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四集
- 温儒敏
- 10522字
- 2023-04-07 18:16:37
如何用好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
这套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大变化,但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我更愿意用“守正创新”来概括它的特色。
去年已经有6个省市使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今年又增加了十多个省市。大家对新教材也早就有所耳闻了。大概许多老师都担心教材的变化太大,教学中难以实施。今天我就围绕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来谈谈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怎样来使用这套教材。希望能听到大家的批评指导。
我首先要说的是,这套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和以前的教材比,有很大变化,但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我更愿意用“守正创新”来概括它的特色。
这套教材努力去“守”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优秀成分,是十多年来课改的得失经验,是以往语文教材编写值得借鉴的东西。这些都是“正”,是这套教材编写的基础和资源。用好这些资源,吸收这些经验,化为新教材的筋骨血肉,就是“守正”。
在此基础上去“创新”,教材的“亮点”是显著的。起码有这么几个“亮点”:一是编写的立意更高,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设计,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偏误;三是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教材更加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公民基础教育的需要。和以往同类教材比,这套教材无论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取还是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是“守正创新”。
大家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我也不赞同泰然处之、我行我素,甚至拒绝改革的态度。以往语文的教材教法中的确存在随意、低效、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亟待改革之处,改革是必需的。现在高考正在推进改革,高中统编教材是为了和“新高考”配套衔接,课改是大趋势,必须跟进。“以不变应万变”是不行了。
当然,新教材落实新课标精神,实施课程和教法的改革,也在探索之中,并不完善,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去不断修订。大家对新教材不适应,有批评,这很正常,教学中也应当容许有不同于教材设计的教法,但对于新教材所引导的改革方向,毫无疑义是应当积极支持,全力以赴的。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新教材的使用,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这需要时间,不可能靠几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不赞成一哄而上。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等一等,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下面,围绕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变化最大、创新最显著的几个方面,说说我作为编写者的一些感想和认识,同时也会提出一些使用建议。
一、教材的结构和体例
高中语文教材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 :“必修”2册,所有高中生都要学;“选择性必修”3册,理论上可供自主选择,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学。所以不必纠结这些课程的名称,都作为必修来安排就是了。必修可以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必修安排在高二,当然,也可以做其他灵活的安排。
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面宽,但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都会突出其中某一方面。 “学习任务群”是单元组织的另一条线索,每个单元都设计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保证语文工具性的落实。
高一的必修教材2册,每册8个单元,共16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 。高二的选择性必修3册,各4个单元,共12个单元,覆盖9个“学习任务群” 。单元的组织形式有两类:一类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另一类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专题性的语文活动为主,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如“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另外,高二和高一的单元教学略有不同,高二是“专题研习”为主,更加凸显探究性学习。高一到高二,“学习”与“研习” ,一字之差,教学的梯度上去了,要求更高了。
此外,各册均安排有“古诗词诵读”。这主要提供课外诵读,不一定安排课内学习。
以上是教材结构体例的简介。下面用多一点时间探讨一下“学习任务群”。
二、关于“学习任务群”
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术语,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也是贯彻到新教材的最重要的理念。面对这个新事物,大多数老师感到新鲜,又有些犹疑和焦虑。有些陌生感是正常的,焦虑则大可不必。“学习任务群”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提出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新形式。以前我们大概也都不同程度尝试过“主题教学”“综合性活动”“大单元教学”等,很多做法和“学习任务群”都有共通之处。“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是要教听说读写,以前我们熟悉的教学经验经过调整和改革,也还派得上用场。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依据? 为什么教材要改为“学习任务群”为主的单元教学? 以前是以单篇课文和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课是一篇一篇讲的,老师讲授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和能力点突出,但灌输式讲解过多,“刷题”太多,学生自主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比如讲散文,尽管每篇的特点不同,但教学的思路程式大致就那样,总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作者情思、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等,最后得出诸如“情景交融”“比喻的手法”“形散神不散”之类大同小异的结论。“刷题”也大都围绕这些内容反复进行。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显得零碎、重复、随意,可能跟这种陈陈相因的教学方式有关。
现在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希望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某个单元或者某一课主要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有哪些“干货”,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采用这种形式也是为了减少灌输式讲解,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这也有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普遍注意到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实大家也都在改进教学,只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太大,应试教育的那些“套路”仍然很有“市场”,这都是两难,老师也很困扰。新教材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和“新高考”的要求更加贴近。“学习任务群”教学就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好办法。
那么怎样用好新教材,实行“学习任务群”教学?
