罢官返乡。久慕姜遵大名,在朱文瀚的带领下,范仲淹和朱姓兄弟一起去拜访了这个日后会对他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人物——姜遵。

此事详记于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范仲淹字希文,早孤,从其母适朱氏,因冒其姓,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少尪瘠(瘦弱),尝与众客同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遂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年二十余,始改科举进士。

姜遵(963—1030),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省邹平市)人。宋咸平三年(1000)进士,初为蓬莱尉,于大中祥符年间累迁监察御史,知滑州,充京东路转运使,后改任京西路。天圣四年(1026),姜遵拜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天圣六年,又拜枢密副使,成为朝廷重臣。天圣七年,姜遵迁给事中。于天圣八年卒,年六十八岁。

刚刚从监察御史任上被罢职的姜遵,老家就是淄州长山。平日里,不管对人对己,姜遵一向都十分严肃,这次失意返乡,姜遵是因为进言冒犯了朝廷。大宋朝的官员升贬如家常便饭,因此并不稀奇。虽已被贬,但此人却有着十分独到的识人之明,也是因此,已经致仕在家的前父母官朱文瀚决定带儿子们前来拜访这位被贬的朝廷大员。

这一年,姜遵回到长山故乡,退休官员朱文瀚带着范仲淹等几个儿子前来拜访。姜遵一眼就看出这个名叫朱说的年轻人相貌非凡,前程远大。集体接见结束以后,他单独留下了范仲淹,并命人将他带到了后堂。

姜遵郑重地将朱说介绍给自己的夫人,而且还备酒菜盛情款待,待范仲淹简直如同亲生骨肉。

谁也不知道脾气很大、一向待人不怎么友好的姜遵为什么如此青睐这位弱冠少年,直到后来范仲淹功成名就,人们才发现姜遵果真是慧眼识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谈话中姜遵给了范仲淹一个非常宝贵的指点:改考进士。慧眼识才的姜遵认为,不考进士就埋没了范仲淹这样一个人才。因此他建议范仲淹:虽然你已是明经科学究,但这不是你的人生终点。你不能满足于去当一名学究,而是该改考进士。

在宋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直接入朝为官。一个读书人,只有考中进士,才有机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些事情。他不能满足于成为一名低级官吏,而是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伟大的业绩。

正是姜遵这次宝贵的指点,范仲淹才决定改考进士,并将为国为民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重新规划目标以后,范仲淹的进步是神速的。然而,长白山的教育环境和宝志的学识毕竟有限,要想考进士,必须进入一所好的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宝志的学问已经不能满足范仲淹的需求。

就在范仲淹苦于无处求学的时候,长白山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戚舜宾,北宋初年大教育家、应天府书院奠基人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的父亲是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戚纶,当时他担任着应天府书院主事。宝志知识渊博、德高望重,醴泉寺经常有人慕名来访,当时戚舜宾就是有事路过长山,特意到寺里来拜访高僧宝志的。

让我们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原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后晋时期,当地大学问家杨悫曾于此建造学舍,教授生徒。在此就读的戚同文在杨悫逝世以后,继承了老师的衣钵继续于此地讲学。戚同文学问很大,名气也很大,一时之间聚徒百余,时称睢阳学舍。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应天府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杨悫)先生之庐”。大中祥符二年(1009),曹诚和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决定重建睢阳学舍,他们于旧址新建房间一百五十余间,聚书一千五百余卷,广招生徒,并愿以学舍入官。朝廷感动其诚,同意将其定为应天府府学,该府学由戚舜宾主院,应天府监管,曹诚为助教。

大中祥符二年,学舍建成以后,真宗皇帝亲自为其赐额为“应天府书院”。1011年,应天府书院作为官办书院开始招生。

范仲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很快,通过僧人的介绍,戚舜宾认识了这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能在求学路上意外结识戚舜宾这样一个名校校长,对范仲淹来说绝对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机会。

最终,在戚舜宾的影响下,在长白山读书的范仲淹就拜别父母,决定随戚舜宾去应天府求学读书。

临行前,母亲谢氏自是不舍。范仲淹看着泪水涟涟的母亲,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娘,你放心,十年之后我当功成名就,到时候我一定前来接你!”

由此可见,虽然早已不将和朱家子弟的争执放在心上,但在范仲淹内心,他还没有彻底与这段往事和解,他不想让自己和母亲继续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慈悲而善良的母亲当然知道,以儿子的性格,他这一去很可能不会再轻易回来。于是,她将早年在安乡置地的契约交给儿子,让他自己去管理这份家产。继父朱文瀚非常支持范仲淹去应天府读书,他修书一封,让范仲淹有时间携带此书信去一趟池州青阳,那里是朱文瀚的老家,他让养子去帮他分一下朱氏族里的家产。

果然,这次离家直到高中进士,范仲淹没有再回过长山。

在应天府书院入学以后,范仲淹将自己勤学严谨的作风带到了这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勤学苦读的同时,范仲淹没有忘记继父的嘱托。趁书院放假期间,范仲淹赶到了池州青阳,拿着继父的书信,在朱氏族人的主持下,范仲淹将朱文瀚在朱家庄族中的家产分割清楚。

逗留青阳的这段时间,范仲淹留下了很多广为人知的故事。他曾住在当地一座山上读书,并在此结识了一个伴随他一生、最为意气相投、声气相求、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交心的好朋友——滕宗谅。后来,他们读书的这座山被当地人称作读山。

若干年后,滕宗谅被贬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他在此筑堤修楼,为政一方。为纪念好朋友重修的岳阳楼,范仲淹受邀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宗谅一生对山清水秀的青阳念念不忘,更是对他们当初这块相识之地眷恋不舍,甚至死后都把自己葬到了这里。

据《江南通志》记载:“读山,在青阳县东二十里,有洞如垂铎,石皆青黛色,宋范仲淹读书于此,故名。”

“范仲淹书堂,在青阳县东二十里读山之阳。”

“范公祠,在青阳县学内,祀宋范仲淹。”

而据《嘉庆一统志》记载:“读山,在青阳县东二十里,相传宋范仲淹读书于此,上有读山、秀岩二洞,其北为长山。滕宗谅墓,在青阳县东十里金龟原。三贤祠,在贵池县城内,元郡守王兴祖创祠,以祀宋范仲淹、包拯、赵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