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重构与孩子的情感关系

张泓美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在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很多父母都会产生疑惑和焦虑,甚至感受到很多负能量。比如,当孩子犯了错或闹脾气时,跟他讲道理,他不听;想批评他,又怕他压力太大、情绪失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或许我们都察觉到了,从上一辈那里“继承”的亲子沟通模式,已经不能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那些来自童年、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体验,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阻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破坏彼此的关系。

本节要介绍的书叫作《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心理治疗师。育儿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了解自己的过程,在养育孩子时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犯一些错误,也会有许多因素阻碍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书中的观点和方法,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孩子的情绪,增进交流,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思考孩子的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他们效仿的榜样——父母。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教养观念,作者认为“父母”这个词应该指照顾孩子的人,也就是说,如果是父母照顾孩子,那么“父母”就是父母,如果是其他人代为照顾,那么“父母”就指他人。照顾孩子的人从自己的上一辈那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会藏在这个人教育孩子的底层逻辑中,上一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也会重现在他们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无论这种教养方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过往经历对育儿的影响

有个女孩在玩耍时被卡在攀爬架上下不来,她呼唤她的妈妈,希望妈妈能把她抱下来。但她的妈妈以为女儿在无理取闹,觉得她明明可以自己轻松地下来,却非要让自己抱,心中突然冒出一股无名火,对女儿大喊:“马上给我下来!”

女孩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爬下来,她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想拉妈妈的手,而妈妈正在气头上,把女孩的手甩开了。女孩感到很委屈,哭了起来。

后来,随着女孩的情绪逐渐平静,妈妈也把这件事置之脑后。一周后,母女出门玩耍时又遇到一个攀爬架,女孩想起了上周发生的事,虽然很想玩,却不敢去。妈妈看出了女孩的心思,就拉着她一起去玩。这一次妈妈站在攀爬架旁边看着女孩玩,当她发现女孩又被卡住时,没有像上次那样发火,而是耐心地引导和鼓励她从上面下来。

女孩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上次不帮我呢?”

其实,这位妈妈也在这样问自己:为什么上次没有帮女儿,反倒对她发火了呢?她从自己的童年经历中找到了源头。

小的时候,母亲总是担心她出意外,时刻提醒她要小心,这让她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能力做任何事,很没有自信。现在她有了女儿,她不希望女儿变得像自己一样,她希望女儿是独立、有能力的,而不是遇事就依赖别人。所以,当女儿向她求助时,她才会生气。

我们的教育方式深受自己过往经历的影响。还有一个例子:父母正带着孩子在路上走,突然孩子不走了,父母问他为什么不走,孩子说前面有一只虫子,正好横在前面的路面上。这时,父母也许很不理解:“为什么你不能迈过去或绕过去呢?”但是孩子可能担心的是:“如果我迈过去,它爬到我的腿上怎么办?”这时,孩子正处于一个缺乏安全感且无助的状态。如果父母忽视孩子表达出来的不安,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久而久之,这种不安全感就会隐藏在孩子心中,甚至会传递给他的下一代。当他为人父母,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采用自己父母曾经的做法。

这种情绪积压得越久,就越不容易被发现和被解决。它会使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从而下意识地做出与孩子对抗的言行。如果我们能跳出这个反应,勇敢地承认过往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就不会莫名其妙地跟孩子发脾气了。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可以多做一些情绪练习,从而梳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内心,更好地处理问题。

书中给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当孩子的所作所为让你发脾气时,先别急着做出反应,可以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的情绪真的只与当下孩子的问题相关吗?”