备课时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有毛泽东诗词,有现代诗、外国诗,还有两篇现代小说,文体很杂,大家可能不太习惯,不知道怎么去抓教学的内容目标。我们认真研究这个单元的导语、课文、各课的“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就会了解这个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学习任务群”,单元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学类阅读的基本方法,领会和思考“青春的价值”。我们备课,就可以聚焦这两个“任务”。教师用书中对单元的“任务”也会有所提示。
掌握了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第二步工作,是把“任务”细化,化为教学的目标、要点、难点,形成教学方案。这就关系到单元后面的“单元学习任务”怎么使用。“单元学习任务”不同于以前的习题,不是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的练习,而是对“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学方案”的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应置前,是设计单元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我们可以参照“单元学习任务”,来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环节。
教案的设计形式要改一改,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全是授课的讲稿或者程序,而主要是“问题”(课题)、解决问题(课题)的方法与材料提示、对学习和交流“活动”的组织引导、读书的引导,等等。到了高二,就是“研习”为主,更加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老师要转变角色,由主要担负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不是讲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讲授,而是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安排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课也可以多讲一点,有些少讲一点,都可以,但都力求围绕自主学习的“任务”去设计。
我们来看看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有4个“任务”,都是以“活动”为主,不要求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做事”。教材设计的“单元学习任务”已经提供一些“活动”,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也是分层次的。第一题是覆盖整个单元的,要求学生从本单元课文中最有感触的某一点出发,就“青春的价值”和同学讨论。整个“任务”可以在学习整个单元之前布置,也可以学完整个单元之后做总结。第二个“任务”是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还下设3 个小的题目。可以把这个“任务”布置在诗歌的那两课中。第三个“任务”是有关小说的,可以在第三课安排。第4个“任务”是指向写作的,应当在单元教学总结时安排。备课时应当认真研究“单元学习任务”,看怎么把这些“任务”转化为“问题”和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教材没有为每一课设计好教学方案,因为学情不同,老师应当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学情,去自行设计。也可以超越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自己另外设计一些可能更加贴切有趣的“活动”,去完成单元的教学。
备课时最好还能够重新研究和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看其中对本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是怎么定义和要求的。比如对必修课“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就强调精读作品,根据不同文体特点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那么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就要放在启发学生通过诗歌和现代短篇小说的欣赏,举一反三,掌握阅读诗歌和短篇小说的一般方法。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也有建议,包括如何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点拨,以及引导指定读书计划,等等。这些建议在教材的“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已经有所体现,备课要把这些意图转为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实,课标对各个任务群的教学功能、目标都有要求,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还提到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是新提法,我们以前教学中较少关注的,新教材也努力在体现,我们备课时就应该多考虑,设计“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单元,应当如何超越以往过于偏重文体知识灌输的教法,在设计学习活动和问题时,多考虑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能力培养,尽可能往“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靠拢。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虽然提倡“任务”和“活动”,但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是要教听说读写,以前我们熟悉的教学经验经过调整和改革,也还派得上用场。新教材按照“任务群”来结构单元,是全面考虑的,教学中应当全面落实,但也可以有些灵活性。因为学校不同,班级的学情不一样,可以有一些微调,不一定死扣学分。比如,你们班上学生审美能力普遍差一些,那么文学类的单元可以在课时安排上加强一些;如果思辨能力普遍偏弱,则可以加强一些思辨类的单元教学。
下面,就落实任务群教学中会碰到的几个概念和相关的问题,再具体一点来讨论。包括“任务驱动”“群文教学”“‘活动’与‘情境’”“整本书阅读”和“综合活动单元”。
三、关于“任务驱动”
新教材提倡的是“学习任务群”为中心的大单元教学,是以“任务”来带动单元教学,这就是所谓“任务驱动”。
在备课时,应当根据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和课文的形式内容要求,来考虑如何设置“任务驱动”。有的可以是整个单元预设若干情境和任务;有的也可以一课(可能是一组课文)设定一个情景、一个任务。 “任务驱动”,一般是“任务”在前,当然也可以安排在中间或者后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来定。老师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布置什么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单元或者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而且真正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任务驱动”,不等于布置一下任务就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学,有些比较艰深的课文,有些文言文和古诗词,或者与学生比较隔膜的经典文章,还是要先帮助学生读懂读通,然后才谈得上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有些课老师先讲,讲得多一点,也是应该的,这方面不应该限制,不要规定讲授比例之类。不过老师的讲解也应当力求做到是那种指向“任务”的、有针对性的讲解,是能启发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的方法性讲解。
