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解读

以下术语贯穿本书。读者准确理解这些术语,不但有利于理解本书内容的核心要义,而且有利于形成完整、系统、缜密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并最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战略、规划、计划

战略:指实现远大目标的全局性规划。企业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全局性的约定和行动,这些约定和行动通常包括企业长远目标约定、发展途径约定、行动策略约定等。企业战略通常由一组业务发展战略加以支撑,如产品发展战略、投融资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信息化战略等。

规划:指个人或组织制订的全面且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侧重于行动方案和路径安排,是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支撑保障,通常也是企业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

计划:指为实现目标所开展活动的预测、安排和应变处理。计划通常从属于目标而存在,是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与资源配置保证。

战略、规划、计划是密切相关的术语。战略为规划设定长远目标,规划为计划设定事项目标。通过战略、规划、计划的层层递进与衔接,可将长远战略逐步演变为具体事项的实现。

战略侧重于长远目标与路径的选择,通常由领导者的综合判断和分析论证确定。规划侧重于行动方案与保障措施。规划是分析论证的产物,通常包括需求分析、策略选择、阶段目标、行动方案、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计划一般为实现规划的具体行动安排。

信息化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支持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对战略诉求和核心能力的支持上。信息化规划则应体现战略目标指导下的关键业务能力和经营绩效的支撑。只有落实相应的组织和资源保障后,规划方成为可执行的计划。计划则属于已纳入安排事项的任务分解安排。按计划行事是基本要求。

愿景、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愿景:指希望看到的情景。通常为领导者与成员共同形成、具有引导与激励作用的对未来情景的意象性描述。

指导思想:泛指实现愿景的思路和方式。指导思想主要用于统一前行的思路,明确前行的方向、路径。指导思想通常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全局性、系统性、原则性。

目标:泛指指导思想下的路径阶段目标。目标定义应符合SMART(S表示具体,M表示可衡量,A表示可实现,R表示绩效相关,T表示时间明确)原则。

原则:指说话或行事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原则通常为实现预期目标应遵循的规则。

愿景、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是信息化规划中广泛使用的4个术语,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愿景为指导思想提供目标,目标为指导思想下的阶段目标产物,原则为实现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企业应勾画IT应用的愿景,以便为信息化指导思想提供方向指引。愿景、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之间具有较强的递进性和层级系统性,不宜错位。

方式、方法、方案

方式:指人们言行举止所采用的方法和样式。而言行举止所采用的方法和样式通常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结果。

方法: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方案:通常指满足特定目的与要求的功能组合。功能内部与功能组合之间呈现复杂的关联与支撑关系,通过功能组合的实施部署满足预期的目的与要求。方案通常由目的与目标、需求与要求、功能组合、架构方式、实施部署、实施组织计划、资源与预算等内容组成。

方式属于思维层级,方法属于行为层级,方案属于操作层级。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每个信息化方案的背后都留有方案制定者内在的思维方式的印记。

应逐步形成自顶向下的目标导向与自底向上的行动力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基于自顶向下的目标导向,开展需求分析和全局解决方案设计;基于自底向上的行动力,制定阶段方案与实施组织计划。上下结合方法是思路与策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具有前瞻性的,与业务、技术相匹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业务、技术、管理

业务:泛指实现价值创造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以业务流程的形式加以组织、运转与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通常可分为价值流程、支持流程和控制流程,一般以业务活动作为业务运作的基本单元。

技术:泛指完成业务活动所需开展的各项专业技术工作。通过技术工作可获得业务活动成果。业务与技术并非刚性分割,技术活动的细分往往可以形成更为细分的业务活动,即通常所说的管理精细化。

管理:泛指为实现目标所开展的组织、计划、协调、领导、控制活动。基于目标差异,管理可细分为目标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变更管理、信息管理等。与业务流程对应的为业务管理,与技术流程对应的为技术管理。

从业务视角看,可将企业运营分为3个层级:业务运作层、经营管理层、决策控制层。反映到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上,同样具有明显的3个层级,即业务运作应用、经营管理应用、决策控制应用。其中经营管理应用的共性较多,决策控制应用具有相似性。

业务运作体现为针对业务活动的运营管理,主体特征为组织计划驱动的资源配置、过程管控、成果管理,并伴随必要的经营管控交互。技术管理与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生产技术活动密切相关。

体系、框架、架构

体系:也称系统,泛指按照一定秩序或联系形成的组合整体。系统可逐层细分,大系统可包含小系统。通常用于系统的组成关系表达。

框架:是“框”与“架”的组合,重在体现框中的内容及边界,以及框与框之间的关联。通常用于系统的构成关系表达。

架构:是“架”与“构”的组合,重在体现架与构的支撑构建关系,同时阐述架中内容与外部支撑的纽带关系。通常用于系统实现的构建关系表达。

体系体现的是细分系统之间的平行关系,框架体现的是细分系统之间的关联,架构体现的是细分系统之间的支撑关系。3个术语各有应用场景,不宜混淆。

场景、模型、对象

场景:“场景”一词源自戏剧、电影中的场面,用于描述角色与活动。场景通常为特定目的的意愿表达,一般包括场景背景、角色、时间、地点、任务等要素。通过特定场景背景下角色活动的时空展现,实现特定的场景目的表达。场景广泛用于科研项目、IT应用等领域,通过特定场景的应用描述项目的目的、需求与要求。

模型:是指对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和系统的抽象化描述。模型都有目标、属性和信息。模型属性体现模型特质和模型关联。模型信息体现模型承载的信息。模型可以有很多种,“从粗到细”可以划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对象: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对象通常分为业务对象和系统对象。业务对象为业务视角的业务逻辑对象表达,通常具有标识、状态和行为等特征,通过对象组合表达业务交互过程。系统对象通常以类表示,类是抽象的数据类型,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具有属性、方法、事件这3类要素。

场景表达的好处是有利于描述场景范围内角色活动的时序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场景之间的关系。场景可大可小,大到整个企业的IT应用、业务领域应用,小到具体的某一业务操作场景。通过应用场景的层层分解,有利于全面、系统、准确描述企业的IT应用需求。

模型则是场景角色活动的抽象表达。与场景的层层分解相对应,可形成对应的模型分解关系。通过模型的对象化抽象,可形成与模型匹配的对象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解关系,便可形成对象之间的关联。

场景广泛应用于IT系统功能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模型则广泛应用于数据体系与数据架构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