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商议

面对旁人的目光,徐是文不慌不忙,在其他人提出质疑之前说道:“各位先听我说完,松柏港经常会有洋人的商船路过,我们开发出金子后也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换取一些必要的物资,例如我们现在稀缺的火器和弹药,松柏港正好能够作为这个对外联络的渠道。”

苏言听了他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神色变化,也没有急着发表意见,他想要看看这些部下的反应。

在徐是文说完后,一旁的黎长森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他摸了摸下巴,道:“司务长的话我认为有几分道理,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此话怎讲?”徐是文手中紧握着笔杆子,看向黎长森问道。

“首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黎长森眉头微蹙,道:“他们的人数远比我们多,若是他们凭借在矿区的人数优势开采出比我们更多的金子,那些金子他们能够如何使用就不是我们说的算的了,可别忘了,可不只有我们能够与洋人交易,他们也可以用金子向洋人购买枪炮,皆是双方都有枪炮,自然是人数多的一方说的算,我们又该如何确保在婆罗洲的话语权?”

“这……”徐是文一时语塞,苏言在一旁听了暗自点头,这也是他所担心的。

“那水手长又是如何考虑的?”徐是文反问道。

“依我之见,金矿必须由我们掌控。”黎长森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头领不是想要联合他们吗?只有尊头领为首的聚落才可参与对金矿的开采,但他们开采的只能保留少数金子,大部分都必须上交我们,作为购买军械,操练士兵的军费,那些土人的威胁还未彻底消除,这个理由他们就算想要反对也找不到借口。”

“不错。”苏言眼前一亮,不禁鼓起了掌,说道:“长森的这个提议不错,甚合我意。”

见苏言同意自己的建议,黎长森的脸上隐隐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徐是文不甘落后,他话锋一转,道:“少主,我这边倒有一个重要的情报,事关我们能够争取到更多人支持的情报。”

“什么?”

不仅是苏言,几人也都用好奇的目光看向徐是文。

徐是文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即说道:“这几天来,我也和那些外来者交谈了一番,我发现来到婆罗洲的许多汉人中,也有天地会成员,他们以一处名为骨律的村落为据点,开垦田地,约有三四百人,得知我们也是从大陆至此的同仁,其分舵主愿意尊您为主。”

“如此甚好。”苏言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太认同以天地会作为主要组织发展势力,但不得不说,身上有着这一层皮有时候还是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的。

随后,在会议结束以后,苏言便让徐是文去将那骨律的头领请来进行相谈。

……

两天后,眼见逐渐没有使者到来,苏言便决定不再等待,他召集了在坤甸内的所有使者和各个聚落的头领,带领他们参观了停泊在已经建造大半的河港内的“成功”号战舰,战舰上的狰狞火炮令众人都感到心惊,看向苏言的目光中也多增添了几分敬畏。

为了彻底展现火力,苏言下令炮手为火炮进行装填,往坤甸对面一侧的河岸展开炮击,当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过之际,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甚至吓得面色苍白,或是因为脚下晃动的甲板一时间没站稳,失足摔在地上,旁人却没有心思去嘲笑他,因为他们看见那被炮击的河岸一侧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在炮击下已经被轰断了大片树木,满目疮痍。

苏言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升起满意的情绪,直到自己想要的炫耀武力的目的已经达成,他于是拍了拍手掌,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回来,他说道:“诸位,强大的武力是确保能够安然发展下去的必要,我这个人向来不喜欢同室操戈,我召集大家至此的目的,还是想要将所有汉人团结起来,一起抵抗土人的袭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快乐的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听苏言这么说,人们的脸色便恢复了许多,一些吓得苍白的人的脸色也多出了许多血色,他们想起了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取得联合,增加自保能力。

其中一名来自东万律的使者鼓起勇气,主动问道:“苏头领,敢问您心中可有什么计划了吗?”

苏言点了点头,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说出来,而是招呼众人席地而坐,自己带头坐在了冰凉的甲板上,众人见状也都纷纷坐下,苏言面露严肃,说道:“各位今日既然能够与我坐在一起商议,就足以证明各位都有意愿联合,我也就开门见山了,我提议各部联合,共同推举出一名首脑,名曰大统制,意为统民制军,颁布法律,任命官员,操练军队,以御四方蛮夷,保卫家园。”

苏言话音落下,人群顿时议论纷纷起来,讨论着这件事的可行性,他们对于操练军队这个倒是很是向往,毕竟坤甸就是以军事实力威震四方的,要是能够让苏言亲自负责这件事,他们以后还需要担心被马来土人欺负吗?

而且刚刚的一轮炮击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他们中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即便是在清廷治下,遇到平叛的时候官军也只是尽量偏向于使用鸟铳作战,而不太愿意动用火炮。

前两天与苏言进行私下交谈的骨律头领,也就是天地会西婆罗洲分舵主程三伯这时主动站了起来,他对着周围的人们说道:“各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苏头领文武兼备,为人正直,在听闻友邦遇袭后毫不犹豫驰援,此等事迹我实在佩服,若是由苏头领担任大统制,我程三伯无话可说。”

有了程三伯主动站出来表态,其他人也都纷纷出声,接受坤甸庇护的两个聚落自然是坚持推举苏言,而其他聚落的使者和头领又没有合适的人选,苏言的事迹和品行又摆在这里,他们因此也都没有异议,或是附和,或是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