必须用好每一课后面的“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的功能有三:激发学习兴趣;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帮助读懂课文;提供阅读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前的教材也有导读之类设计,着重介绍某篇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手法,等等。而“学习提示”重点放到要怎么去读,阅读时注意什么,以及怎样进入探究性学习。“学习提示”主要是给学生写的,但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实际上也在提示教学的目标、要点与抓手。教师备课要认真琢磨“学习提示”,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参照“学习提示”,适当发挥,指导学生进入阅读的状态。
设计“任务驱动”,往往“任务”在前,要提醒不能只是奔着“任务”去阅读,也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参加讨论去阅读。本来课文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各种个性化的理解,如果太功利,又先入为主,反而“窄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让学生接触经典,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应该把课文纯粹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讨论问题的“支架”。
在设计“任务驱动”时,警惕“一边倒”,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留给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被“任务”捆绑。
四、关于“群文教学”
新教材实施“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所谓“课”的构成原则也产生了变化,不再以单篇课文或者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根据“任务”来设“课”。以往一篇就是一“课”,现在也还有一篇作为一“课”的,但更多的情况是一组课文为一“课”。因此教学的方式也会变化,不再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组一组地学,就是“群文教学”。
“群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不要理解为“群文”学习就比单篇教学更“高级”,也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是并存的。比如有些古文,有些比较深奥的经典,就仍然设计为单篇教学。注意,“群文教学”也应当有精读、略读之分,一课之中的两篇或者三篇课文,总有一篇是要精读的,老师要举例子,给方法,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泛读。
五、关于“活动”与“情境”
完成“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而不只是“做题”。教材的“活动”设计大多数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课堂教学还是主要形式。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活动”,还是读书,还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三件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不要安排那些和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场景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或者环境中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种做法并不罕见,许多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都可能使用过。现在新教材也提倡“情境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习“活动”尽可能有“情境”。这不只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给“活动”的开展提供背景、条件与氛围。有时候“情境”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种情境或者语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必须是真实的,是能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贴近,并能促进深度学习的。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均已设定有“活动”的“情境”,教学中可以参考采用,但更多的“活动”情境还是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来设计。
语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情境”教学自然有它的优势,但有些学习主要靠理论推导,对高中生而言,并非所有“学习任务”都要设定“情境”。
实施任务群教学,最终都是要导向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目标还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脱离语文本质的“活动”上,切忌形式主义。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没有“干货”,那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六、关于“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不要搞得很玄乎,好像新教材全都在实施“整本书阅读”。不是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在整个教学中占的比重并不大。课时有限,不可能全都实施“整本书阅读”。到底怎样做才有好的效果? 这是一个新课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统编初中语文已经有“整本书阅读”,设计为“名著导读”,每册指定2 种书,量比较大。高中教材原来也考虑读4部以上的名著,后来考虑高中的学业负担重,还要面对高考,就把阅读的量减少,一共才读2部——《乡土中国》(费孝通)和《红楼梦》(曹雪芹)。 “整本书阅读”是作为“任务群”专设2个单元的,都安排在必修。
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设计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阅读指导”和“学习任务”两部分,比较简单。“学习任务”主要引导阅读和思考,供学生选择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老师也可以给一些引导,主要是读“这一类书”的方法引导。比如,读《乡土中国》,要求学生注意概念和大小纲目,注意理论推导;读《红楼梦》,要求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注意从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入手去探究、体验与欣赏,等等,都是方法的引导。不要像一般课文教学那样去多加讲解,更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整本书阅读”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的作用,“读书养性”,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要求不宜太高,重在“目标管理”,不要太多“过程管理”,能坚持完整通读几本书,就很不错了。
有些老师、家长抱怨安排《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太深了,负担太重。我在给《乡土中国》所写的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可供参考:“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
七、关于综合活动单元
综合活动单元是新课型,教材的设计虽然数易其稿,还是不满意。老师们可以结合学情放手去摸索。这些课的设计,是教材的有机部分,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不好讲,就放弃了。