当你对孩子的行为有所不满时,可以问问自己:“我的观点真的客观吗?”从而站在客观、公平或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或性质。

你还可以从自己每次生气的反应中寻找自己生气的规律,最好能回忆起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反应可能已经伴随你很久了,每次遇到类似问题你都会发火。而这种早已形成的习惯和反应,往往跟当下的情景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练习可以帮你更好地认清当下的情绪,而不至于把一切问题都归结在孩子身上。

从修复自己的过往开始

每个家庭都可能出现矛盾,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彼此误解、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伤害到自己和家人,因此,家人之间的情感修复至关重要。然而,当孩子对家长没有足够的信任,是很难配合家长进行情感修复的,因为面对一个从来不说心里话、总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居高临下做出指导的家长,孩子很难有安全感,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信任。

对于父母来说,能成为让孩子信任的人非常重要。没有人会毫无缺点,也没有人从来都不犯错,孩子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始终“正确”的权威。

很多父母都不肯用真实的一面面对孩子,逃避谈论自己的童年和成长历程,这使他们在孩子心中变得愈发不真实、不可信。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作者请一位男士描述一下自己的童年,他却说自己根本没兴趣,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童年很正常。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离开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探望越来越少,这让他认为,童年时父亲缺位是一种正常现象,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当他成为父亲后,他对自己的孩子也关注得很少,甚至面对吵闹的孩子时,想要马上逃离家庭。

但是,当作者与他深入探讨后,他才发现,自己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其实是破裂的,这种破裂延续到了他与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上。面对孩子的问题,他也想像自己的父亲当年那样逃离,而不是主动去修复关系。童年的经历触及了他的某处伤口,使他拒绝修复当下破裂的关系。如果童年时压抑在心底的悲伤不能释放,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修复自己家庭中破裂的部分。

童年时期,如果你的父亲或母亲曾经离开、遗弃你,或者很少关注你的感受,可能会导致你长大后也想要逃离教养的责任,甚至找各种借口不去面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因此,当我们与孩子之间出现问题、需要情感修复时,首先要从修复自己的过往开始。

我们该怎样修复自己的过往呢?

书中有一些小练习。比如,带着同理心去回顾过往,你可以在状态比较放松时问问自己:“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产生了最强烈的负面反应?是不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出现同样的行为时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自己出现了这样的状态?”回顾这些,可以帮你更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

我们还可以追踪一下来自记忆的信息,闭上眼睛,寻找关于这些负面反应最早的记忆,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图像或一个感觉,也可能是一个故事。问问自己:“在那个记忆中,你最主要的情绪是什么?那个记忆与现在的你有关系吗?它是如何影响你的养育方式的?”

在做这些练习时,不管你出现什么反应或想法,都不必觉得丢人,而是应该庆幸你发现了问题。不妨用心去体会那份感受,直到你能够接纳它为止。一旦你接纳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接纳了当初的记忆,你就会知道,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沟通是一个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话题。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明白我们的意图,明白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但是一味地说教往往并不奏效。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明白我们的心意?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呢?

作者告诉了我们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感受。

当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回应孩子的感受时,就能立刻引导孩子,并且和他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这也是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关于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这里介绍以下几个要点。

包容感受

我们在回应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包容孩子的感受。

忽视或否定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安抚,得不到理解、安慰和包容,还经常被告知“不要想太多”,甚至经常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那么随着这种情况的次数逐渐增加,他忍受不愉快和痛苦情绪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当一个人把太多负面情绪塞进内心后,总有一天这些情绪会让他无法承受,从而陷入情绪失调。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病因,都与长期忍受负面情绪有关。

包容孩子的感受,意味着承认他当下的感受是真实的,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回应孩子感受的方式有三种,父母可以在这三种方式之间相互切换。

第一,不要压抑自己或孩子的情绪。

当自己有不好的感受或负面情绪时,不要压抑,也不要劝自己“没事,我要勇敢一点”“我太小题大做了”“这根本不算什么”,而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如此,在孩子出现感受和情绪时,你也要坦然接纳,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状态。

第二,不要反应过度。如果你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但处理方法却比孩子更加歇斯底里,甚至陪孩子一起哭,那就是反应过度了。如果父母表现得仿佛自己承受了这种痛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以后可能都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第三,不问缘由,认可孩子的情绪。当你发现孩子看起来不开心时,可以问问他:“宝贝,你不开心吗?需要拥抱吗?”真正的包容,是不问缘由、不管感受和情绪是否合理,也不以对错去评判,是站在为人父母的立场上,问孩子是否需要自己。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获得你的关注和抚慰,而不是指责、干涉或评价,他会更愿意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包容和陪伴,父母只需要陪在他的身边,了解并接纳他的感受,这就足够了。

