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接手

傍晚的万喇河河畔灯火通明,建立在河边的坤甸聚落内一片欢声笑语,历经千辛万苦从千里之外的科伦坡逃到这里的华人们终于到达安全的陆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

他们和村庄内的村民们打成一片,相互叙说着各自的故事,一些和村民们来自相同地方的人使用着乡音交谈,谈到故乡时更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抱在一块痛哭流涕。

为了表示庆祝,苏言让水手们将船上储备的淡酒和烈酒都拿了出来,又将大部分的肉食一块取出,交由村民们烹煮成美味的中餐,配合村庄里储备的大米一起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每个人都忍不住大快朵颐,享受着许久没有尝到的米饭。

“我们汉人果然就应该吃米饭!”

徐是文拿着碗筷蹲在苏言身旁,一边大口大口吃着碗里的白米饭,在咽下以后,对着苏言比了个大拇指,由衷地感慨道。

苏言也是感同身受,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他就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虽然碍于调料的原因,这顿饭菜并没有后世那般美味,但还是让他忍不住要把舌头都一起吞进去。

一边吃着,徐是文一边看向那艘停泊在万喇河中央的五级舰,夜晚的五级舰高大的身躯倒映在河水中,反而带给华人们深深的安全感。

他想到了一件事,有些担忧的问道:“少主,就让那些红毛番和天竺人留在船上真的没有问题吗?红毛番我倒不担心,那些天竺人生性顽劣,不得不防。”

“不必在意,天竺人不都被关在船舱里了吗?”苏言拿着筷子的手摆了摆,如是说道。

那些印度海寇一直都没有被苏言收入麾下,他不屑于把作奸犯科的海寇收服,因此都只是当做苦力驱使,平时劳役,晚上被关进船舱内。

至于卢卡斯他们,是他们自己不想下来的,找了个借口说船上需要人看着,便留在了船上,苏言看了一眼队伍的军心,还没到叛逃的程度,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徐是文一想也是,但他还是有些担心那几个荷兰人,虽然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他们和几个荷兰人之间已经抛弃了过去的芥蒂,相处的很是融洽,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还是被强行掳走的,徐是文不敢彻底相信。

于是,在吃过晚饭后,徐是文没有继续参与坤甸夜晚的篝火晚会,带着几个手下找了个借口回到了船上,这艘船是他们自保的底牌所在,不得不慎重。

村庄内仍然欢声笑语,张铮这时走着有些摇晃的步伐走到了苏言身旁,在火光的映衬下,他的脸色有些泛红,他直接坐在了苏言身边,如释重负般地说道:

“在我老豆去世,我被推举为头人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敢放松,全村人的安危都寄托在我身上,现在你们来了,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苏言嗅着从他嘴里喷出的酒气,知道他一定喝了不少的酒,他笑了笑,说道:“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能就这样卸下,他们还信任你,我也需要你协助我,毕竟我们是外来者,短时间内没办法真的做到亲如一家。”

“这没问题。”张铮拍着胸脯,满嘴酒气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随后,他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坤甸实际上百废待兴,这里没有足够的防御工事,人手大多被安排去种地了,要做什么恐怕还是要靠你手下的人。”

苏言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他想了想,反问道:“这周围可有其他的汉人村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婆罗洲可是逃难汉人落脚的主要地方之一,这里的汉人数量应该不少。”

“确实如此。”张铮点了点头,别看他满身酒气,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喝醉,思路清晰,他回忆了几秒后,说道:“这附近的确有几个汉人村落,与我们相同,屡遭土人欺压,不得不聚众自保,若是鸣起有心想要团结众村落,我可代为联络。”

苏言一听,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好好好,有张兄这句话,那我也可大胆一试了,只不过我等初来乍到,众人恐怕不会服气,不妨等先击破一土人部落杀鸡儆猴,再做联络也不迟。”

“有道理。”张铮点了点头,他听苏言有心想要反击,心中火热,道:“不知鸣起何时动手?若是要动手,我坤甸汉子也并非懦夫软弱无能之辈,即便没有火器利器,也敢上阵冲杀。”

“不急,不急。”

苏言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手上的这六十三名火枪手显然是不够的,还是应该再扩充编制,“成功”号上还有九十六支长枪与三十五支手铳,手铳留给军官作为副武器即可,剩下的长枪足够苏言将火枪兵扩充至满编连队120人。

至于征兵,苏言准备从当地村民内挑选有家室者入伍,他们的家人和财产就在此地,在保卫家园,与土人的战斗中肯定会充满勇气,而且从当地人中征兵也能够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

想到这,苏言将自己的想法透露了一部分给张铮,张铮对在村子里征兵的计划没有异议,他反而对此跃跃欲试,想要跟着加入火枪队,为父报仇,但他也知道自己有别的任务,所以没有提出来。

-----------------

第二天,酒醒的张铮将苏言邀请到了他住的小长屋内,把坤甸村的具体情况向他详细说明了一番,整个村庄内一共有一百零二户三百名居民,甚至连平均每户有三口人都凑不齐,有十几户的人家家里的男丁战死或失踪,只剩下孤儿寡母,平时只能靠同乡人的救济过活。

这三百人里面,14岁至45岁之间的男丁有一百一十三人,剩余皆是老弱妇孺,不过因为生存压力大,女人也不得不承担起较为繁重的劳动,她们也要开垦田地、播种并收割,真担得上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

除此之外,村里储备的粮食还算充裕,毕竟婆罗洲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非常适合耕种,他们还沿河居住,平时也可以捕捉万喇河的鱼虾丰富食谱,因此并没有出现食物紧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