“当代文化参与”单元安排在必修上,要求做家乡文化生活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把语文课往社会生活拓展。教学重点要放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访谈和调查,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活动”的实施必须是语文的。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安排在必修下,主题是了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多媒体,善用多媒体。要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提高跨媒介辨析、分享与交流的能力。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有2个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和“逻辑的力量” ,一个安排在必修上册,一个安排在选择性必修上册。从小学开始学语文,到了高中,对语言学习的规律应当有一些梳理、探究,多少获得一些理论的自觉。逻辑这个单元的设置,是从语言运用角度学习逻辑的基本知识,落脚点主要在思维训练。
八、关于写作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几乎放弃了作文课,只有临考前的应试作文训练,写作教学溃不成军。为改变这一状况,加强写作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练习写作,新教材设计了相对独立的写作教学序列,但在呈现方式上并不强调系统,而尽可能和任务群、“专题研习”结合。写作教学大多数单元都是融汇到学习或者研习的“任务”中,作为“任务”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少数单元的写作教学,和单元教学内容的结合度并不高。这主要是考虑写作教学有相对的独立性,有个隐在的系列。多数单元后面附加有一个用仿宋体排列的写作专题知识讲解,是写作的“方法性知识”,配合写作课的,虽然写得比较简单,但老师可以借此发挥,把写作课安排好。
高一安排10个专题的写作,分别是:学写诗歌、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学写文学短评、议论要有针对性、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学写演讲词、叙事要引人入胜、如何论证。高二8个专题: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思路与逻辑、审题与立意、学写小小说、深化理性思考、学写综述、如何论证。指导思想是读写结合,在阅读单元中把写作内容、方法的训练与阅读整合,达成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的目标。写作教学是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训练,需要多模仿、练习和体会。欲速则不达,太功利教不好作文,还可能败坏了写作的胃口。高一高二的写作专题教学要想办法安排好,不要一上来就是应试技巧和套式作文,先打好基础,然后到高三再考虑如何面对高考。
九、强调读书为本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格外重视目前语文教学“读书少”这个问题,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重视读书方法的养成,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品位。教材重视经典文本的选编,统筹安排古今中外各类文章作品的比例,有的还有建议拓展阅读书目,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教材所提倡的各种新的理念和教法,包括聚焦“学习任务群”、自主性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等,全都离不开读书这个“根本”。
使用新教材,千头万绪,只要抓住多读书、培养兴趣这个“牛鼻子”,就好办,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新教材投入使用后,可能有些家长对读书量的增加会有担心和抱怨,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提倡的是“少做题,多读书”,把“刷题”的时间匀出来,读书的时间不就有了? 再说,光靠“刷题”,肯定应对不了未来的高考,还得多读书,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力度大,课堂教学的主体转换了,读书的要求高,教学的难度增加了,对老师是挑战。老师怎么办? 只有多读书,增学养,当“读书种子”,才能跟进,求得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十、关于古诗文背诵篇目
有老师反映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和课标不一致。教材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册,指定背诵的古诗文加起来20多篇,而高中课标附录推荐背诵的篇目是72篇。两者相差很大,为什么? 说明一下。高中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了72篇,是有点多,社会上反应也比较激烈。我没有参加课标制定,但定稿出来后,我曾经提出过意见,认为72篇有点多,最好是“诵读推荐篇目”,而不是“背诵推荐篇目”,有些弹性。但是来不及了,没有采纳我的意见,果然,72篇问题就被媒体炒作。众多家长也认为背诵量大增,加重了学生负担。我还因此受到媒体的批判,72 篇被当作攻击我的炮弹。后来,媒体炒作厉害,都说负担重了,考虑到社会接受,在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最后定稿阶段,我们又遵照教育部指示,删减了背诵的篇目,剩下20多篇。如课标要求背诵的《归园田居》 《琵琶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登泰山记》,教材均未做要求。 《师说》课标是要求背诵全篇,教材仅要求背诵其中一部分。这就有了所谓教材与课标推荐背诵篇目不一致的问题。当然,因为高中还有选修课,目前还没有统一编写教材,课标推荐,而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又没有选收的篇目,原则上可以在选修课中去安排。这样解释也是可以的。
本来,课标附录的背诵篇目也只是一个推荐的范围,并没有硬性要求教材全部落实。但广大师生对考试很敏感,教材和课标要求背诵不一致,大家就困惑和担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为此,教育部专门发文件,按照进入新高考的三类情况,规定了3种古诗文背诵篇目。那么,老师们现在可以心里安定下来,就按照教育部文件的篇目来实施好了,其中很大部分是教材中有的,必须背诵,也有少量教材中未曾收入的,则可以作为“古诗词诵读”的内容去处理。希望这个问题不要再造成困扰。
十一、关于常规的考试与高考
使用新教材后,考试要不要随之做一些改革? 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很看重考试,但是如何考,的确是个问题。课标对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是有指导性意见的。大家也注意到,这两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强调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察目的,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突出综合考查,命题指向考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几方面内容。但是课标对于常规考试,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没有提出专门的要求。
高考属于非常规的考试,要体现区分度和信度,要有难度系数,否则很难选拔。而期中、期末考试不是选拔性的,更多是为了检测与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现有水平,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以其命题、阅卷应该和高考是有区别的。而现在的情况是,普遍都将期中、期末考试当作高考的预演,甚至题型、内容也都参照高考。这恐怕不合适。
我准备这份讲稿时,也征求了一些特级教师的意见,他们也认为还是要体现“教—学—考”一致性的原则,期中、期末考试不能轻易“套路”高考,考试的主要内容应出自新教材,起码有70%是和新教材的学习有关的。以前语文教材版本很多,高考命题是极力回避教材的内容的。现在语文教材统编了,高考命题也要考虑和教材的改革同步,涉及教材的内容可以少一点,但也应当有一定的比例。这个问题很关键,我这里只是提个醒,希望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能研究一下。
1 本文系2020年8月26日笔者在第二批使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教师培训会上的讲稿,发表于《人民教育》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