确认感受

在很多时候,父母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尝试新鲜事物而感到害怕时,父母常常会呵斥他:“男子汉,怕什么!”当孩子不小心摔倒后哭泣,父母又会大声说:“多大点儿事,还值得哭?”但是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孩子在向自己表达内心的感受,确认孩子的感受才能让亲子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互动,否认孩子的表达只会让孩子未来用更糟糕的表现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要想确认孩子的感受,父母可以对孩子这样说:“你感到有些害怕,是吗?这样吧,我先来摸一摸它,看看它会怎么样。”“你摔疼了,这让你很难过,是不是?让我看看你的膝盖有没有受伤。我觉得我们下一次要慢一点走了,你说呢?”

父母要允许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认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立刻否定他或让他转移注意力,这样才能帮助他化解不适的感觉。不过,接受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全盘接受孩子的行为,父母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

修复关系

我们都希望自己从未伤害过孩子,能够引导孩子朝着好的方向成长,但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伤害过孩子。如果是这样,我们要如何弥补呢?

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积极修复与孩子的关系,不要跟孩子冷战,更不要等孩子主动来与我们修复关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比如对孩子说:“宝贝,妈妈刚才的话可能说错了,我觉得我应该用更好的表达方式。如果下次妈妈再这样说,你就提醒妈妈一下,好不好?我会试着去改变的。”

孩子会向父母学习,当他看到父母愿意主动与他修复关系,他也会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相反,如果父母总是在等孩子低头道歉,那么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感就会不断降低,甚至认为自己应该远离父母,不愿意再与父母建立联结,从而让彼此越来越疏远。

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处理他的感受。这两点要怎么区分呢?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四岁的女孩诺瓦和爸爸一起开车外出,诺瓦的表哥也想搭他们的车。表哥上车后,直接就坐在了诺瓦平时最喜欢的座位上,这让诺瓦当即哭了起来。

如果你是诺瓦的父亲,面对哭泣的女儿你会怎么做?相信很多父母要么对孩子说:“坐在哪里都一样,你别那么任性了!”要么是要求表哥起身,把座位让给诺瓦。

但诺瓦的爸爸是如何做的呢?他选择蹲下来,让自己的视线与诺瓦平齐,温和地对诺瓦说:“你看到他坐在你喜欢的座位上,你感觉很难过,对吗?你是不是很想坐在那里?”这时,诺瓦的哭声稍微缓和了一些,直视着爸爸,表示他们互相体会到了对方的感受。随后,爸爸又指着另一个座位问她:“你想坐那边吗?你可以点头或摇头告诉我。”令人惊讶的是,诺瓦立刻不哭了,自己坐到了前面的儿童座椅上,系好安全带,还愉快地跟表哥聊起了天。

诺瓦之所以放弃自己的坚持,愉快地选择了其他座位,是因为她体会到了爸爸的共情,体会到了爸爸对自己情感上的支持,这让她很快好了起来。

可见,父母越能接纳和感受孩子的情绪,孩子就越有让自己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并且也越愿意与父母建立联结。孩子有时的任性只是在告诉父母他的感受,聪明的父母会把握这个机会与孩子产生共鸣,接纳孩子的感受,从而促成亲子之间心灵的相契。

使用有效的互动方式

常常有些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可闹心了,一不给他什么东西,他就开始号啕大哭。”实际上,孩子在跟父母互动时,多半都会先进行尝试。如果他发现通过大声索要或哭闹的方式能让父母妥协,那么下次他就会故技重演。相反,如果孩子在好好说话时,父母能给予他恰当的回应,那么下次孩子也会用好好说话的方式向父母提出他的需求。简单来说,父母的回应方式,决定了孩子能否与父母进行良好的互动。

对于孩子来说,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就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双方在对彼此的影响中培养出来的,这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基础。

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如何与孩子互动和交流呢?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孩子,有效的互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从书中选取了一些典型情况,为大家简单介绍。

与年幼的孩子互动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当婴儿向父母发出声音时,就是在跟父母沟通。而手势、哭喊、和父母之间的游戏等,都是他们学会说话之前的互动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父母要认真观察他释放出来的信号是什么含义,并且在与他交流时,要做到有来有往、相互影响。如果父母能接纳孩子的表达方式,愿意平等、耐心地对待孩子,那么孩子不但能在生命早期获得非常充足的安全感,还会获得被尊重的感觉,继而也会学会尊重别人。

这里介绍两种与年幼的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与孩子同步呼吸。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或者躺在孩子身边,孩子吸气时,你也吸气;孩子呼气时,你也呼气。当你感到与孩子呼吸同步时,你的内心会很满足,孩子也会很有安全感。

第二种方法:和孩子玩互看游戏。你和孩子先看着彼此,再看向别处;然后再看回彼此,再看向别处。反复多次,轮流进行。重复这个小游戏,孩子会非常愉悦,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自己的需求是能够获得满足的。

与长大的孩子互动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忽视了他的暗示和独特的表达,或由于其他原因没能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在长大后很容易自我价值感低,害怕与人交流,甚至患上交流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就要重新做出改变。

你可以先试着向孩子抛出一个问题,引出话题,看看他是否想与你沟通。哪怕他只是说一句“嗯,知道了”,就再也没有回应也没关系。只要他给予回应,就说明你们有继续沟通的可能性。

接下来,你可以延伸之前的话题,比如顺着他的话来讲:“我发现这个地方很有趣,你注意到了吗?那里有个……”“你来看看我做得怎么样?”当你们能在某些话题上产生共鸣,孩子的交流恐惧症就会逐渐消失,也会慢慢觉得沟通是一件有趣的事,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与出现问题的孩子互动

在沟通过程中,有些孩子的确很让人头疼。他们不但不能好好沟通,还经常做出一些令人抓狂的举动,比如大喊大叫、过度黏人、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为何会这样,以及我们该如何与他们互动。

第一类:大喊大叫的孩子。孩子在需要回应时父母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获得关注,或者孩子不确定父母会不会给他回应时,很容易进入挑战状态,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而一旦进入挑战状态,他就会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大喊大叫就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他们大喊大叫的目的是引起父母的关注,让父母知道他需要被理解、被重视。这种时候,父母越是不理他、呵斥他,或给他讲道理,就越会增加他的不安和不被重视的感觉。

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陪孩子阅读和玩耍,最好在孩子感到无聊,还没有吵闹时就这样做。尤其在长途旅行中,如果父母能一开始就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沉浸在与父母一同进行的活动中,而不会大吵大闹了。

第二类:过度黏人的孩子。黏人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遇到过,我儿子有一段时间也特别黏我,只要不跟我在一起,他就特别缺乏安全感,总是试图讨好我。比如,一会儿帮我拿来鞋子,一会儿跑过来问我:“妈妈你渴不渴?我给你倒水。”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黏人呢?如果孩子正在经历一段只想黏着父母某一方的阶段,不用担心,这表示孩子已经拥有了培养稳定关系的能力。孩子黏人这件事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你甚至应该去享受它,因为这说明孩子已经对你形成了强烈的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越稳固,孩子就越有安全感。引用一句作者的话:“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及想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疏远他。”[2]

第三类:沉迷于手机的孩子。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让父母特别在意和烦恼的问题,就是孩子容易沉迷于玩手机。一拿起手机,孩子就忘乎所以,不能自制了。

但是,父母要弄清一点,孩子手里的手机真的是他自己发现的吗?我想不是的,多数情况下都是父母为了跟他交换条件,塞到他手里的。比如,在孩子三四岁时,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吃饭时不哭不闹,会把手机塞到孩子手里,让手机代替父母来陪伴他。

而且大多数父母在孩子身边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很多,尤其在工作了一天,比较累的时候,就想玩玩手机放松一下。这就会给孩子一种暗示:既然爸爸妈妈放松时能用手机,那我也可以吧!

所以,关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出现了断裂,手机成了父母的替代品。要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关键还在于父母要与孩子重新建立联结,实现有效互动。在孩子需要父母的回应时,父母能够积极地满足孩子,并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将注意力放在更多有意义的事上。

放弃输赢游戏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看成一种沟通。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有时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更有效、更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感受和需求。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父母不如先认真观察和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说明他们试图表达什么?你能帮他用更得体的方式表达吗?同时也问问自己:他的行为与你的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

作者讲述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她带着三岁的女儿步行去商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女儿突然不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而作者手里提了很多东西,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很想马上回到家休息。这时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

作者的做法是放下手里的东西,蹲在女儿旁边,看看她到底想干什么,结果发现,女儿正专注地盯着地上的一群蚂蚁观察。

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问作者:“她赢了吗?”

作者马上听懂了老人的意思,他是想问,在这场父母与孩子的意志之争中,是不是孩子赢了?

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予求予取是有害的,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其实根本没有输赢,孩子蹲下看蚂蚁,会给妈妈带来什么坏影响吗?不会。如果妈妈把这件事判为输赢游戏,认为孩子又战胜了自己,内心会更加气恼,甚至强迫孩子离开。这样一来就只有操控,毫无相互理解可言。而如果抛开输赢游戏来看,妈妈跟孩子原本就站在同一边,反正两个人都走累了,坐下来观察一会儿蚂蚁也无妨,结果就是晚回家一会儿而已。

在与孩子沟通互动时,不妨放弃输赢游戏,放弃用专制的方式支配孩子,这样不仅能让孩子获得表明立场的机会,也能防止孩子以后学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他人。

不给孩子的不恰当行为找借口

如果我们能猜出孩子的心思当然很好,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猜不出问题的源头。比如,你带孩子参加很有趣的活动,孩子却哭得天昏地暗,让你完全摸不着头脑。有些家长可能会为孩子找一些借口,如孩子累了、身体不舒服等,但不管你为他找哪种借口开脱,都不如找出孩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作者提醒我们,当出现了下面这三个常见的借口,往往就意味着你要重新审视与孩子的沟通问题了。

借口之一是“他就是想引人注意”。无论年纪多大的人,都需要被关注。如果孩子原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并且相信那些关注一直都在,他就没必要再用夸张的方式来吸引你的关注。

但如果孩子确实是为了获得关注捣蛋的,你可以引导他说出来他是需要被关注的。比如,作者说她的女儿曾经跟她要苹果,可是她根本就不想吃,而是想看妈妈因为她要吃水果而开心的样子。当她发现女儿根本没有吃掉苹果后,就请女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要再浪费苹果。

当孩子愿意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意愿时,你们之间就达成了默契,孩子也会减少再用不恰当的方式获得你的关注。

借口之二是“他就是故意惹我生气”。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的一些任性行为很讨厌,甚至认为孩子就是故意这样做,目的是让父母生气。实际上,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父母生气,也不知道他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时,最佳方法就是教孩子学会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及想要什么,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技巧。

借口之三是“他就是有问题”。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一些问题,比如内向、社交能力差、阅读习惯不好等。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可能只是因为性格比较慢热。如果武断地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孩子就是有问题,拒绝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反而容易令孩子的表现更加糟糕。

当然,如果你实在无法应付孩子的行为,也要尽快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孩子的不良习惯持续得越久,未来就要花费越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堆有待处理的麻烦,养育孩子也不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的项目。育儿是一个构建关系的过程,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感受的个体。父母不但要仔细观察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还要关注与自我的关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关系,打破恶性循环,及时补救与修复裂痕后,才能避免把自己从前受到的伤害复制到孩子身上,学会处理自己与孩子的感受,从而让亲子关系更美好、更牢固,让孩子在和谐、愉悦、温暖的关系中成长起来。


[1] 沙法丽·萨巴瑞.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觉察力的孩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161.

[2] 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166.